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学部:甲子峥嵘 屡立奇功
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北京正式成立。这个由233名教职员工组成的科学学术组织,已经成为新中国科学发展新阶段的开端。
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科学院的几代教职员工和院士们用行动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愿景。今天,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是中国最高的科学技术咨询机构。它是国家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引领中国科技界攀登学术高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
给科技史留下深刻的印象
钱学森、钱三强、赵九章、俞敏、周...这些名字曾经是新中国的秘密。当原子弹的蘑菇云在沙漠上空爆炸,当“东方红,太阳升起”的优美旋律从太空传来时,这些使新中国在大国的包围中站稳脚跟的人是众所周知的。
1986年3月,、王、、向、*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中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纲要》(简称“863计划”),拉开了中国高技术研究有计划、有组织发展的序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编纂研究所所长王认为,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如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的国家“科技发展12年规划”。这一计划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事业,特别是新技术的发展和“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建立,“863计划”的实施和中国工程院的建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以科技发展为先导。60年来,从“两弹一星”战争、黄淮海科技大会,到青藏铁路冻土控制、铁基超导;从12年科技发展规划、学位制度的建立,到“863计划”的启动和中国工程院的成立...无论是具体的科研成果还是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规划,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在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都随处可见。
求真和爱国是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这个房间里没有桌子。这个六平方米的小屋是空的。几捆稿纸从房间角落的两个袋子里探出头来。四叶散热器的暖气上只有一个饭盒。一堆药瓶,两个热水瓶。甚至没有一个短凳子。为什么还有煤油灯?他发现房间里没有灯。”这是徐迟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对数学家陈景润的房间的描述。这篇文章,这个戴眼镜的瘦子,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使许多有志青年学生树立了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60年来,中国科学院一直致力于传播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信念。院士们献身于科学,献身于研究,寻求真理和真理,献身于他们的国家。他们起了带头作用,为整个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中国科技界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永怀,在飞机坠毁的那一刻,他选择了拥抱他的秘书,用他的生命去保护那个装着科学研究材料的公文包。蒋新松的《活着,工作,死了》在他临终前仍然专注于机器人研究。吴和七十岁的仍活跃在手术台上,履行着医生对病人的诺言...
年轻一代的学者可能不再有如此积极的行为,但他们仍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不亚于他们的前辈。高福活跃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前线。薛其昆带领学生日夜解决关键问题,在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放弃美国国籍的史想亲自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清醒而坚定地认识到自己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肩负起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的重任”!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院士制度
2014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届院士大会投票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修订了院士增选人数、推荐渠道、增选和退选程序等相关规定,为改革院士选拔制度、优化学科布局和年龄结构、完善退选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事实上,从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的最高决策机构,到1984年1月明确将教职工大会的职能调整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咨询机构,教职工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荣誉称号。从1994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的院士制度正式确立。从第一届院士协商产生到今天的“全体有表决权的院士选举”,中国科学院分院的定位和相关*机制不断根据时代和国情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欧阳中灿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修改院士章程是为了把院士的头衔回归荣誉和学术性质,让院士在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总书记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技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科技思想库。两院应组织广大院士就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进行战略磋商和研究,以科学磋商支持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今天,人类已经到了新技术革命的前夕,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人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工作,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中国科学院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记者齐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