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启群
章启群:1956年生于安徽无为,1982年获安徽大学文学学士,198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教授,著有《哲人与诗——西方当代一些美学问题的哲学根源》、《伽达默尔传》、《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意义的本体论》、《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新编西方美学史》、《百年中国美学史略》、《今天是什么?》等,并在《哲学研究》、《外国美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文史哲》、《哲学杂志》(*)等学术物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中文名:章启群
出生日期:1956年4月10日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1、人物简介
党派:中国*
职务:北大哲学教授
章启群
学位:博士
外语语种:英语
专业:哲学
学术资格:博士生导师
所属学科:西方美学史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邮编:100871
2、个人简历
1969-09──1974-01,就读于安徽省无为县六洲中学;
1974-02──1976-12,作为知识青年在本县黑沙洲乡插队务农;
1976-12──1978-02,在安徽省白湖农场政治处工作;
1978-02──1982-01,就读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2-01──1986-09,任职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职位助教;
1986-09──1989-07,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9-07──1990-07,任职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职位助教;
1990-08──1995-07,任职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职位讲师;
1995-08,任职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职位副教授;
1999-07,获哲学博士学位。
3、教授的呼吁
中国目前世界一流人才断缺和社会道德丧失底线,其根源在于教育。中国教育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它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由于未来三十年内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提升为世界第一,必需大量人才支持中国的世界地位。因此,彻底改变中国教育模式已经刻不容缓。留学大潮的出现与国内教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密切相关。而教育改革的出路只有一条:开放民间资本,新建真正的私立大学。
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纳税制度改革配套,否则无人主动捐资教育。还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试图一蹴而就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幼稚的。
但是,中国教育必须立即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必须作出战略性调整,必须有顶层设计。在目前,恢复私立大学,实现教育市场化,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教育*,是最重要、最迫切的。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腾飞,才能在人类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近代欧美还是日本的崛起,在根本上都得力于大力发展教育。当年*在1977年断然恢复高考,及时挽救了一大批人才,尽可能地弥补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人才不足,展示出一个伟人高远的眼光和伟大的气魄。教育是最能考验政治家战略眼光的试金石。
今日中国之教育危机丝毫不亚于1977年,而三十年后之中国未来完全系于当下。如果坐失良机,一错再错,则将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之遗恨!
4、中国教育必须推倒三座大山
我的题目原来是“中国教育必须推倒三座大山”,因为我觉得中国教育是根本性的问题,是整体的问题,不是个别的问题,今天上午很多先生都讲得很好,我也有我自己的思考。我这个思考主要是思想和逻辑,数据这方面因为我不是专门搞这个的,我是搞哲学的,这点仅供大家参考。
新中国的教育成就斐然,改革开放30年教育有不小成就,但是今天中国教育面临巨大的危机,教育涉及每个个体的一生,涉及群体的是一代人,造成的后果大约30年以后才能出来,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根源至少在三十年以前,而我们当前更严重的驾驭问题,大概到三十年以后会爆发为社会问题。
我讲四个方面:
第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上游。
第二,窒息中国教育的“三座大山”。
第三,实现教育市场化:开放私立大学。
第四,相关的话:钱的问题。
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上游,先看现象,我认为现在中国教育的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包括*也说了,我们缺的是杰出的人才,现在有一个非常尖锐的事实是,所有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点,所受的教育与1949年以后*的小学、中学、大学无关,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最尖端的科技人才。像钱学森先生回来,我认为这是带有偶然性的,至少是美国的失策,现在我估计他们有这样的人才不会放过的。
第二方面,人格教育失败。简单来说没有礼义廉耻教育,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烈度。医生杀幼儿园儿童,以前是没有的,还有中学、大学学生杀老师。二是广度。农民工、企业家、政治官员、大学教授本质一样,他们的人格教育是失败的,我讲坏的,比如说肖传国事件。第二,中国足球队,我认为各行各业有它的影子,中国足球队的影子是最重的。
这个危机现在是比较密集的出现,我们说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上游,每个个体进入文明的道路就是教育,没有社会教育的人就是野蛮人,教育的成果对于每个个体会产生终身的影响。
现在一个初中生受过9年的义务教育,大学、硕士、博士受到的教育会更多,但是他们现在实质上没有受到完善的人格教育,从根本上说他们只是受益人,或者说只是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的野蛮人。
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社会生活的上游就被污染了,所有的其他社会问题必然会暴露出来,这是下游社会生活所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目前讲上游,为什么教育部在*一直是第一大部,我们现在是第二部,这是上游,上游出问题下游必须污染,这是根本问题。
教育为什么出问题,上游为什么出问题,我认为“三座大山”。
