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开大学:为“通用”专业插上“非通用语”翅膀

科普小知识2022-06-03 15:19:07
...

■本报记者王志康、通讯员聂继慈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一新生孙思楚(音译)在进入大学时有些沮丧,因为他的第一选择是攻读他一直非常感兴趣的世界历史专业,但他进入大学后就转到了俄语专业。然而,这种沮丧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发现南开有一个项目,只要他加入,他仍然可以学习他最喜欢的世界历史专业。

这是南开大学于2017年9月推出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措施——非公共语言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多学科国际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也称为“公共+非公共”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面向国家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久前,**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的若干意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存在“复合”学位不足的问题,即外语专业学生缺乏其他学科的背景,而其他学科的学生外语能力不够强。

“从‘供方’改革的角度来看,南开大学探索并实施了‘普通+非普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南开大学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段告诉《中国科学报》,“这将有助于打破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并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据段介绍,该项目目前涉及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旅游与服务学院和经济学院四个学院,涵盖世界历史、旅游管理和国际商务七个专业,三个“普通”专业,四个“非普通”专业,即德语、法语、日语和俄语。进入学校后,这七个专业的新生自愿报名参加这个项目。通过选拔考试后,三个“普通”专业选择了德语、法语、日语或俄语作为他们的第二专业,而四个“非普通”专业选择了世界历史、旅游管理或国际商务作为他们的第二专业。

该项目为期四年,通过考试的学生将获得外语学士学位和人文社会科学学士学位。第一批共有61名学生通过了选拔,但在入学时非常受欢迎。例如,有77名学生注册的外国语学院最终只录取了29名学生,占37%。

“定制”双度融合而非组合

据段介绍,该项目没有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中增设外语专业,而是有单独的学生培养计划,以尊重学生意愿为主导,并进行适当调整,形成12个“个性化定制”的双学位培养计划。参与项目的学生不在本科招生专业班学习,而是有一个独立的班级系统。外语学院主要负责一、二年级的外语课程,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负责三、四年级的专业课程。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最大的不同是多年来它打破了专业课和辅修课的模式,把两个专业都变成了专业课。”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闫国栋表示,原专业辅修制往往解决了外语专业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复合问题,但该项目必须解决该校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国际化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将其他专业与外语结合起来。因此,我们为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可能性,让他们插上南开大学七种非通用语言的翅膀,走向国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实现“全球南开”计划闫国栋说,这样,南开大学的学生可以掌握除英语以外的第二外语,达到专业水平。

在同一四年中,参加“普通+非普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必须主修两个专业。他们的质量如何保证?

在闫国栋看来,最初的选择是最终训练质量的第一步。“个性化定制”教学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强化训练。与没有参加项目班的学生相比,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数量都增加了一倍。同时,学生应完成180学分,以实现两个专业必修课程的“全覆盖”,从而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作为‘定制’双学位,‘通用+非通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起点。它不是两个专业培训项目的组合,而是培训项目的组合,强调不同专业之间的互补性和互补性。”段表示,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不同校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学习双学位课程。然而,该项目打破了这种“硬约束”,从“学生运动”变成了“教师运动”,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

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但它将继续扩大。

“普通+非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对复合型国际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学生的学业压力。王,,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法语”项目班的一名大一新生,对此深感感动。

"参与这个项目让我很紧张。"王直截了当地说,“本来,法语专业一个学期只需要一本书,但现在,到了这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两本书。此外,国际商务专业还需要学习C++编程和大量的科学科目,因此压力更大。”

为此,南开大学专门设计了退出机制,即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学生可以提出退出项目并返回原专业继续学习。不过,王表示,目前还没有人表示他会辞职。

同时,该项目也对教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师必须在两年内完成三年的必修课。时间短,任务集中,必须符合国家对外语专业的要求。这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杜说,尽管如此,项目班的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很大,他们非常满足,充满活力。

闫国栋表示,该项目也给南开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挑战。“以外国语学院为例。如果规模继续扩大,教学班级数量增加,在未来几年,每个非通用语言专业将需要引进大约5至8名教师,并雇用1至2名外籍教师。这需要学校人事部门和外事部门的大力支持。”

然而,尽管存在诸多挑战,南开大学决心继续推进“普通+非普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规模将在2018年适当扩大。将参加试点项目的普通专业和非普通专业的人数将分别增加,参加该项目的学生人数也将增加。”段透露,在进一步推进大规模招生的基础上,将进行大规模培养,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将逐步向合格专业开放。与此同时,将加快建设现场教室和现场教室,以促进在线学习。"这样,攻读双学位将成为所有专业学生的独立选择。"

“外语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综合性国际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是南开近年来为开拓创新、整合全校教学资源、打破院校与专业壁垒、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认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急需的研究型人才,为基于语言交流的“一带一路”计划提供保障。

中国科学新闻(2018-01-09,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