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永济渠

科普小知识2021-09-21 19:35:57
...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永济渠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炀帝发兵高丽所留下来的踪迹,也早已消失于漫长岁月中,以至被风云际会的历史大潮湮没无痕。

中文名:永济渠

外文名:Yongjicanal

开凿时间:隋大业四年(608年)

别名:白渠、白水、清河、清川、淇水等

沟通流域: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流经省市:河南、河北、山东、天津、北京

1、基本简介


隋朝运河示意图

中国古代沟通黄河与海河流域的航运水道。隋大业四年(608)开。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曾开白沟(比今卫运河偏西),又开平虏渠(相当今沧州以北的南运河),沟通黄河和海河水系。隋代开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治蓟城,今北京)。这是白沟的改道,并向南延伸,南段比白沟稍向东移,在今卫运河之西,今德州以下与南运河大致相合,至今天津市西再向西转北,沿当时的永定河分支至涿郡。自永济渠经黄河、通济渠、淮河、邗沟,过江经江南运河至杭州,构成了南北大运河。隋、唐向辽东用兵,永济渠都是运输军需粮饷的主要交通干线。北宋时,又称御河,上源已与沁水隔绝,以卫河为源,自卫州(今河南省汲县)以下能行载重三四百石的船只。下游与漳河、滹沱河汇合,水量增加,但常受黄河决溢的干扰。金代仍利用它漕运。元代开京杭运河,御河(永济渠)的德州至天津段,成为京杭运河中南运河的一段。

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山阳渎之后,又决定在黄河以北再开一条运河,即永济渠。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上)。永济渠也可分为两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经今新乡、汲县、滑县、内黄(以上属河南省)、魏县、大名、馆陶、临西、清河(以上属河北)、武城、德州(以上属山东)、吴桥、东光、南皮、沧县、青县(以上属河北),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经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达涿郡(今北京市境)。

2、历史记载

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区西南隅)。”这表明隋炀帝当年开凿大运河时,沁河是永济渠的源头。明朝周梦旸编撰的《水部备考》中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史实:“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东北,由红荆口(今获嘉红荆嘴)经卫辉府,凡六十里,入卫河。昔隋炀帝引沁水北通涿郡,盖即此地也。”武陟小原村现存明代石碑也明确记载了隋代在当地建闸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沁河下游在隋代是地下河,沁河下游堤防是金代以后逐步修筑起来的。

隋代沁水的流路,在今武陟县城以上大体同现流路,在今武陟县城南折东再转东南注入黄河。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记载为:“……又东,过武德县(大城村)南,并于县南水积为陂(大坑),通结数湖(陂和湖约在今水寨一带)……又东南,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由此不难想见,隋代沁河入黄口一带由黄河、沁河冲泄成多处大的坑塘,是难以通行大型船舶的。所谓“南达于河”,应当是对沁水河道加以疏浚。

3、历史演变

南北两段都是当年完成。永济渠与通济渠一样,也是一条又宽又深的运河,据载全长1900多里。深度多少,虽不见文字,但大体上说,与通济渠相当,因为它也是一条可通龙舟的运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炀帝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带着船队和人马,水陆兼程,最后抵达涿郡。全程4000多里,仅用了50多天,足见其通航能力之大。隋唐两代称为永济渠,宋代称御河,其治理均旨在发展漕运,直到清光绪年间,从卫河水运可直达天津海河。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卫河上下,船桅如林,航运繁忙。北京城内所需物资,除江南海运或运河漕运之外,多由黄河漕运转淇门入卫河抵京,卫河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除卫河、南运河占压的原御河地段外,地表已很难发现永济渠的踪迹,现卫河和南运河北段仍为地上河,内黄至德州之间有大片沙岗和沙淤地,这是北宋以来黄河洪流泛滥留下的,也是永济渠淤没的主要原因。

4、堤防洪流

历史上卫河泄流缓慢,堤防残破不堪,洪涝灾害频繁。1949年后,对卫河进行了多次治理和疏浚。其中1978-1983年卫河干流扩大治理后,现卫河汛内沟口以下行洪流量达2000-2500秒立方米,排涝流量700-1000秒立方米,比解放初期行洪能力提高了两倍以上。

