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肃
敬肃,中国隋朝历史人物,字弘俭,河东蒲坂人也。少以贞介知名,后历任褐州主簿、安陵令、秦州司马、豳州长史、卫州司马、颍川郡丞等,俱有异绩。
中文名:敬肃
别名:弘俭
出生地:河东蒲坂
朝代:隋朝
1、史籍记载
炀帝嗣位,迁颍川郡丞。大业五年,朝东都,帝令司隶大夫薛道衡为天下群官之状。道衡状称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途用事,其邑在颍川,每有书属肃。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治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去官之日,家无余财。岁余,终于家,时年八十。
2、人物经历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宫闱斗争,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面对隋文帝留下的大好基业,他也雄心勃勃地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做个千古一帝。
这一年,他调换天下官员。颍川郡迎来一位新郡丞,名叫敬肃,一位60余岁的老人。郡丞是郡守的副职,调换这样一位*,不算什么大事。但颍川是非同一般的地方,敬肃也是非同一般的人物,故事也就由此而来。
颍川做官
隋朝基本取消了州一级的政权,把天下划分为190个郡,1255个县。为了便于*集权,隋朝取消了郡守任命僚佐的权力,郡守原有的副职长史、司马也被精减,以赞务一人担当。赞务,也就是郡丞。
郡丞的级别有多高呢,上郡正五品,中郡从五品,下郡正六品。以颍川的实力,应该是正五品。
颍川地处中原,自古繁华。当时郡治在长社,也就是今天的长葛,辖14个县,近20万人口,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当时东都洛阳所在的河南郡,人口也就20万多一点。
敬肃出生在河东蒲坂(今山西永济境内),少年时代便以耿介知名。北周时期,在某边远小县做了一名主簿,步入政途。隋朝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安陵县令,由于理政有方,被提升为秦州司马。此后他又在豳州、卫州等地任职,虽然有不俗的政绩与清誉,但一直是副手,没能在仕途上有更多的斩获。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从基层一路走来,步履坚实,到处留下美名。
敬肃从卫州司马一职调任而来。职务上虽没有什么变化,但卫州所辖只有8县11万余人,行政资源有限。以世俗眼光看来,60多岁的到颍川来任职,应该是个肥差,可喜可贺。但对于敬肃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
他在这里,首先要面对的,便是权势如日中天的宇文述。
不畏强权
隋朝的官场,有清流,有庸才,也有败类。宇文述是一位难得的战将,在杨坚废周立隋、统一河山的过程中,他讨伐陈朝,平定三吴,立下赫赫战功。
他也是一位耍弄权谋的政客,在杨广的夺取太子之位的过程中,他费尽了心机。善于奉迎,言听计从的他,颇得杨广欢心,被封为左翊卫大将军,号许国公。许国,也就是现在的许昌市,当时的颍川郡。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宇文述的行事风格。杨广想做太子,托他带着大批财物,回到首都寻求政要杨约的支持。宇文述一次又一次宴请杨约,酒酣之际,拿出所带珍奇宝玩让杨约观赏。杨约贪财,见如此多的珍宝,爱不释手。宇文述便提出与杨约赌博,乘机将珍宝输与杨约。杨约所得既多,便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回请宇文述吃饭。席间提起诸多珍宝来,宇文述这才说出本意:“此晋王之赐,令述与公为欢乐耳。”
这种行贿手段至今还有市场,宇文述说不上是创立者,也是先行者。
宇文述有雄厚的人脉,又善于玩弄权术,在官场中如鱼得水,权倾朝野。绝对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性情贪鄙的他对于各方馈赠来者不拒,家中金宝山积,僮仆千人。号称许国公的他,在颍川郡大良田美宅,有无数的仆从和走狗。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宇文述,自然不把颍川的地方官放在眼里,他首先想到的,是把他们收归门下。
循吏美名
敬肃在颍川,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时的郡守是谁,可能无从考证了。但这位小小的郡丞,却做得有声有色,并拜宇文述之赐,在正史中留下了“循吏”的美名。
有一次,炀帝命司隶大夫薛道衡陈述全国官员的概况。薛道衡这样赞誉敬肃:"心如铁石,老而弥笃。"称赞其坚持原则,意志坚定,愈老愈厚重。
薛道衡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界名流,有"关西孔子"之称,对敬肃这样一位地方副职,能作出如此的评价,可见他确有不同寻常之处。
敬肃来到颍川,面对的首先是许国公门下那些为非作呆的门客。宇文述既然贪婪无度,玩弄权术,他下面的人也好不到哪去。许国公府第里的那些人,每每仗势欺人,目无王法,简直要把颍川变成许国公的天下。
敬肃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偏偏要杀杀他们的锐气。宇文述的手下有不轨的事,他便按照法令秉公处理,该收押的收押,该处罚的处罚,该判刑的判刑,从来没有一丝的犹豫。
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手下被捉被罚,宇文述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他知道敬肃不吃硬的,便想来软的,时常向敬肃写封私信套近乎。但敬肃偏偏不吃这一套,见到送信的人来,便哄他走。
送信的不敢走:“您倒是拆开信看看内容,许国公的意见我得传达到啊。”
敬肃硬是不拆:“我和他是上下级关系,公函之外的信我不看。”
心如铁石的倔老头,明摆着不买账。
升迁被阻
敬肃并非不爱惜前程,但他更爱惜自己的名声。他并不是没有升官的机会,但他不想当宇文述那样的官。
宇文述虽权倾一方,对于敬肃不满意,但就事论事,一时还真没办法。邪不压正嘛,敬肃为人做事堂堂正正,而他的意见却拿不到台面上。
在颍川当了当了八年郡丞之后,敬肃到涿郡朝见炀帝。此时炀帝正在那里征集天下兵马,忙着攻打高丽,自然希望有能臣为他安定后方,便想提拔敬肃做太守。也是,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有忠心,有能力,有资历,早就该担当重任,独挡一面了。
但宇文述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敬肃升迁。这个人当个郡丞就跟我过不去,当了太守,那还了得?
于是,宇文述在炀帝面前打了不少小报告。在奸臣的嘴里,最大的优点或许会变成最大的缺陷——敬肃的老成会被认为老迈,坚定也会被理解为固执。毕竟,宇文述深受宠信,杨广的耳朵根也软,敬肃当太守的事也就此放下了。
79岁那年,敬肃上书告老还乡。史书记载,此时的他,家无余财。
一年后,敬肃辞世。也就在这一年,曾经强盛一时的隋王朝土崩瓦解。隋炀帝因征战高丽失败,又因为修运河和长城耗尽天下财力民力,失去执政基础,危机四伏。朝廷中,薛道衡等贤臣早被除去,只有宇文述之流围绕在身边。大厦将倾,宇文述却劝炀帝巡幸江南,炀帝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他问宇文述:天下太平吗?宇文述说:十分已经安定了九分。
这一年,宇文述也死了。他的儿子宇文化及,在扬州夺去了炀帝的性命。
郡丞敬肃与许国公宇文述的斗争,是一场不对称的斗争,却富有象征意义——老实人失去了前途,投机取巧的人占据了高位,一个王朝的没落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