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站
坪石站地处湘粤交界处的南部一方,是京广线上广东省北部出省的最后一站,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坪石站西北距宜章县城18公里,一直担负着乐昌市北部和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及附近地区旅客的出行任务。随着2009年12月武广高铁的建成通车,坪石站曾一度停止了部分到广州的始发客车,但后来在地方*和民众的强烈要求下恢复了。坪石站的客流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间,该站年度发送的旅客都是维持在100万人次左右。
1、车站简介
- 中文名坪石站
坪石站 - 外文名PingshiRailwayStation
- 始建时间1935年
- 车站地址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
- 车站等级二等站
- 隶属铁路广铁集团广州车务段
- 站场规模南、北两场
- 邮政编码512229
- 火车趟次9列(2017年10月13日)
- 途径路段京广铁路
2、站址概况
坪石站北距衡阳站212公里、北京西站1986公里,南距广州站308公里。
3、业务范围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
4、火车时刻表
车次 | 始发,终到站 | 类型 | 坪石站开车时间 | 终点站到站时间 | 经停站 | 经坪石站经由路线 | 经坪石站终到里程 |
K9021 | 坪石-深圳东 | 空调快速 | 08:10 | 14:33 | 乐昌、韶关东、英德、源潭、广州北、广州、东莞、深圳东 | 京广铁路 | 447公里 |
K1174/K1171 | 达州-惠州 | 空调快速 | 10:01 | 17:03 | 韶关东、广州、东莞、东莞东、惠州 | 京广铁路、广深铁路、京九铁路’ | 4456公里 |
K775/K778 | 重庆北-广州 | 空调快速 | 10:32 | 14:56 | 韶关东、英德、广州 | 京广铁路 | 308公里 |
K1096/1098 | 广州-达州 | 空调快速 | 12:10 | 次日09:22 | 衡阳、株洲、长沙、益阳、常德、石门县北、宜昌东、万州、开江、达州 | 京广铁路、石长铁路、焦柳铁路、宜万铁路、达万铁路 | 1384公里 |
K9024 | 广州-郴州 | 空调快速 | 12:46 | 13:32 | 郴州 | 京广铁路 | 66公里 |
K9023 | 郴州-广州 | 空调快速 | 14:57 | 19:12 | 乐昌、韶关东、广州北、广州 | 京广铁路 | 308公里 |
K776/K777 | 广州-重庆北 | 空调快速 | 16:24 | 次日12:15 | 郴州、衡阳、株洲、湘潭、娄底、怀化、铜仁、秀山、酉阳、黔江、重庆北 | 京广铁路、沪昆铁路、怀渝铁路 | 1389公里 |
K9022 | 深圳东-坪石 | 空调快速 | / | 17:32 | 终到 | 京广铁路 | 终到站 |
K1008/K1005 | 广州-周口 | 空调快速 | 17:44 | 次日13:08 | 郴州、衡阳、长沙、岳阳、武昌、孝感、花园、广水、信阳、确山、西平、漯河、周口 | 京广铁路、漯阜铁路 | 1223公里 |
5、相关报道
坪石:引吭待高歌的“广东北大门”
坪石站
据凤凰资讯2014年1月10日报道,“转梅罗家贯,盐箩三百担,三天不出门,饿死一大半。”即便时光已经过去了60多年,80岁的坪石镇老人罗满章仍能脱口念出这段儿时的童谣。转村、黄梅冲、罗家贯,同属韶关乐昌市坪石镇,在上个世纪40年代,10多岁的脚夫罗满章见证了坪石最后的繁华。
坪石,素有“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这是一个自汉代即有的千年古镇,乃历代军事必争之地,两百年间更是粤、湘、赣三省的物资集散地,它南与广东四通八达,北与湖南环环相扣,是粤湘的经济往来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坪石百年兴衰沉浮,其命运的流变和道路的变迁盘根错节。交通技术的更新如同一把双刃剑,曾给城镇带来生机,也一度使其慢慢边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幸当新的号角吹起之时,坪石再一次踏上了出发的征途。