5、工程建设


隋朝运河示意图

开永济渠的关键工程是在沁水左岸开渠,引沁水东北流会清水至今浚县西入白沟。这是永济渠的南段,是当时新开凿的渠道。

白沟是曹魏旧渠,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北征袁尚时“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曹魏修治后白沟水量增加,连同与它接连的清河,成为河北水运干线。永济渠以曹魏旧渠为基础,将渠道拓展成为大渠,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这是永济渠的中段。从今天津市至古涿郡为永济渠的北段,系改造古潞河、桑干水两条自然河道的下游而成。

永济渠全长2000多里,由阎毗负责督建,男丁不足,妇女也*服役,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永济渠的宽度虽然不及通济渠,但运输能力很强,并可航行庞大的龙舟。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发兵高丽时,除亲自乘龙舟通过永济渠外,还曾“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当时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只以及漕运、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过永济渠运往涿郡的。船只相延近千里,往返运输数十万人次,其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然而,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的全线贯通,可能只限于渠成之初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于沁水多沙易淤积,而清水又流量有限,因此永济渠南段的漕运价值并不高。唐朝的时候,便放弃了永济渠的南段,改借丹水、清水、淇水济漕,永济渠的起点也由此被定位在汲县(今卫辉市)一带。北宋时,称永济渠为御河,金代仍利用这条运河。元代开京杭运河,御河(永济渠)的德州至天津段,成为京杭大运河中南运河的一段。御河明代时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经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时的卫国,所以改称卫河,系天然河流。

但隋代以后的沁水并没有和永济渠断绝关系。武陟地势高于新乡,每遇沁水决溢,很自然就会向新乡漫流,汇入御(卫)河。有时沁水的决流还可以通航,与黄河卫河水运相衔接,仿佛隋代永济渠情况。又由于卫河常患胶浅滞运,历代统治者有的对沁水决流主张不予堵塞,有的还建议按决流开渠引沁入卫以利漕,议多不果行。也有见诸实施的,终因“卫小沁大,其势难容,卫清沁浊,其流必淤”而再行筑塞。也正因黄、沁河屡屡冲淤,隋代永济渠的南段才绝难寻到遗迹。

唐代废弃永济渠南段后,其中段的主要水源中,丹水是沁水最大的支流。丹水的支流长明沟亦称小丹河与清水相连,曹操开白沟后起到了增加白沟水量的作用。唐代以后小丹河仍然是永济渠的重要水源,至清康熙年间仍有引丹济卫的详细记载。这条由今博爱县经武陟、修武向东连通卫河的河道后来被称为运粮河,一直到*建立初期仍具有航运价值。

6、工程异称

史载:隋炀帝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又据《元和郡县志》卷十六《河北道一·相州》:“内黄县……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北去县二百步。”《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河北道一·贝州》:“永济县,本汉贝丘县地,临清县之南偏,大历七年,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西井永济渠,故以为名。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按汉武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禹贡锥指》卷十三下:“永济渠,即古之清河,《汉志》之国水,《水经》之清、淇二水。曹公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一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严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隋唐永济渠》一文中,经详考认为:永济渠自“卫县以东,北至独流口约五百公里(就直线言)之流程,实亦与郦注之淇水、清河(淇水下游名清河)流程略相一致……具见永济渠之工程实多循汉魏北朝之旧河道也。”

由上可知,永济渠的开凿,也是利用了白渠、沁水、清水、淇水等原有的河道的。因此,在唐人的诗文中,每多“白渠”、“白水”、“清河”、“清川”、“淇水”等水路雅称,实际上就是永济渠。

至于说永济渠又称“御河”,这亦是泛称。如,《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载:“开皇八年……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汴渠……自宋武北征之后,复皆堙塞。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亦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栁,炀帝巡幸,自江都宫入于海。”《太平寰宇记》卷十五:“十道志云:‘自南北朝,彭城为要害之地,隋凿御河已来,南控埇桥,以扼梁、泗,历古名镇,莫重于斯。’”等等。唐人诗文中,将环绕京城的护城河亦称“御河”。如:王之涣《送别》诗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全唐诗》卷253)。

上一篇:皇泰

下一篇:郭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