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延寿县

科普小知识2022-03-29 16:00:15
...

延寿县隶属哈尔滨市,幅员面积3149平方公里,地貌结构为“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耕地面积164万亩,延寿县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高产示范县和中国亚麻纺织历史名城,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截至2009年延寿县共辖5镇4乡1个省级工业园区,总人口27万。境内有汉、朝鲜、满、蒙古、回、壮、锡伯、侗、苗、达斡尔、赫哲、黎等12个民族聚居。

中文名称:延寿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东北

下辖:5镇4乡

*驻地:延寿镇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东南部

面积:3149.55平方公里

人口:27万(2009年)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延寿山庄,石城山森林公园

车牌代码:黑A

行政代码:230129

1、基本简介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西、北与宾县、方正接壤,东、南与尚志市为邻,县城距哈尔滨市16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3149平方公里,辖5镇4乡、106个行政村、486个自然屯,人口25.39万。

延寿县地貌结构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土地总面积473.3万亩,耕地面积119万亩,草地面积12.9万亩,可利用草地6万亩。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54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种,已开发利用的有大理岩、沸石、黄粘土、花岗岩、石英石、矿泉水,其中大理岩保有储量在滨东地区居第一位。延寿县水资源总量22.7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蚂蚁河、东亮珠河等。

延寿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年总产量在64亿斤左右,商品量4亿斤。平原地区的优质米、亚麻、万寿菊等特色经济生产已形成产业化格局。

延寿县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延寿山庄和石城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共有5处,其中省级的有石城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申报省级的有新城自然保护区,申报市级的有二龙自然保护区,县级的有延寿县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石门山自然保护区。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重点扶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0.78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0.39亿元,优质米、亚麻、食品、木材、矿业建材、医药等六大主导产业健康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80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887户。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竣工商服住宅综合楼5.7万平方米;完成了一批道路、广场、供水、供电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居民和外商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历史沿革

商、周为肃慎族属地。秦、汉、肃慎臣属扶余,本境为扶余辖地,汉朝延寿县隶属玄菟郡。

三国及两晋属肃慎族,仍为扶余属地,晋时隶属护都夷校尉。

南北朝属挹娄族,至公元500年左右,为勿吉,挹娄改称,属境,臣服于魏。

唐及五代为靺鞨辖地。唐初役属高丽鄚颉府。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以后,属唐廷忽汗州都督府,唐末及五代时期,靺鞨故地尽为渤海所有,建5京15府62州,本境遂为渤海之鄚颉府高州境,今宾县。

辽初仍属渤海上京鄚颉府,辽灭渤海,本地为女真兀惹部,治所兀惹城,今通河县治附近。

金为上京会宁府曲江县辖境。

元朝初属辽阳行省开原路。

皇庆元年以后,属女真水达达路吾者部。

明属奴尔干都司,明永乐七年,1408年,三月设木兴河卫,改属辽东都司。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为镇守宁古塔之按班章京及副都辖境。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归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管辖。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改属吉林将军。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为吉林将军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地。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奏准开放蚂蜒河荒地。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十月改为县治,定名长寿县,仍属宾州厅管辖。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建置行省,隶属东三省总督、吉林省巡抚统辖。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宾州厅升为宾州府,仍归宾州府管辖。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吉林省分设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道,长寿县归西北道宾州府管辖。

民国3年,公元1914年6月,吉林省西北道改为滨江道,遂隶属滨江道,并更名同宾县。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又改称延寿县。民国19年,1930年,裁撤滨江道,直属吉林省。

伪满康德元年,公元1934年10月,实施新省制,划归滨江省管辖。

1946年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九旅,老七团、老八团解放延寿,建立了延寿县**,隶属松江省哈东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4年8月1日,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隶属黑龙江省*。

