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希堂法帖

科普小知识2021-12-23 06:42:52
...

《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清高宗弘历敕命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全名《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名称:《三希堂法帖》

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产生时期:乾隆年间

收录内容:魏晋南北朝至明代的法书

典型代表: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1、名称来源

三希堂之得名,源于乾隆珍藏的三件晋代书法名帖,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此三帖被乾隆视为希世之宝,特于故宫养心殿内辟三希堂珍藏。

乾隆十二年,高宗命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人,将其时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的法书编次成卷,并亲自作序,命人摹勒上石。三希堂三帖自然首当其冲被收入,其余法书亦皆出自皇府,故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原刻石现仍完好,藏于今北京市北海公园阅古楼内。

2、内容简介

《三希堂法帖》共三十二卷,收入魏晋南北朝至明代的法书计一百三十五家三百四十余种,包括魏晋南北朝五家,隋唐五代十一家,宋代六十九家,金代一家,元代二十一家,明代二十八家,堪称是历代法帖中的煌煌巨制。


三希堂法帖

所收法书作品全部为名家真迹,艺术价值与珍贵程度无以复加。历代书法大家如魏晋的钟繇、二王父子等;唐代的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宋代的宋高宗,苏、黄、米、蔡四大家等;金代的王庭筠;元代的赵孟頫、王蒙、倪瓒等;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等,均在其中。

《三希堂法帖》将历代名家名帖萃为一编,按时代顺序排列,不但为后人保存了极其珍贵的书法真迹,而且展示了历代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轨迹,为后人研习书法艺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高宗复命大学士、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等人,从皇室收藏中再加甄选,又得唐代褚遂良至元代赵孟頫共十五家,其中有《三希堂法帖》未收的唐代杜牧,宋代范纯粹、唐坰三家,法书真迹三十余种,编为《续刻三希堂法帖》四卷,体例全同《三希堂法帖》。仍由高宗亲自作序,摹勒上石,嵌于颐和园万寿山墨妙轩之两壁,是故又名《墨妙轩法帖》。现原石已佚。《续刻三希堂法帖》与《三希堂法帖》前后辉映,共成完璧。

《三希堂法帖》问世后,一直为人珍视。由于其中部分文字和印钤不易辨识,影响习学者的领悟,清人陈焯撰编了《三希堂法帖释文》,按照原帖的版式将所有书法作品及印钤全部以正书出之,使习学者大得便利。

3、法帖地位

《三希法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法书真迹,也是书圣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其侄王珣留给后世绝无仅有的手书孤品,距今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堪称“中华法书鼻祖”。

《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三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专家学者所评选的两岸故宫“十大国宝”中当仁不让,在二百余万件院藏文物中独占鳌头,分别位列首位.

4、《快雪时晴帖》

【名称】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

【作者】王羲之  

【时代】东晋  

【书体】行书  

【材质】麻纸,墨迹  

【规格】纵23厘米,横14.8厘米  

【字数】4行,28字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内容简介】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原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大意】

王羲之拜上:快雪过后天气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启。

【书法赏析】

笔势:  

《快雪时晴帖》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芒,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明代鉴藏家詹景凤以“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

书风:  

《快雪时晴帖》书文并茂,明代李日华撰《六研斋二笔》云:“晋尚清言,虽片言只字亦清,快雪帖首尾廿十四字中,字字非后人所能道,右军之高风雅致,岂专于书邪?”(《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九引)。而书法势巧形密,意疏字缓,用墨清和爽朗,浓淡适宜;用笔圆净健劲,顿挫起伏的节奏与弹性感是较平和的;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饱满,时敛时放,能含能拓,寓刚健于妍丽之中,寄情思于笔端之上。

书体:  

《快雪时晴帖》虽短短二十余字,却显其和谐中妙合造化的意境,于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前后两次“顿首”作连笔草书,第二行“果为”也作连笔。此书以圆笔藏锋为主,神态自如,从容不迫,起笔收笔,转换提按,似山蕴玉,虽不外耀锋芒而精神内涵,骨力中藏,识者有“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之评。而其平和简静,从容中道而以韵胜的书风已成为晋人之书的特色。

影响:

《快雪时晴帖》与王羲之行书的典型风格不同,着重表现在用笔尤为圆润,提按顿挫的节奏起伏与弹性感较平和,而且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饱满。唐代李邕《麓山寺碑》与《李秀碑》(《云麾将军碑》)的体势、笔法取法《快雪时晴帖》较多,尤其是元代赵孟頫晚年的行书,也是远祖《快雪时晴帖》的。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5、《中秋帖》

【名称】中秋帖


中秋帖

【类别】中国法书

【作者】王献之

【形式】纸本

【年代】晋代

【原稿尺寸】纵27cm,横11.9cm

【成品尺寸】纵29cm,横48.5cm(画芯)纵29cm,横341cm(手卷)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内容简介】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又传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字势连绵不断,极备法度,誉称“一笔书”,是学习“二王”的珍贵资料。(《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作品推测】

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故同样宝贵。

【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

6、《伯远帖》

【名称】伯远帖


伯远帖

【类别】中国法书

【作者】王珣

【形式】纸本

【年代】晋代

【书体】行书

【原稿尺寸】纵25.1cm,横17.2cm,5行共47字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内容简介】《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给亲友的一通书函

【原文】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作品赏析】

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为“三希”之三。

它的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

【作品地位】

《伯远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东晋王珣真迹。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该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

【王珣介绍】

王珣,字元琳,幼时小字法护,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孝武帝司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卒,终年五十二岁,谥献穆。

上一篇:印盒

下一篇:书法流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