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元嘉

科普小知识2021-08-23 18:45:34
...

李元嘉(618-688年)唐高祖第十一子,母为宇文昭仪,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李唐宗室、画家,妃为房玄龄之女。武德四年,封为宋王。徙封徐王。贞观六年,赐实封七百户,授潞州刺史。九年,授右领军大将军。十年,改封韩王,授潞州都督。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修身洁己,内外如一,当代诸王莫能及者,唯霍王元轨抑其次焉。唐高宗时,转泽州刺史。天后摄政,加授太尉,定州刺史。垂拱四年,武三思诬指参与越王李贞父子之乱,逼令自杀,终年七十。神龙初年,追复爵土,并封其第五子李讷嗣位。

本名:李元嘉

别称:韩王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时间:618年

去世时间:688年

主要成就:李唐宗室、画家

1、人物生平

少好学,聚书至万卷,采碑文古迹多得异本。工行草书,善画龙、马、虎、豹。《旧唐书本传》、《唐书本传》、《历代名画记》、《书断》有记载。

母亲为宇文昭仪——宇文士及之妹,另有一弟李灵夔封为鲁王。性喜布衣,不以皇子自居。其画作优于二阎。

韩王妃为房玄龄之女房氏。有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等。

2、史书记载

旧唐书

《旧唐书·卷六十四·列传十四》:


李元嘉

韩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也。母宇文昭仪,隋左武卫大将军述之女也。早有宠于高祖,高祖初即位,便欲立为皇后,固辞不受。元嘉少以母宠,特为高祖所爱,自登极晚生皇子,无及之者。武德四年,封宋王,徙封徐王。贞观六年,赐实封七百户,授潞州刺史,时年十五。在州闻太妃有疾,便涕泣不食。及京师发丧,哀毁过礼,太宗嗟其至性,屡慰勉之。九年,授右领军大将军。十年,改封韩王,授潞州都督。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

元嘉少好学,聚书至万卷,又采碑文古迹,多得异本。闺门修整,有类寒素士大夫。与其弟灵夔甚相友爱,兄弟集见,如布衣之礼。其修身洁己,内外如一,当代诸王莫能及者,唯霍王元轨抑其次焉。高宗末,元嘉转泽州刺史。及天后临朝摄政,欲顺物情,乃进授元嘉为太尉,定州刺史、霍王元轨为司徒,青州刺史、舒王元名为司空,隆州刺史、鲁王灵夔为太子太师,苏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并外示尊崇,实无所综理。其后渐将诛戮宗室诸王不附己者,元嘉大惧,与其子通州刺史、黄公撰及越王贞父子谋起兵,于是皇宗国戚内外相连者甚广。遣使报贞及贞子琅邪王冲曰:“四面同来,事无不济。”冲与诸道计料未审而先发兵,仓卒唯贞应之,诸道莫有赴者,故其事不成,元嘉坐诛。

撰少以文才见知,诸王子中,与琅邪王李冲为一时之秀,凡所交结皆当代名士。时天下犯罪籍没者甚众,唯冲与撰父子书籍最多,皆文句详定,秘阁所不及。神龙初,追复元嘉爵土,并封其第五子讷为嗣韩王,官至员外祭酒。开元十七年卒。元嘉长子训,高祖时封颍川王,早卒。次子谊,封武陵王,官至濮州刺史。开元中,封讷子叔璇为嗣韩王、国子员外司业。

新唐书

《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

韩王元嘉,字元嘉。始王宋,后改王徐,为潞州刺史。母昭仪,宇文述女也,宠於高祖,既即位,欲立为后,固辞。元嘉以母宠故,特为帝爱,后出诸子无及者。在潞时,年十五,闻太妃病,涕泣不食。居丧毁甚,太宗数尉勉。少好学,藏书至万卷,皆以古文字参定同异。与弟李灵夔友爱,燕见终日如布衣礼,闺门修整,当世称之。

贞观九年,更封韩,迁滑州都督。高宗末,为泽州刺史。武后得政,进授太尉,徙定州刺史,以霍王元轨为司徒,舒王元名为司空,滕王元婴开府仪同三司,鲁王灵夔太子太师,越王贞太子太傅,纪王慎太子太保,外示尊宠,而内将图之。

垂拱中,元嘉徙绛州刺史,其子撰及越王子冲纠合宗室同举兵,未发。会武后诏宗室朝明堂,元嘉遣使告诸王曰:“大享后,太后必尽诛诸王,不如先事起。不然,李氏无种矣。”乃为中宗诏,督诸王发兵。冲即以兵五千攻济州,而诸王仓卒兵不至,遂败。元嘉至京师,谋泄,后逼令自杀,年七十。诏改氏元嘉、鲁王、越王为虺。

元嘉六子。训,颍川王,蚤卒。谊,武陵王。谌,上党公。撰,黄公,工为辞章,孟利贞尝称其文曰:“刘邻之、周思茂不过也。”出为通州刺史,辞疾归,且谋虑越王也。谌通音律,历杭州别驾,与撰俱死。时籍没者众,惟冲、撰家书为多,皆文句详正,秘府所不及。神龙初,追复元嘉爵士,以第五子讷嗣。薨,子叔璩嗣,历国子司业。薨,子炜嗣。建中中,改王郓。后懿宗以郓王即位,复改嗣韩王云。

3、藏书故实

高祖李渊第十一子,封韩王。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居于长安,后迁居潞州(今山西襄垣)。15岁,封官为刺史。武后中,授太尉。武后*,他受中宗李显召见,商讨督诸王发兵讨伐武后,事被泄后,他与儿子都被逼自杀。少好学,喜藏书,《旧唐书·李元嘉传》称他“收书至万卷,以古文字参定同异”。长于书法、画笔,尤喜画动物,如龙、马、虎、豹等。被杀后,家被抄,所藏图书、字画,焚毁无遗。子李撰,封黄国公。父子藏书癖最浓,收书最多,为秘阁所不及。

