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王轨

科普小知识2022-01-14 19:26:07
...

王轨,生年不详,卒于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年)。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北周名将,东汉司徒王允之后,世代为州郡豪门冠族。仕北周官至上大将军,封郯国公,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也曾预见到北周改朝换代的可能,并曾劝谏周武帝改立太子,但因为其余诸子幼弱而未能成功,周宣帝即位后不久被杀。

1、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轨

出生地: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出生日期:生年不详

逝世日期:北周静帝大象元年

职业:将领、大臣

综合评价:性格沉毅、深谋远虑、智勇兼备

官职:上大将军

封爵:郯国公

2、人物简介

王轨,生年不详,卒于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年)。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北周名将,东汉司徒王允之后,世代为州郡豪门冠族。

仕北周官至上大将军,封郯国公,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也曾预见到北周改朝换代的可能,并曾劝谏周武帝改立太子,但因为其余诸子幼弱而未能成功,周宣帝即位后不久被杀。

3、人物生平

北周武帝宇文邕继位后,王轨初任前侍下士,又转为左侍上士。官至内史下大夫,并被授予仪同三司之职,成为武帝的心腹之人。当时,晋国公、大冢宰宇文护自恃建立北周政权,专断国政。先是毒死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继而又杀明帝宇文毓。武帝继位以后,不堪忍受宇文护的骄横专擅,很想除掉他。“以轨沉毅有识度,堪属以大事”,便问王轨此举是否可行。得到王轨的赞同后,武帝便于天和七年(572年)诛杀宇文护,开始亲自执掌朝政。

北周武帝建德初年,王轨升官为内史中大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进爵黄县公,参与军国大政。建德五年(576年),武帝率大军东伐,围困北齐晋州(今山西省临汾东北),北齐晋州刺史为内应,王轨奉命率军在外接应,击溃齐兵,攻克晋州,随着攻克并州、北齐都城邺城,以功进官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

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南陈强将吴明彻率大军进犯吕梁,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与陈军屡战不利,并遭围困,危在旦夕。王轨奉诏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往救援。他依靠地利,堰水灌之,大败陈军,俘获陈将吴明彻及士兵3万余人,以及大量辎重器械。陈朝精锐军队至此丧失殆尽。周武帝嘉奖王轨,提升他为柱国将军并徐州(今江苏徐州)总管,7州15镇诸军事。

王轨出于对北周前途的考虑,曾多次提醒武帝说皇太子宇文赟品德低劣,没有仁孝,不堪继承皇位执掌朝政,还建议武帝重新立嗣。武帝也认为王轨的意见很对,但因其余儿子幼弱低能,不能替换太子宇文赟而无法照王轨说的做,太子宇文赟便深深怀恨王轨。

及至太子宇文赟继位为北周宣帝,王轨便知大祸将至。尽管他出路很多,但他并不思逃避,他对自己亲属说;“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以嗣主,便欲背德于先朝。”早已抱定必死的念头。后王轨果然被杀。周宣帝继位后政治腐败、淫奢无度,举国上下,危机四伏。两年后,便为隋朝所取代。这也是王轨预料之中的。

4、史书记载

《周书王轨传》

王轨,太原祁人也,小名沙门,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累叶仕魏,赐姓乌丸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每从征讨,频有战功。太祖知其勇决,遇之甚厚。位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原县公。

轨性质直,慷慨有远量。临事强正,人不敢干。起家事辅城公。及高祖即位,授前侍下士。俄转左侍上士,颇被识顾。累迁内史上士、内史下大夫,加授仪同三司。自此亲遇弥重,遂处腹心之任。时晋公护*,高祖密欲图之。以轨沉毅有识度,堪属以大事,遂问以可否。轨赞成之。

建德初,转内史中大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又拜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封上黄县公,邑一千户,军国之政,皆参预焉。五年,高祖总戎东伐,六军围晋州。刺史崔景嵩守城北面,夜中密遣送款。诏令轨率众应之,未明,士皆登城鼓噪。齐人骇惧,因即退走。遂克晋州,擒其城主特进、海昌王尉相贵,俘甲士八千人。于是遂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邑三千户。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不敢复出。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方欲密决其堰以毙之,明彻知之,惧,乃破堰遽退,冀乘决水之势,以得入淮。比至清口,川流已阔,水势亦衰,船舰并碍于车轮,不复得过。轨因率兵围而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千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高祖嘉之,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七州十五镇诸军事。轨性严重,多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高祖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取,皆委轨等,帝仰成而已。时宫尹郑译、王端等并得幸帝。帝在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轨等言之于高祖。高祖大怒,乃挞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帝因此大衔之。轨又尝与小内史贺若弼言及此事,且言皇太子必不克负荷。弼深以为然,劝轨陈之。轨后因侍坐,乃谓高祖曰:「皇太子仁孝无闻,复多凉德,恐不了陛下家事。

愚臣短暗,不足以论是非。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识度宏远,而弼比每对臣,深以此事为虑。」高祖召弼问之。弼乃诡对曰:「皇太子养德春宫,未闻有过。未审陛下,何从得闻此言?」既退,轨诮弼曰:「平生言论,无所不道,今者对扬,何得乃尔翻覆?」弼曰:「此公之过也。皇太子,国之储副,岂易攸言。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本谓公密陈臧否,何得遂至昌言。」轨默然久之,乃曰:「吾专心国家,遂不存私计。向者对众,良寔非宜。」后轨因内宴上寿,又捋高祖须曰:「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高祖深以为然。但汉王次长,又不才,此外诸子并幼,故不能用其说。

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寔申*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令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无不伤惜。

综合评价

王轨性格沉殿、深谋远虑、智勇兼备,实为北周显要人物。曾赞同周武帝除掉宇文护,亲临朝政,并协助武帝率军,克北齐晋州和并邺两城,进而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他还率军歼灭陈国精锐军队,功名显赫,深为周武帝所器重。然而,王轨最终无罪被诛,不能不说是北周的悲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