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石父
周幽王以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尹球为大夫。石父善谀好利,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国人皆怨。社会矛盾加剧。传言石父劝幽王登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以戏诸侯。褒姒开怀大笑,幽王遂以千金赏虢石父。最后导致西周的灭亡。
本名:虢石父
所处时代:西周
民族族群:华夏族
去世时间:公元前771年
主要成就:为国敛财
1、简介
虢(guo)石父(?─前771年),又称虢公鼓,西周人。杨宽《西周史研究》认为「鼓是名,石父是字」。
2、史实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湦一作涅、湼),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公元前772年,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
3、故事
烽火戏诸侯
据传只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赵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赵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珦的不满。褒珦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褒珦在*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2012年初,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相左。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竹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称,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
一笑千金
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以千金赏虢石父(即一笑千金)。后来,西周首都镐京被犬戎包围,幽王求救,诸侯王都以为幽王又戏诸侯,便没有再来。而周幽王见救兵不至,犬戎日夜攻城,便让虢石父带头突围,虢石父本来也不是能打仗的人,但不敢违抗周幽王的命令,只得勉强应命,率领兵车二百乘,开门杀出。申伯在阵上看见虢石父出城,指着虢石父对犬戎大王说:“这是欺君误国的贼人,不能把他放走了。”犬戎大王听了说:“谁能帮我擒住他?”犬戎将军孛丁说:“小将愿往。”舞刀拍马,直接向虢石父冲去。斗不上十合,虢石父便被孛丁一刀斩于车下。
虢石父遗物
在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中也收藏着一件青铜,它通高19厘米、口纵25.2厘米、口横30.6厘米、腹深5.8厘米。铭文为“虢硕父乍(作)旅,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它的四壁相互连接构成长方形器口,并且由外向内略微倾斜,底部是以长方形为住器身,器盖、器身两侧均各有一个兽首形耳,兽首怒目圆睁,威严不容侵犯。整件器物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象鼻卷体夔龙纹,纹饰以器身正中为轴向两边对称的铺展开来,在周围还装饰有窃曲纹,窃曲纹图案扁长,方中有园,圆中有方,使整件器物流畅饱满,庄重且大气。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簋。”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一件文物在告诉我们它的用途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透过它了解当时的大时代背景,看到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生前的一切都被静止的记录了下来。应该说,虢石父对西周的衰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是这样一个“亡国之君”,对于三门峡虢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史料显示,当时,三门峡虢国疆域东起渑池县,西到灵宝市,南至卢氏县,北达山西平陆县,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大体与现在三门峡辖区一致,与当时的齐晋楚相较,虢国也许微不足道,但与王畿之内的其他封国相比,它毫无疑问是大国,也是一个地沃水丰矿产丰富的大国。历史总是公正的,无论是圣贤还是平民;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会永久地记忆在历史的年轮里,让后人去评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