第一,官本位的*。根本危害就是把学校变成衙门。中国现行的教育*,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连一个生产企业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管好一个大学,这种计划经济*下的官本位的教育*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文化的现实。
第二,应试教育的模式。为了高考,升学率是每个中小学生追求的目标,更严重的是,对于高考的冲刺已经从幼儿园、甚至胎教就开始了,高考是独木桥,因此分数是硬道理。
危害在什么地方呢?第一,伤害了大多数,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带着心灵创伤走出校门。第二,消磨了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人格教育几乎空白。
第三座大山,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孩子的未来是家庭的唯一重心,这个未来的关键就是高考,于是孩子从受孕的时候起,向这个终点冲刺就开始了,让学生和学校都处于泰山压顶之下,变得畸形。首先让中小学和老师产生巨大压力,他们也别无退路。其次是导致家庭教育的扭曲,学习成绩也被当作衡量孩子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
这“三座大山”的关系,第一,官本位是基础,维护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直接产生危害,家长和社会观念虽然是被动的,但是推波助澜。
我们现在要改革,“三座大山”要推倒,但是困难在什么地方?好大学怎么办,哈佛、牛津摆在那个地方,为什么中国人办不成,西南联大是中国办的,为什么现在就办不成,没钱吗?我们钱比西南联大还多,巨大的困难在于巨大的利益集团,与“三座大山”相关。
第一,巨大的教育官僚集团。迄今为止的教育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点,越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利越大,所以他们非常热衷于干这个事,他们天天在改革,越改权利越大,放权他不干。
第二,巨大的教育商业体系,出版社、媒体、民办学校等等,现在认识到赚孩子的钱是最容易的,而且是暴利。
第三,这个*指定的专家、学者,实际上他们也是官,他们在这个*内得到的好处甚至不亚于官员。因此我认为,西方现行的教育部门推倒“三座大山”是痴心妄想。
怎么办?我讲我的观点,适应教育市场化,建立私立大学。
因为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基本是上一样的,当我们的计划经济*改革无法从内部突破的时候,只能用市场的杠杆从外部消解。市场经济不仅滋生和壮大了民营企业,也改造了国营企业,只有用市场的发展和力量才能恢复教育本来的功能,因此中国教育推倒这“三座大山”唯一的办法就是,现在真正实现教育的市场化、开放思维。用市场的规律,不仅会在中国兴建起一批一流的私立大学,而且还能盘活国立大学,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牌大学基本上都是私立的,这尤其是发达国家办教育的共同经验。
我们现在举个个案分析,假如燕京大学复校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今天上午朱清时教授在讲南方科技大学,可以猜想一下,两个互补。第一个,用相当于美国教授的年薪,大概8万美元,基本上可以聘到中国最顶尖的教授和全世界杰出的华人学者,打造院系的学术旗舰,这批无与伦比的教授队伍,会成为燕京大学最夺目的风景。第二,如此高水平的教授队伍,自然会吸引中国最好的学生,燕大的招生在*会一枝独秀,打遍天下无敌手。第三,会给中国带来雪崩般的冲击和整合。
第一个影响在高校和整个学术界,第一,它会产生一个真正的学术评价体系。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可阻挡的,一旦发现学术腐败,学者的学术生命就会终结,所以学术腐败的问题会迎刃而解。第二,聘请一流教授是维护高校名誉与地位的唯一法宝,其他高校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中国高校就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这个改革跟国企改革一样,如果不动真刀真枪就无法生存,官本位将被釜底抽薪。第三,高薪聘请教授会在全社会为学者带来尊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没有社会尊严感的教授自然也会消解当教授的神圣性和责任感。
第三个影响是在中小学,由于燕大招生的绝对影响力,会给中国带来新的风气。
这就是真正教育市场化的形成,大学之间表现为真正的竞争,我们只要想到燕京大学、南开大学、辅仁大学、同济大学等等,就知道私立大学给中国教育界带来的重大贡献,可以说开放私立大学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实现真正的教育市场化,才能打破国家垄断教育的*,在办学和招生的根本制度上改革,带来中国教育真正健康的发展。
但是现在我们也知道,*现在有民办大学,可是不是真正的私立大学,为什么呢?因为是投资兴建的,不是捐资兴建的,是赢利的,所以实质上是公司,不是大学。按照经济规律,而不是按照教育规律在办事,管理者是企业家,而不是教育家。
相关的话:钱的问题。
现有的中国教育主要依靠*的财力支持,2010年*教育经费投入不到GDP的4%,而且很多大中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尤其是非重点学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闲置、浪费和外流的经费触目惊心。
第一,留存在海外的教育基金。欧美过去在中国开办的学校不下上百所,著名的大学有几十所,解放后我们停办了这些学校,但是这些教育基金依然还在,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经费。仅仅燕京大学仍然存在的基金,据说有上百亿美元,此外辅仁、同济等大学的教育基金,为什么不能让这笔巨大的资金回来,为中华民族的教育服务。
第二,民间每年流失海外的教育基金。2009年留学海外有29万多人,我们初步估算大学获得奖学金的少于3万,全额的少于1万,资费约26万,在英、加、澳等地资费读大学,20万人民币一年,按照大学4年计算大概是2080亿。除此之外还有读中学、读研究生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还有半奖的,这个数字更大。
现在知道,985大学,每年国家投入约6亿,211大学每年国家投入1亿。如果用每年流出的2080亿,近期可以至少建100所985大学、1000所211大学。
教育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如此规模巨大的私立大学,能够解决各方面的人才就业,需要教学的人员就有几十万,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也需要几十万,相关的服务人员更是数不胜数。
设想,有100所新建的985大学、1000所211大学,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80%,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40%,高考还会玩命吗,这也是解决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高考的问题就是僧多粥少,大学少,你不在这个粥上面下工夫,老是在粥的分配上下工夫,还是害了学生,还是折腾人。
当然我们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的教育还有很多相关的事要做,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纳税制度改革配套,否则无人主动捐资教育,还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目前实行教育市场化,恢复私立大学是从根本上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唯一契机,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文:章启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