守庙的日子
上世纪70年代,回龙庙一度摇摇欲坠。一些坪石老人不忍这座千年古庙倒塌,自发前来打扫、维护。坪石曾有四大庙,随着唐光庙、将军庙、三界庙相继拆除,只有回龙庙仍伫立江边
每天,李艮泉们的生活仍然是从一桶水开始——打一桶水将回龙庙的地面洒上,用扫帚把神殿内外打扫干净,然后手持抹布,把供奉着的神龛和神像逐个擦拭。最近回龙庙的院子在翻修,灰尘太大尤其要擦得仔细。
回龙庙建于宋朝,至今有900多年历史,据传庙后山有一纵横二丈的平坦之石,坪石以此得名。
65岁的李艮泉守在回龙庙已有十多个年头,和他一起看守的还有74岁的罗华生、64岁的李绍洞及另外9位老人。他们都是坪石镇的老居民。
在坪石,每一位老人身上都流淌着一段故事。李艮泉祖上于光绪年间从南昌来到坪石,到他已是第六代。祖上在坪石开药材店,“旺春堂”是当地响当当的名号,每天从广东、湖南、江西运来的药材络绎不绝,经过坐堂师傅炮制后再卖往全国各地。
罗华生1940年出生在坪石镇大罗家、黄梅村附近,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到圩镇“赶闹子”的场景:
“南来北往人挤人,骑马的、抬轿子的,穿旗袍的有钱人、穿汗衫的穷学生、挑担子卖馄饨的、耍把戏卖中药的,什么人都有。大街上三步一座庙,五步一祠堂,几百家店号一字排开,水果琳琅满目,绫罗绸缎全有,繁华如清明上河图,小孩子看得眼馋都不想回家。”
“码头上更是热闹:几百艘船一字排开看也看不到边,农民、工人、渔夫到处都是,耍牌的、喝酒的、卖艺的,人也来自天南地北,口音混杂,见面经过会用肩膀撞对方一下表示亲切。当时人都喜欢听戏,《雷官埠》一唱就是十天半个月,我们买不起票,只能在后台窜来窜去。”
过往的风流被伫立在武水边上的回龙庙尽收眼底——坪石地处粤湘交界,乃南北往来之重镇,此处四通八达、水陆并进,彼时铁路未有、公路未通每天来往坪石的挑夫上万人次,上、下武江船只2000余艘,停靠码头的也有六七百条。道光年间徐炳章尝作诗云:“万人维舟饬橹,衔尾渐进如昏。”其商运繁荣可见一斑。
87岁的老人王桂荣是坪石镇最年长的老人之一。她1926年生于一大户人家,从小熟读《三字经》、《女儿书》,十来岁结婚后即随夫家迁至老坪石。老人家目睹了老坪石最后的荣光:“以前这里叫‘小广州’,打仗时中山大学、培正中学都迁到了这里,人又多又热闹。”如今王桂荣和女儿在老坪石街道上开一间小卖部,往日的岁月已很难在她眼里找到波澜。
上世纪70年代之后,回龙庙曾在一片废墟当中摇摇欲坠。王桂荣这些坪石老人不忍看到这座千年古庙倒塌,自发前来打扫、维护,一干就是十来年。随后王桂荣们老去,相对年轻的李艮泉们又前来接班,义务守护这座古庙。坪石曾有四大庙,随着唐光庙、将军庙、三界庙相继被拆除,只有回龙庙仍伫立在江边。
守庙的日子,老人们日行一日地打扫、上香、供奉,和偶尔的来客热心介绍坪石。古庙本来只有一栋建筑,他们又请来神像和神龛,以期延续古庙的香火。12位老人成立了回龙庙管理小组,并制定管理规章。如今,他们正努力筹款以争取将古庙翻修。
古镇的沉浮
一幅坪石古街图显示了当时繁华——川流不息的武水河畔上古楼鳞次栉比,依稀流露出东方威尼斯的模样。这样的光景一直持续到1935年,是年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从此商船无货可运、脚夫无货可挑,失业者不计其数。
湖南衡阳人李国华初到坪石是在1995年,那时他是某大型国营基建公司的一名*。2004年,他担任坪石镇党委委员。
“我开始不知道坪石的历史这么丰富,后来不断接触前来考察的中山大学教授和各地学者,慢慢地被吸引过去,才发现坪石是一块宝藏。”此后,李国华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和考证坪石的历史,撰写了数万字的《走进坪石》,并拍摄了许多视频和照片。
“坪石的发展是和路的更替息息相关,‘成也路、败也路’,水路和旱路为坪石带来了近百年的兴旺,新兴的铁路则让它走向没落,但又孕育了日后发展服务业的生机。”李国华认为。
这种命运交错感使人着迷。
坪石的兴起始于明末清初。当时因倭寇骚扰,海运一度受阻,广东产盐无法北运。地处粤湘交界的坪石因北江支流武水河流过,船只得以运盐至此,再由脚夫挑过南岭入湘。19世纪初期,坪石已有粤北重镇的气象。
“万担盐箩上山岗”是对彼时脚夫频繁往来场景的描述。在坪石通往郴州的骑田岭古道旁,李国华曾接触过*当过脚夫的罗满章。“坪石挑起上郴州,郴州卖完挑谷回,一担盐换十袋谷,当时好多人哟。”罗满章用充满湘味的口音说。现在在老坪石周边,仍能找到少时当过脚夫的老人,只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越来越少。
