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藩之乱

科普小知识2022-01-15 19:22:50
...

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一月,长达八年之久,波及八省之广的三藩之乱,是十七世纪后期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它对清朝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名称:三藩之乱

英文名称:ChaosinSanFrancisco

时间: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一月,长达八年

地点:中国南方、西南地区

参战方:清朝、三藩*

结果:清军大胜,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主要指挥官:康熙、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1、事件梗概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


康熙皇帝

三藩之中,吴三桂的*最大,他割据云南,圈占民地,抢掠人口,苛捐杂税,鱼肉百姓;并招降纳叛,广植党羽;其选官、练兵,都不让朝廷过问,用财开支,不受户部限制。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拒绝朝廷撤藩的旨意,发动了*,接着,耿精忠、尚可喜也树起了反清的旗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爆发时,康熙帝仅20岁,他虽年轻,但机智过人。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出色地指挥了这场大规模的平叛斗争。

康熙亲自制定了重点打击吴三桂,争取其他*者中立、投降的作战方针,并利用耿精忠与*郑经的矛盾,招降了耿精忠。

1677年尚可喜忧愤而死,其子尚子信也因与吴三桂矛盾尖锐,在清军的进逼下,向朝廷投降。1678年,吴三桂在内外交困中死去。一场席卷10省、长达8年的三藩*终于被平息。

2、背景简介

“三藩”是指顺治年间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耿精忠袭爵)。

开始,他们奉命南征,击败南朝政权及农民起义军余部,其权势也随之恶性膨胀,成了拥兵自重、独霸一方的地方割据*,危害着国家的统一。当时有“天下之财赋,半耗于三藩”的说法。

3、历史原因

康熙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清除了鳌拜集团后,开始乾纲独断,自主治理国家。


三藩

这一时期,国内除台岛郑氏集团外,大的反清力量已剿灭殆尽,云贵的动荡局势也已平静下来。这样,拥有强大的三藩的存在,就成了清廷的心腹大患。

在尚可喜首先主动提出撤藩、要求归老辽东后,吴、耿两藩迫于形势,也主动上疏撤藩。康熙认为撤藩的机会来了,召集大臣讨论此事,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福康安曾祖父)、刑部尚书莫洛主撤,明珠赞同,多数廷臣都不支持。

康熙没有认真对待大多数人的意见,坚持说:“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

4、撤藩得失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国家来说,康熙撤藩无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之举。当时三藩的存在,的确已经对*政权构成了不小威胁,也成为国家经济上的巨大负担。

三藩的作为也多不得民心,引起驻镇地区民众的广泛不满。但康熙撤藩却失之于轻率,具体做法有很大的缺陷。

5、三藩的危害

1.三藩兵权在握,拥兵自重


平定三藩之乱

其旗下兵将皆跟随各藩征战多年,早带有私人武装性质。这在事实上已形成了与*政权对立的军事割据状态,不能不与国家的集权与统一产生矛盾。

2.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负担

三藩自己搜刮来的财富都窃为己有,养兵和行政开支则从朝廷索取。以顺治十七年为例,云南一省岁需俸饷九百余万两,加上福建、广东两省的饷银,共需二千余万两。而本年度全国军饷也不过一千七百余万两。

康熙五年,左都御史王熙指出:“直省钱粮,半为云、贵、湖广兵饷所耗。就云贵言,藩下官兵岁需俸饷三百余万,本省赋税不足供什一,势难经久”。

因此,“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实非虚语。三藩需求之巨,不仅使各省为难,也使负责此项差使的户部疲于应付,整个财政为此时常陷入措手不及的困难境地。

3.横征暴敛,非法聚财

三藩广设苛捐杂税,并用搜刮来的钱财广泛培植私人*。如吴三桂在云贵就抛赠巨金,广招四方豪杰之士,凡“有才望素著者,及仪表伟岸者,百计罗致,命投藩下,蓄为私人”。

6、三藩失败的原因

政治上:

1,不善于利用民心,变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为反抗异族统治的矛盾。

吴三桂在起兵数月后的1674年伊始,正式称“周王”,废弃康熙年号,称周王元年,改元“利用”。抛弃明朝旗号,让那些思念故明的人寒了心,在原明朝的部分士大夫中引起了消极反响,甚至把他看成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篡逆者。

三桂很希望得到这部分人的支持,可是他们不愿跟他合作。就是在响应他*的一些高级军政官员中,也产生了不满情绪。但吴三桂认为夺天下,不是靠一个空头名号,而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忘记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儒家古训。

2,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

吴三桂在军事鼎盛时期,幻想与清廷“裂土议和”,意图割据江南,甚至贿买五世达赖从中斡旋,代为恳请。三桂此举,无疑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3,缺乏众望所归、政治威望高的*。

吴三桂在明背明,事清叛清,政治立场的反复不定为世人所诟病。耿精忠就更不用提,与郑经的军事联盟,维持数月便告破裂。耿尝以盟主自居,向郑经发号施令,封郑经为“大将军”,派人送去敕印。郑经不屑:“靖南王乃食清朝的俸禄,且系明朝叛逆,为何封我郑经”。

军事上:

1,起兵仓促,准备不足,对形势的估计也有偏差。

虽然清廷军事上毫无准备,但清廷拥有的战争资源毕竟非三桂区区两省能比。三桂认为康熙年幼,低估了其能力和镇压*的决心。

2,军事上的保守主义。

吴军初至松滋时,江北清军未集,如能迅速渡江,独占长江之险,军事主动权稳操在手,并在政治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动员江北乃至黄河流域的汉官汉将参加,清廷将无法收拾局面,势必继续退至黄河北岸,以图固守。但吴军进至松滋,屯驻三个多月,却未前进一步。

3,反清力量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调度。

这就为清军各个击破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康熙正是利用各地叛军的各自为战,对各军极力拉拢利诱,孤立吴三桂,最终达到了各个击破的目的。

上一篇:翡翠西瓜

下一篇:土尔扈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