1956年设置专区,划归牡丹江专员公署。

1970年2月20日,改属松花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3、行政区划

2010年,延寿县辖5个镇、4个乡:延寿镇、六团镇、中和镇、加信镇、延河镇、安山乡、寿山乡、玉河乡、青川乡。境内有:庆阳农场、太平川。

4、自然地理


延寿县

延寿县地势奇伟,玛延河从中部斜穿而过,故南、北皆向中部倾斜,中部又由西南斜向东北,鸟瞰地貌为簸箕形。大河两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冲击平原上,湖泊沼泽星罗棋布。玛延河手检黑龙江水系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是延寿县境内唯一的干流,在境内总长96.7公里;东亮珠河是玛延河的最大支流,也是境内第二大河,河水经方正入松花江;玛延河一级支流还有东、西柳树河、大凌河、大柳树河、黄泥河、乌吉密河等23条。境内有大、小泡泽300多个。在玛延河右岸南部山区有套环山、双丫山、长寿山、鸡冠砬子山、石门山、马鞍山、鹰嘴砬子山、子峰山、天台山等;在玛延河左岸北部山区有大青山、石城山、二红山、团山、万宝山、虎圈山、横头山等。诸山中,海拔最高的为1007.5米的套环山,是境内的制高点。县境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林涛树海之内,在山川沟壑之中,蕴有多种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有珍贵药材、天然山野菜,有丰富草场和地下矿藏,成为延寿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良好自然资源优势。

延寿县群山叠嶂、峰峦起伏,绵长的大小山脉,就向一条条巨龙卧伏于延寿大地上,雄伟壮观,多姿多彩。延寿的旅游资源有:最著名的“延寿山庄”,山水相依、湖光山影,景色怡人,风光隽秀;“石城山森林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园内林木葱笼,券山涓涓,清澈见石,绿荫碧天,大小山峰林立,巨石横生,鬼斧神工,巍峨壮观,古对参天,鸟语花香,山溪秀美,游人幽聚。近几年,新开发的旅游景区还有“城北公园”、“乾翔公园”、“龙山湾休闲度假村”等景区。延寿景区不仅具有山秀、石怪、水清、林幽、峰险等自然风光,还有抗联遗址,更具有田园之魅力。

5、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延寿县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隶属于哈尔滨市。东径127度54分20秒至129度4分30秒,北纬45度10分10秒至45度45分25秒。地处张广才岭西松花江右岸,玛延河中下游。南、东南、西南与尚志市为邻,北和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

地质

古生带地层分。上古生带泥盆系下统黑龙宫组地层、石炭系下统福兴屯组地层、二桑系下统杨木岗组地层。

中生带地层。分中朱罗系太安屯和自垩系下统淘淇河两组地层。

新生界地层。分第三系始一渐新统达连河组和第四系地层组。

地貌

延寿县地处张广才岭西麓,其支脉蜿蜒本县东、南、西部,地势呈三面环山,地势北低,东南高,海拔高度在110-1000之间,最高峰为套环山,海拔1007米。北部为蚂蚁河河谷平原,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

水文

延寿县水系比较发达,最大河流有蚂蚁河,呈北东-南西纵贯延寿县中部,其支流有黄泥河、石头河、乌吉密河、东亮珠河、东柳树河、西柳树河及柳树河等河流,均属牡丹江水系。水库有新城水库,关门山水库及玉山水库等,总库容量为145.035万立方米。

境内有松花江右岸的一级支流蚂蚁河,长度为96.7公里,流域面积为2818平方公里。超过10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河流有西柳河、东亮珠河、黄泥河,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还有23条。

气候

延寿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2.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0.9℃,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1.6℃,年降水量594mm,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无霜期129天,日照2582小时。

6、人口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延寿县总人口237655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延寿县有汉、朝鲜、满、蒙古、回、壮、锡伯、侗、苗、达斡尔、赫哲、黎族12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2.8%,其次是朝鲜族和满族,各占5.04%和1.98%,其余少数民族所占比例较小。

7、经济

综合概况


延寿县

延寿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比较丰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县人民的积极努力下,延寿县的资源优势逐步得到开发利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事业逐步发展。200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1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亿元;财政收入实现5689万元;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合理,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6.1%:46%:27.9%。

延寿县是“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山区,地貌多样,雨热同季,气候适宜。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分布立体性鲜明。这种立体性,决定了该县的一大优势。全县拥有耕地面积119万亩,土地肥沃,气候适中,易于农作物生产,是玉米、大豆、水稻的稳产区。从自然资源优势看,境内有大小河流、泡泽,可以发展渔业生产,此外还有部分荒山、荒坡和荒滩,宜于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山峦起伏、林草繁茂的自然环境蕴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境内有紫貂、狍子、貉子、狐狸、灰鼠、黄鼬、野兔、马鹿等野生动物;珍贵树种有红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和樟子松等,优势树种是杨、椴、柞等树木真菌类主要有木耳、蘑菇。另外,还盛产松籽、橡子、核桃、山葡萄、山丁子、猕猴桃等野果。从山川到平原,分布着200多种蜜源植物。