4、相关报道

你不知道的唐朝:唐代曾经有那些让人赞叹的发明


李渊

唐高祖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此人可谓神童也,很小的时候就能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而且可以口中念经书,目数羊群,这位牛人很可能自己发明了一件让世人拍案惊奇的稀罕玩艺儿,这是一个铜制双足酒樽,背面可以贮酒,每次倒酒时则一足伫立,酒若倒满酒樽时,则双足伫立,不满时则一足前倾。古代人喜欢喝酒,就连酒具都这样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可惜这项发明早已失传,要是流传到现代,就可以避免酒席桌上宾主双方为酒杯盈或亏而争执得红脖子涨脸,推三阻四的情形了。韩王还有一件宝贝,叫做铜鸠,大概是青铜制作的酒器,古人不喝冷酒,一般都是把酒温热,这件铜鸠,奇就奇在酒温热后,它会发出叫声,而发出的声音则为真的鸠鸟鸣叫一样,十分悦耳动听,可见韩王元嘉生平非常喜欢饮酒,而饮酒时又十分在意情调。这两件宝贝,我在央视的《鉴宝》节目中试图发现之,可大多此类青铜酒器,多为形像而神不像,更没有这许多让人动心的情趣在内。

唐人笔记中还记载着许多神奇莫测的发明创造,洛阳县长殷文亮,虽然时任父母官,但也是一非常聪明且手工精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刻木为人,并给木人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每次酒会上,就会拿出小人,扳动机关,令木人为所宴请客人倒酒,木人操作熟练,所倒酒水毫厘不爽。又用木头雕刻成俊俏的歌妓模样,巧以机簧,这个木美人就会吹拉弹唱,笙歌妙舞,以凑酒兴。而客人若是饮不尽杯中酒,小木人就会牢牢把持住酒杯而不放手,而木美人则歌声不断连连催促,这项绝顶聪明的发明不仅让当时人惊为天作,也让今人简直难以置信,它集机器人、留声机等多项现代科技功能于一体,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神乎其技,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现在的人搜肠刮肚也只能用“奇迹”这个词来形容了。武则天即位之初,如意年间,江苏有一工匠,进献一物,叫做十二辰车,应该是报子午等十二时辰所用,但此车巧就巧在其辕马位于正南时,则马上所载午门就会自动打开,里面会出现一个小人,此车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会如前所述,所指正南方向毫厘不差。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传统认为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为东汉蔡伦发明以外,其他三大发明都是宋朝时才有的,其实这种理解值得商榷,历史上战国时就出现过“司南”,当时的人们就发现了磁石的作用。很明显,武则天时的十二辰车也是运用的这种原理,更让人惊奇的是报时用的小人晚明和清朝时才有西洋人用西洋制钟表进贡皇室,而武周时中国其实早就已经发明并熟练运用到了器具之中,不知后来因何湮灭而不见踪迹?还是这位江苏匠人,进献了一个叫做“木火通”的东西,盘中盛火,无论怎样翻转,火势不灭,此人所燃烧之火,难道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的石油?

当时的匠作大监杨务廉也很有本事,此人曾经在山西泌州时用木头制造出一个僧人,此僧手执一碗,可以按照主人的要求自行乞讨,碗中钱满,机关就会自动启发,僧人口中就会道出“谢谢布施”一语,当时集市上的人们竞相围观,而为了听到僧人作声,每日布施者不下千人,杨大监可谓敛财有道,只赚得钵满盘盈。而郴州行政长官王琚更有意思,这哥们儿是一个典型的垂钓爱好者,每次看到央视体育频道中的国际钓鱼大赛,我都为王琚哥们生不逢世鸣不平,要知道这哥们儿所发明的垂钓物具震古烁今,国际钓鱼冠军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连一盘小菜都不算。王琚因为是垂钓发烧友,就用木头制作了一只水獭,然后把这个水獭沉于水中,而水獭每次捕捉到鱼儿后就会自动浮出水面,王哥们儿不费吹灰之力,坐而得之。这究竟是何道理?原来王琚早就在水獭口中安放好了诱饵,用石头缚住水獭沉入水中,只要鱼儿取食诱饵,就会触动水獭口中的机关,口合而衔鱼,而身上的石头随着机关牵引也会自动脱落,水獭自然浮出水面。这项发明即使是放在现代,也堪称最佳创意发明奖。可见,古人远比我们今天想像的聪明和睿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那些讥讽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西方人只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当做天书一样将信将疑,然这些匪夷所思的发明创造却明白无误的记载在唐代文人的笔记中,而让今之人瞠目结舌难以想像。可惜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因为过度重视农业和军事,科技发明创造也仅运用于此。轻视和消极应对民间的许多智慧,以及独创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甚至不屑的称其为“奇技淫巧”,而让这种打上隆重色彩的“民间制造”自生自灭,加之当时的整个社会并不鼓励和引导匠人们科技创新,反而认为这种革新和创造是不务正业,那些史书上巧夺天工的技艺于是渐渐失传,而科技巨匠们也逐渐消隐,散佚于古籍之中。这样循规蹈矩的社会,玩弄权术的帝王和终日只知辛苦劳作于田野的人民,曾经留下璀璨科技文明之光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终于如片光零羽一般不复再现,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科技水平的落伍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了。【趣历史】2015-08-17

上一篇:温彦博

下一篇:李元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