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蔚州梆子

科普小知识2022-05-03 09:50:46
...

蔚州梆子简称蔚剧,是中国335个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梆子腔,兴起于清朝初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1958年到蔚县观看蔚剧《花亭会》后,评价蔚剧是“百花丛中一点红”。

1、产生

蔚州梆子俗称蔚县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民歌小调广泛流传期,是全国360个地方剧种之一。最初是人们在田间劳动时,随感而发,顺口编出的有节奏、带有简单旋律的小调,因此,又称“秧歌”、“田歌”。


2、发展

清道光年间,蔚县秧歌已由伴奏的民歌阶段,添加了梆子、笛子伴奏乐器。清道光20年(1840年)后,从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剧种中吸取营养,又增加了板胡和三弦乐器,形成初具规模的地方剧种。清朝咸丰、同治年之后,蔚县秧歌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秧歌艺人。解放后,在党和*的关怀下,蔚县秧歌又有新发展。

蔚县秧歌早期的班社是以村为单位的季节性组织,做为“社火”的组成部分,由村“神诞社会”统一筹管,人员也只限本村村民,属自娱式的纯业余团体。至今,蔚县仍有一百多个此类的“社火”秧歌班。其中历史最久的是蔚县北水泉镇南井头村的秧歌班,自清道光年间建班后,一直保留至今。

随着蔚县秧歌的不断发展,许多业余班社于清末开始涌向外村镇演出,逐渐出现了亦农亦艺的半职业戏班。这类班社称“档子班”、“抱股班”和“联村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此类班社在蔚县尚有二十多个。其中以鹿骨班(由蔚县西部和广灵、阳原两县艺人组成,善演文戏,以唱功赢人)和庄克永宁寨班(以蔚县东部艺人为主,除擅唱文戏外,还兼能武戏)影响最著,成为蔚县秧歌的两大中心。清末民初,以宝子、锁关、浪破碌碡、海珍红、徐义等组成的“档子班”,曾进入张家口市,在大兴园演出,颇受欢迎。

*成立后,蔚县秧歌演出了配合戒烟运动的《烟鬼显魂》和反映蔚县农民革命斗争的《联庄会》,是为蔚县秧歌演出现代剧目之始。

1958年8月1日,成立了专业蔚县少年蔚剧团,使蔚县秧歌得到新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青少年演员,出现了屈登梅等第一代女演员。1978年该团解散。1979年*蔚县煤矿党委,将散失的演职员请回,于1980年成立了蔚县煤矿剧团。此时农村的业余剧团也恢复了演出。


3、主要剧目

据今存李家浅村戏楼的舞台题壁记载,清道光十九年(1839)农历二月二十八日,蔚县城东乡西合营的秧歌孙庆班,曾在此演出过《回龙阁》(《回笼鸽》)、《魁花玉》(《葵花峪》)、《打瓦罐》、《迎亲》、《卖肉》、《别窑》、《八卦》、《高平关》、《响马》、《别宫》、《招亲》、《下山》、《下书》、《重圆》、《三贵》、《玉杯》等戏。题壁人为西合营段祥。上列剧目中,既有蔚县秧歌初期的剧目,如《打瓦罐》、《迎亲》等,也有从梆子腔移植来的剧目,如《八卦》、《下山》等。这些剧目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经常上演。由此可见,最迟在清道光时期,蔚县秧歌已完成了由“两小戏”向行当齐全的大戏转化的过程。


4、蔚县秧歌组成

蔚县秧歌的剧目,约有二百余出,其中有以唱“训调”为主的秧歌剧目,也有以唱“梆子”为主的梆子戏。像《打饼》(演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捉虎》(演靳德山夫妇捉虎,小丑小旦戏)等,鲜见于其他剧种。

蔚县秧歌的乐队,文乐有板胡、笛、三弦等,武乐有板鼓、大提锣、铙钹、小锣等。

蔚县秧歌的行当,初期由小生、小旦、小丑组成,后受梆子戏影响,行当逐渐齐全。分红(老生)、黑(又分大花脸、二花脸)、生(小生)、旦(又分青衣、小旦、刀马旦、破脸旦)、丑等行。各行当的唱腔,小生与旦脚可唱【训调】,红唱【训调】较少,黑则不唱【训调】。【梆子腔】类唱腔,除黑有特定唱腔外,其他行当唱腔结构大致相同。

上一篇:定州秧歌戏

下一篇: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