在北部、南部山区和玛延河、亮珠河流域,咳挖掘利用的中药材有200余种,其中药用和产量较大的有刺五加、满山红、人参、黄柏、五味子、寄生、山豆根等20多个品种,稀有名贵的有山参、鹿茸、麝香、熊胆、中国林蛙、平贝、细章等品种,是全省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在河流两岸、山间谷地、林绿缓坡有丰富的草场资源,草的主要品种有建群植物小叶樟,伴有各种苔草、莎草、野谷草、山黛兰等,抽穗前适于放牧或青割,牲畜喜欢吃。孕穗期调制成干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本县的优良饲草。此外,境内还有一定藏量的磁铁矿、铜矿、铝矿、石英、石灰岩、大理石、沸石、高岭土等二十几种矿物质。并已探明,油页岩、大理石矿储量十分丰富。从产业优势看,延寿县优质米、亚麻、万寿菊、食品四大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并正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食用菌、中药材、瓜果菜、白瓜籽、机械电子、矿业建材等产业也正在得到快速发展,“亚麻城”建设已初具规模,集中力量发展的以肉牛、生猪、山绵羊和肉蛋鸡等畜牧业和特色养殖业为主的绿色畜产品开发已初具成效。

农业

1946年6月,开始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948年,出现了农业生产互助社。

1952年,过渡为半*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生产关系便于抗御自然灾害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52年至1955年,实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四年间,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稳定在4100多万元。

1957年全县推行*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步子太快,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198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355万元,比1957年增加了1293万元,25年间,平均每年只增长1.3%。粮食亩产234斤,比1957年增加了40斤,平均每年增长0.08%。

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1927万元,比1982年增加6572万元,平均每年增长40%。粮食亩产484斤,比1982年增加250斤,平均每年增长36%。充分显示了新生产关系的优越性。

2005年,全县农业总收入实现16.3亿元,同比增长10.8%,畜牧业产值实现1.33亿元,同比增长54.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9.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300元,增长31.4%。

200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12.3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44台套,小型拖拉机保有量6188台套。全县现有中小型水库29座,蓄水量为9373万立米。其中:中型水库2座,塘坝1770座。全县现有机电井1930眼。打人畜饮水井28眼,解决了25村、28自然屯、7300口人饮水难问题。年施用化肥,折纯量3万吨,农膜364吨,农村用电量3905万千瓦时。

工业

解放初期,工业企业仅剩52家,其中敌伪经营或敌伪股份经营的10家,地方经营的3家,手工业作坊39家。

1948年,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160户,从业人员508人,总产值86万元。

1950年,有地方国营工业4户,手工业458户,职工1274人,工业总产值197万元,比1949年的149万元增长25.5%。1952年,开始对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改造,全县工业企业减少到329户,职工1271人,工业总产值301万元,比1949年增长1倍。

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49万元,比1952年增长49.2%,平均每年增长9.8%。

196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63万元,是1957年的3.1倍,利润总额只有90万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9.3%。

1961年,全县有工业企业36家,其中集体企业24家,工业总产值461万元,其中集体工业产值138万元。

1962年,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全县集体职工554人,比1961年减少34.4%。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729人,比1961年减少24.4%。

1963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业生产仍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3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47、408、388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仅188万元,比1952年全民所有制产值少20万元,工业生产跌入低谷。

1966年和1967年,企业分别亏损15万元和6万元。

1970年,企业新增加16家,1976年工业企业增加到101家。其中国营企业32家,集体企业69家。

197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052万元,是1960年工业总产值的3倍多,而利润总额只有54万元,比1960年利润总额减少36万元。

1984年后突破了5000万元。县属工业年均纯利润148万元。

1985年,工业企业有160家,其中全民企业39家,集体企业121家,职2128320人,比1975年增长31.5%。其中全民企业3755人,集体企业2623人。

