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谢亮

科普小知识2022-06-15 20:26:24
...

北京道德模范,男,81岁,中*员,北京东直门街道十字社区居民、离休*。2018年2月21日早上6点46分因病去世。

1、简介

从2001年9月22日起,谢亮举着自制的“义务指路”的牌子出现在东直门,为行人义务指路。开始时他游走于人群中间,但这样很不利于行人问路。后来他就把指路的地方固定在东直门立交桥东北角的一面墙边,在墙上挂了一张很大的北京交通地图,一把遮阳伞下摆上一张木质长桌,桌上放上指路的工具:一本北京地图册和一本很旧的老式笔记本。为了给行人指路,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每天7点就到义务指路点,傍晚6点才回家。谢亮老人为行人义务指路一干就是10年,从未间断。就连下雨天,他也照样撑着伞为行人指路。有人为他作过统计,平均每天约为1500人义务指路,重大节假日人多时每天连续不断地要为三四千人指路。

为了练好“指路功”,能够给行人指出车站的准确位置和距离,谢亮骑车把东直门周边转了好几遍,把人们常打听的一些单位和建筑物都牢记心中。他在每个车站都走三四个来回,用步子测量到东直门所有车站的距离。有人问路时,他的回答能准确到多少米,为行人提供最近最省钱的乘车线路。他还把北京市所有的公交车站、大学、医院等4700多个站点分成3大类、72部类,自己编成了3本指路手册。

东直门外大街不远处就是使馆区,每天有不少外国人问路,谢亮就开始下决心学英语。在朝阳区图书馆老师的辅导下,他从国际音标开始,经过刻苦学习,现在已经能用简单的英语给“老外”指路了。如今,东直门义务指路点还用上了双语指路牌。在几年的义务指路过程中,谢亮深切地体会到,为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为南来北往的人尽绵薄之力,使一个离退休老人很好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谢亮老人能为外国朋友指路了,这无形中断了在东直门附近专找外国人“趴活儿”人的“财路”,他们找到老人,让他不要给外国人指路,可是老人坚决不同意。他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带动更多的人助人为乐,为扭转社会风气作贡献。谢亮说:“现在离奥运会开幕不到一年了,来北京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北京新建成的道路设施也越来越多,这给我出了新的课题。我不但要把路指好,还要让大家感受到新北京、新奥运的好环境!”谢亮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员、首都文明奖章、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等荣誉。

2、影响

行动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同在东直门指路的“老伙伴”,还有不少学生团体、企业的青年纷纷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扛起义务指路的大旗。义务指路队先后吸纳了东外大街北社区、清水苑社区、龙潭中学、骨髓志愿者协会、林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移动等多家团体成为会员。

高玉红介绍,2006年左右,因看到颐和园外地游人找路困难,她萌生了为游客指路的想法。“我之前看到过谢老的报道,后来通过志愿者机构找到了谢老。我把义务指路的想法告诉了谢老,他非常高兴,并答应教我指路的各种办法。”

高玉红回忆,2006年7月27日,她去东直门地区拜会了谢亮,从此12年一直联系。当天,谢亮就传授了指路最重要的四大原则。第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是一视同仁,第三是指路景区到分秒,第四是学会用英语指路。

从2006年8月8日开始,谢老每周为颐和园指路队培训指路的具体方法。颐和园指路队也从成立之初的12人,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人,目前仍在颐和园地区服务。

上一篇: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

下一篇:郑建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