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圈岩天坑
地处鄂西山区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不仅地面风光旖旎,景色如画,当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坑、溶洞等地下美景,构成了土苗山乡独特的“地下风景线”。位于恩施州宣恩县境内的锣圈岩天坑深达290余米,除绳降外无法进入,坑内保存着独立的生态系统,生机盎然;与之相邻、长达3公里的地下溶洞内钟乳石、石笋、溪流等自然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而秀丽。天坑、溶洞等美景相映成趣,成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新亮点。
1、介绍
锣圈岩天坑
在湖北西部山区的宣恩县,有一个深达290多米的喀斯特天坑,鲜为人知。天坑四周植物茂密,坑内峭壁森然,底部则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生机盎然的“动植物王国”。
这个“锣圈岩天坑”的洞口不是很大,但底部面积将近百亩,只不过想进入其中非常困难,必须使用绳降,因此尽管已被发现数十年,却很少有人涉足。幸运的是,正因为鲜有人类足迹,坑底保存着相对独立、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湖北锣圈岩天坑底部,阳光从坑口射入,清水从天空及绝壁而降,汇成小溪,成为天坑“动植物王国”的生命之源。天坑内气候湿润、氧气充足,花草芬芳,藤蔓、苔藓、棕树等数十种植物交错生长,数以百计的燕子在天坑的绝壁上筑巢繁衍,蝴蝶等昆虫任意飞翔。
独特的地貌和气候特征造就了这个大自然的奇迹,成就了一处宁静和谐的“动植物王国”。希望这样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能够永远不要遭到人为的破坏。
2、相关解释
锣圈岩天坑
天坑
2001年之前,天坑只是对重庆奉节县小寨天坑这种景观的特称,类似的地貌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龙缸”、“石院”、“石围”、“岩湾”等。
2001年,天坑作为一个专门的喀斯特术语被专家提出。2005年,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组在重庆、广西一带大规模考察后,“天坑”这个术语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并开始用汉语拼音“tiankeng”通行国际。这是继峰林(fenglin)和峰丛(fengcong)之后,第三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
直至2010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中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英语:karst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上一篇:川中丘陵
下一篇: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