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凤
房凤,字子元,西汉不其(今山东崂山西北人)。初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又以太常举方正,为县令都尉。后失官。继而,以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荐,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与光禄勋王龚、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皆为侍中。
中文名称:房凤
拼音:Fangfeng
所处朝代:西汉
籍贯:西汉不其(今山东崂山西北人)
所任官职:侍中
所得成就:《谷粱春秋》的“房氏之学”开创之功
1、人物简介
房凤,字子元,西汉不其(今山东崂山西北人)。初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又以太常举方正,为县令都尉。后失官。继而,以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荐,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与光禄勋王龚、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皆为侍中。
2、生平经历
房凤图
房凤曾从经学大师尹更始学习经书。尹更始本来自事《谷梁春秋》大家蔡千秋,于《谷梁春秋》研究颇精,后来又学习《左氏春秋》,取其合理章句融入《谷梁春秋》之中。房凤受其影响,在主攻《谷梁春秋》的基础上,吸收《左氏春秋》的有益成分,逐渐出现合二种学说为一的倾向。后来,刘歆建议把古文《左氏春秋》列于学官,哀帝征求诸儒意见,遭到今文经学派的强烈反对,引起中国学术史上的今古文之争。由于房凤主张融会古文《左氏春秋》,独与王龚赞许刘歆的意见,三人共同移书责让太常博士,引起更加强烈的反对。大司空师丹上奏哀帝,说刘歆“非毁先帝所立”(《汉书·儒林传》),三人因此被赶出朝廷,凤被翻为九江太守,后转为青州牧。凤虽主张融会《谷梁春秋》为主,与尹更始、胡常、中章昌等同为《谷粱春秋》大师江公的数传弟子,各自授徒讲学,宣传自己的学说,“由是《谷粱春秋》有尹、胡、申章、房氏之学”(《汉书·房风传》)。房凤对于《谷粱春秋》的“房氏之学”具有开创之功,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3、历史记载
《汉书·传·儒林传第五十八》
房凤字子元,不其人也。以射策乙科为大史掌故。太常举方正,为县令都尉,失官。大司马票(骠)骑将军王根奏除补长史,荐凤明经通达,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时光禄勋王龚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三人皆侍中。歆白《左氏春秋》可立,哀帝纳之,以问诸儒,皆不对。歆于是数见丞相孔光,为言《左氏》以求助,光卒不肯。唯凤、龚许歆,遂共移书责让太常博士,语在《歆传》。大司空师丹奏歆非毁先帝所立,上于是出龚等补吏,龚为弘农,歆河内,凤九江太守,至青州牧。始江博士授胡常,常授梁萧秉君房,王莽时为讲学大夫。由是《穀梁春秋》有尹、胡、申章、房氏之学。
4、相应经典
房凤墓
位于城阳街道办事处城子社区北的庵后沟北岸、青烟公路西侧。《即墨县志冢墓》载:“青州牧房凤墓县西南二十七里不其城内”。1959年春,城子村民取土时,在地下深约2米处发现房凤墓。砖砌墓道宽5米多,两侧置高约40厘米石羊、石马、石人。石墓门高3米多,宽约2米,门额阴刻“青州牧房凤之墓”。当时石雕羊、马、人全部取出,放在村生产大队办公室院内,后散失。墓门仍埋于地下。《汉书房凤传》载:“房凤字子元,不其人”,汉哀帝年间(公元前6~1年)出仕九江太守,任青州牧。死后葬于该处。
童恢衣冠冢位于惜福镇街道办事处傅家埠社区南1公里童真宫庙后。墓为土堆,高3米许。清乾隆年间置墓碑1座,高约2米,碑文“敕封后汉不其尹童府君之墓”,其旁有石雕小虎2只。童恢,汉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任不其县令,因政绩卓著,迁丹阳太守。死后,时人为他建祠、筑衣冠冢,以示纪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