2005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14.6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8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5.9%,增加值0.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6.2%。

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44.6亿元和8.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倍和2.7倍,年均分别增长25%和2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11.4亿元和3.46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8倍和3.5倍,年均分别增长30.7%和28.5%。完成38户国有企业改制,盘活国有资产6674万元,安置职工4900人。以建设“生态、环保、景观”园区为目标,投入资金3.6亿元,全面推进“四园两区”建设。*永和豆浆、香其酱业等一批域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总数已达到35户。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由36.4:22.5:41.1调整为29.9:28.7:41.4。

财政

民国期间,收入分国税、地方税两种。国家税由县长负责包收,全部上缴国库,地方税由县财政部门征收,用于县内各项开支。民国10年收入吉钱7624654吊,其中亩捐3797532吊。民国20年,1931年,收入吉洋222462元,其中亩捐117307元。

伪满时期,财政收入依靠地方税,收入额逐年递增。伪大同元年,1932年,收入伪国币156250元,其中县税39914元,结余杂收入补助116336元。伪康德5年,1938年,收入伪国币520813元,其中县税298192元,结余杂收入补助222621元。

1942年,收入伪国币666916元,其中县税362620元,结余杂收入补助304296元。

194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只有75541元,此期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薪金以粮代替。

1948年,全年收入348063元。另外,各部门自行解决经营收入190068元。

1958年,各地土法上马办企业,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年收入325万元,比957年增长100.18%。1959年全年收入531万元,比1958年增长0.15%。

197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41万元,完成地区下达任务的114%,超过历史最好水平17.7%。但是,由于地方工业起步较晚,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其它税收。

4年全县财政收入实现5429万元,同比增长21.4%。

8、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延寿县

土地总面积473万亩,其中耕地112万亩,占总面积的23.68%;林地333万亩,占总面积的70.53%;牧草地3.1万亩,占总面积的0.67%;居民企业及工矿用地10.3万亩,占总面积的0.93%;果园0.5万亩,占总面积的0.11%;未利用土地13.8万亩,占总面积的2.91%。

境内土壤有白浆土、暗棕壤、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泛滥土、水稻土,计8个土类、18个亚类、26个土属、57个品种。经检测各检测点土壤污染物指标分指数均小于1.0,表明土壤环境现状良好,未受金属元素和农药污染,土壤环境合格,适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水资源

蚂蜒河在境内流域面积2818.6平方公里、且以*流入。监测点灌溉水污染物指标分指数均小于1.0,表明该地区的灌溉水质量现状良好,未受污染元素污染,适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16277万立方米。境内所有河流均属松花江水系,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19446万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为155835万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55637万立方米;现有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2.4亿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9亿立方米、地下水0.5亿立方米,饮用、灌溉、淡水养殖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地表水调解系数0.05,地表水利用率为11%,地下水利用率为27%。

动物资源

稀有动物有马鹿、紫貂、猞猁、飞龙等。

肉用动物有野猪、狍子、野兔等。

毛皮动物有黄鼬、灰鼠、麝鼠、狐狸、貉子等。

药用动物有熊、麝、獾等。

鸟类动物有野鸡、野鸭、鸠、鸽子、沙鸡、麻鹰、猫头鹰、苏雀、麻雀、色鹰、油鹳、乌鸦、喜鹊、鹁鸪、燕子、啄木鸟、布谷鸟等。

鱼类动物有鲤、鲫、鳙、鲢、鲇、黑鱼、狗鱼、黄瓜、麻口、川丁子等。

介类动物有蛤、龟、蚌、虾、鳖、蜗牛、木贼及各种蛇类。

昆虫动物有蜜蜂、柞蚕、蜻蜒、螳螂、蛾、蝶、蚊、虻、蝇、蚂蚁、蜘蛛、蟋蟀等。

植物资源

山野菜有50多个品种,如蕨菜、薇菜、刺嫩菜、猴腿、黄花莱等,年蕴藏量5000吨以上,蕨菜年收购量一般在200吨左右,最高达220吨,蕨菜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比一般蔬菜高18倍;经济价值高。