贸易的繁荣带动城镇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房子依河而建,越来越多的码头相继出现。古道村落旁,饭铺、旅馆越来越多,专供脚夫留宿和食住;市集圩镇上,一个个大会馆、大商号开始落入,“刘八万”、“王十万”等暴富的神话被传得绘声绘色,一个数万人口的大镇已经形成。
在李绍洞家,其收藏的一幅坪石古街图显示了当时繁华——川流不息的武水河畔上古楼鳞次栉比,依稀流露出东方威尼斯的模样。随着坪石的外来商人日渐增多,各种“同乡会”进而产生,广同会馆、楚南会馆、豫章会馆是当时的三大会馆。直至今日,广同会馆仍然矗立在武水河边,和回龙庙遥相对望。
这样的光景一直持续到1935年。是年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铁路货运一下子抢占了陆路和水路的货运市场,货物可直接跳过坪石北上,船工、脚夫的作用被一条钢铁巨龙取代了。从此商船无货可运,脚夫无货可挑,失业者不计其数。
因缘际会,就在坪石没落之时,抗战的爆发又使得坪石成为广东之后方。不少商家巨子、银行报馆、机关学校蜂拥而至,坪石在战乱中又重现昔日盛景,时称“小广州”。在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培正、培道中学相继迁来,坪石的商业氛围之上又平添一段文化韵味。
这一切,又随着抗战的结束风卷云散。1945年后,原散落于坪石的机关、学校、商号逐渐返回原处,坪石再度陷入萧条,其商贸及贩运已无法恢复至此前的盛况,粤盐在坪石集散北运的历史也戛然而止。
李艮泉生于1949年,他终究没赶上家族最后的好日子——亲李家的资产和“旺春堂”老字号在抗战中毁于一旦。个体的命运总归难挡历史的风吹雨打,李艮泉和坪石一起被裹挟着撞进了新时代。
依铁路而生
坪石镇内建有3个火车站,京广铁路自北向南纵贯全镇,每天有6趟列车从坪石开往广州。进入广东时坪石是桥头堡,离开广东时坪石是守望者。如此便利的乘车条件,坪石人俨然将火车坐出了公交车的感觉
在南方,从任何一个城市前往坪石都不是难事。坪石镇内建有3个火车站,京广铁路自北向南纵贯全镇,每天有6趟列车从坪石开往广州。进入广东时坪石是桥头堡,离开广东时坪石是守望者。如此便利的乘车条件,坪石人俨然将火车坐出了公交车的感觉。
经过数次规划调整,现在的坪石镇包括水牛湾、老坪石、罗家渡三个部分。水牛湾即坪石火车站的所在地,亦是商业和行政中心,和曾经繁华的老坪石遥相对望。事实上,这样的位置格局很大程度上由当年的粤汉铁路定下——民间相传,*由于老坪石一大财主担心铁路破坏风水,阻挠粤汉铁路经过老坪石,致使老坪石和粤汉铁路擦身而过。
1950年代,坪石站在曾经的水牛湾村设立,水路没落加上铁路不通,老坪石慢慢变得人气不再,水牛湾则借着铁路之势日渐红火。1970年,水牛湾由老坪石中脱离自设坪石镇。2002年罗家渡镇并入坪石镇。2004年老坪石镇也并入坪石镇,坪石镇一镇三城的格局形成。
坪石站
纵使古街已经被悉数拆除,1960年代出生的李绍明仍能将老坪石的格局数得清清楚楚——城门在哪里,戏台在哪里,书院在哪里,“小时候最喜欢和小伙伴去戏台玩,那时还能在广同会馆的瓦房上跑来跑去,以前还能听《采茶戏》,后来就只能听《沙家浜》了……”
坪石镇也有过一段工厂林立的日子。李绍明记得,上世纪60、70年代水牛湾和老坪石之间矗立着很多家集体工厂,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工厂纷纷关停。李国华认为,这或许和坪石人不善做实业有关,“坪石自古就是物流集散之地,做贸易和服务业才是他们的强项。”
至于发展贸易和服务业,没有比坪石更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天都有几十趟在坪石站停发的客运列车,国道、省道公路都贯穿坪石镇。“春节来了又要忙了。”在坪石镇开餐馆的朱建为已经为即将到来的春运做好了准备。
坪石确实享受过交通便利带来的好日子。上世纪末“中国第一漂”乐昌九泷十八滩漂流名噪一时,最兴旺的时候每天有几千名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与此同时,坪石独特的金鸡岭地貌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整个坪石都人山人海,饭店、旅馆经常爆满。”老朱想起当年盛况仍回味不已。