食用真菌主要是木耳和蘑菇两类。蘑菇有50多个品种。如元蘑、榛蘑、猴头蘑、紫蘑、花脸蘑等。元蘑年蕴藏量50吨,榛蘑100吨以上,猴头蘑35吨,紫蘑57吨。重点产地在中和、安山、寿山、太安、玉河、青川、新村等乡镇。

干鲜野果有松子、橡子、榛子、核桃、山葡萄、山丁子、猕猴桃等,主要产地在中和、寿山、玉河、安山、新村、青川等乡镇。年蕴藏量3500多吨。橡子储量最多,丰年能收购1500吨,山核桃丰年也能收购1000吨。

蜜源植物木本的有椴树、柳树、山丁子等,草本的有黄瓜香,小叶樟等,共200多种,从山地到平原均有分布。

中草药可发掘利用的有200余种,年蕴藏量在1500万斤以上。其中资源丰富、产量大的有刺五加、满山红、人参、鹿茸、黄柏、五味子、寄生、草乌、山豆根、玉竹、百合、升麻、苍术、山龙、车前、蒲公英、白头翁、柴胡等20多个品种;稀有名贵的有山参、平贝、细辛等。已发掘利用的中草药材资源有100多种,列为大量收购的园参、山参、平贝、红花、龙胆草、黄柏、五味子、山豆根、茵陈、车前等21个品种。

矿物资源

延寿县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6种,主要有煤、铁、锌、铅、黄铁矿、水晶、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陶粒页岩、石墨、建筑用花岗岩、凝灰岩、高岭土、砖瓦用粘土、泥炭及矿泉水,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共计52处。

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2种,主要有水泥用大理岩、陶粒用页岩。其中大理岩保有储量在滨东地区居第一位。

9、交通


延寿县

1958年,对延寿至尚志公路进行了整修。1967年和1968年,延寿至尚志、至方正公路经过技术改造,截弯取直,进入国家三级公路。

1972年,开始对尚方延公路铺筑沥青。县至乡镇、乡镇至村屯的道路也都进行了改造维修,大部分铺设了砂石路面。

截止到1985年,境内有干线公路10条,全长237公里,其中渣油路59.2公里,砂石路177.8公里,均达到阴雨通车。乡间道路经过逐年整修,大部分铺设了砂石路面,并且有路基、有边沟,亦有达到阴雨通车的。全县有各种机动车576台,客运量176.8万人,货运量38.4万吨。县内无水路和铁路运输。

2010年,贯通境内的铁通公路延尚段二级白色水泥路,南连绥满公路,301国道45公里,北接哈同高速公路50公里。

10、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延寿县

2006年--2011年,延寿县投资1.2亿元,新建教学楼和食堂宿舍楼5.8万平方米,维修校舍4.56万平方米。投资4500万元完成延寿一中异地新建。延寿一中与北京四中建成远程教育合作网校。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高考本科入线率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始在长寿县巡警总局设卫生股。

宣统二年,1910年,县警察局设卫生股,掌管医药卫生事项。

民国10年,1921年,县公署设行政兼卫生股,主管卫生行政事务,县警察所卫生股执行卫生法令,负责卫生防疫、检查等。

民国17年,1928年。县*局设卫生股,负责保健、公共卫生及医术、化验等。

伪康德3年,1936年,县警务科设卫生股,掌管医务人员、医疗事项、药品经营、禁烟拒毒和防疫等。

伪康德5年,1938年,改为保安卫生股。

伪康德9年,1942年,县公署行政科设保健股,掌管人民健康事宜,并与警务科卫生股共同管理医药、防疫、禁烟拒毒等事宜。1946年,县**民政科有1名*主管卫生行政工作。

1952年7月,县人民*设卫生科,配备卫生助理员,掌管医政、药政、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及公费医疗等。

2006年--2011年,延寿县医药卫生*综合改革,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群众医药费负担同比下降30%。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主体工程完工。改扩建9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1.1万平方米,村级卫生所室达标率80%,增加医疗设备800多台套。

11、旅游景点


延寿县

石城山森林公园

石城山坐落在延寿县北安林场境内,占地5233公顷,半山腰处形成天然古城堡,城内有2500平方米平地,石城高达30-40米。

延寿山庄

延寿山庄以新城水库为中心,县城至景区16公里,1993年被省*列为省级名胜风景区,林地面积8976公顷,森林覆盖率9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