李国华说,到了春运期间坪石更是人满为患,宜章、临武、清远附近的人都愿意来坪石搭车,因为坪石停靠的火车多。镇上每年春节都要出动大量人力上街维持秩序。人流对带旺地方经济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从坪石省道、国道旁边的饭馆数量可以看出,镇上的旅馆也纷纷冒了出来。”
兴旺的旅游业并未持续多久。2000年之后,周边河源、清远等地开展的漂流项目分走了部分游客,更严峻的是,由于广东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后淹没的大部分河段,九泷十八滩已被淹没于历史,寄托着坪石人期待的旅游业开始走下坡路。
现在的坪石仍是一副小富即安的样子。圩镇上一条近500米的商业街隐约透露出繁华过往,只是陈旧的房子、凌乱的街道和百无聊赖的人们难掩其中的落寞,昔日岭南重镇的蓬勃生气已经难觅踪影。
坪石再出发
作为广东的“桥头堡”,坪石难免被拿与湖南境内的“邻居”比较,无论对乐昌还是对坪石而言,宜章迅猛的发展势头带来的压力不小--区域经济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坪石感到了危机
坪石有山名金鸡岭,因岭的西北峰顶有座巨石,貌似引颈欲啼雄鸡而得名。在所有关于金鸡岭的美丽传说中,有一个是这样的:金鸡岭上的鸡头向着湖南,鸡尾向着广东的,在湖南吃饱了,肥沃了广东,因此广东得以如此富饶。
作为广东的“桥头堡”,坪石难免被拿来与湖南境内的“邻居”比较,无论对乐昌还是对坪石而言,湖南宜章迅猛的发展势头带来的压力不小——区域经济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坪石感到了危机。
坪石镇党委副书记刘良华认为,坪石原是著名的物流集散地,历史上也是有名的交通枢纽,一直享受着区位优势的红利。但随着现代交通的逐渐便利,原有优势已经慢慢边缘。“我们一直占的是交通不便的便宜。”
这种交通不便指的不是坪石,坪石*就有火车通过,高速、国道、省道亦是一应俱全,自然是物流和贸易的核心。但当周边的市镇享受同等的交通条件之后,坪石过去的优势已经被抹平,不进则退了。
甚至坪石正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如今坪石境内有京珠高速经过,广乐高速也即将建成,高速公路将带来诸多积极的效应,但其负面效应也不能低估——畅通的高速呼啸而过,留了狭长盲区地带,缺乏吸引力的地方将更难聚集人气。
刘良华认为,交通是一把双刃剑。“坪石以前是一个盆子,通过道路把水聚集起来,现在道路越来越多,水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可能更多的水流入,也可能更多的水流走。坪石的发展关键还是把人吸引过来。”
“聚人”首先要提升城镇的吸引力。如今坪石定位为打造一个生态休闲旅游城镇,正着力建设河西新城项目,同时开发金鸡文化产业园。“现在的坪石就像一杯装满了的水,只有把体积扩大才会有更多的水进来。扩容、提质、留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城市更加宜居、让人们更加向往。”刘良华说。
事实上,扼交通要道、区域接壤之地,往往承载着更为丰富的物流、人流和机遇,“北大门”优势从未随着整体交通条件的发展而消失,只是在新时期需要有因势利导,充分发掘坪石的资源。
按照当地设想,这个着力点就是坪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坪石已开发建成金鸡岭、7011等省内知名风景区,同时乐昌峡的建成,为振兴坪石旅游业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一旦河西新城、老坪石古街和乐昌峡平湖游成功对接,坪石重振人气指日可待。
这其中,坪石便利的交通将再次发挥作用。按照设想,坪石将再次充分发挥它的区位优势,它北有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有丹霞山*自然保护区,坪石离两个风景区都很近,“我们设想利用大景点带动小景点,将三点一线打通。”刘良华说。
“这几年是坪石发展的关键。无论城市、服务都要升级,坪石要配得上‘广东北大门’的美誉,到那时游客来坪石就不是逗留,而是向往而来,主动停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