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
1、政权简介
绿林、赤眉起义形势图
新朝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农民起义爆发。公元23年二月,刘玄因是刘姓宗室,遂被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恢复汉朝国号,自称玄汉王朝。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更始帝刘玄投降赤眉军,更始政权结束。
公元23年~公元25年,是新朝末期与东汉初期的一个反新农民起义的起义军恢复汉朝建立的一个“更始政权”的政权时代,由绿林军“更始将军”西汉皇族成员刘玄*执政。公元22年(新莽地皇三年)绿林农民起义爆发后,公元23年二月,刘玄因其为刘姓宗室,遂被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恢复汉朝国号。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
2、更始帝
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年--公元25年),字圣公,西汉皇族,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其祖父为苍梧太守刘利,父亲是刘子张,母亲何氏,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县西南)人,中国新朝末年绿林军建立的玄汉王朝的皇帝,也称为“汉更始帝”。
因为他在王莽新朝之后,又恢复了刘姓汉朝的统治,所以多年来史家一直把他作为西汉的最后一任皇帝。
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亦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葬在了长安附近的霸陵。
3、人物生平
刘玄(?─公元25年),字圣公,刘玄原为西汉皇族,后投入绿林军中。在新朝末年的大乱中,他成为绿林军的将领之一。新莽地皇三年,绿林军与舂陵军所组成的联军为扩大声势,开始建立政权。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汉帝,建元更始,刘玄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庙号汉延宗,史称这一政权为玄汉。更始帝的确立,使本已脆弱的联军内部发生了更大的裂隙,以至于后来刘秀之兄刘縯被杀。更始三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出降,被封为长沙王,其后不久,即被赤眉军杀害。
早期经历刘玄本是刘氏皇室中一个平庸的成员,毫无雄才大略和帝王资质,只因是西汉皇族,才被当时的历史潮流卷入到反新起义的队伍中来。刘玄年轻时也有些侠义好友的习气,他的弟弟被别人杀害,他广宴朋友,要为弟报仇,并把地方治安官也请来陪酒。不料他的朋友酒醉犯法,刘玄大仇未报,却先惹了祸。为了避祸,刘玄*从舂陵逃到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公元14年,爆发了由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陈牧率千余人起义,响应绿林军,号称“平林兵”。正在这里避难的刘玄参加了平林兵,担任安集掾的职务,从此走上反新复汉的道路。
登基
因为他是皇族成员,而平林起义军在反王莽斗争中需要借助刘氏宗族的号召力,便于公元23年正月拥立刘玄为“更始将军”。随后平林军与绿林军合并,并于这年的二月初一在淯水(今河南南阳白河城南淯水之滨)上沙中将更始将军刘玄推上皇帝宝座。刘玄登基时,竟羞愧流汗,双手发抖,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来。许多义军将领目睹此状,都心存不服。刘玄即位后,改年号为“更始”,他就是汉朝的更始帝,庙号汉延宗,全称为汉延宗更始帝刘玄,史家称这一政权为玄汉,以区别于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的赤眉汉、河北王郎的赵汉。更始元年二月,刘玄令刘縯进攻南阳,派王凤、刘秀等北攻昆阳(今河南叶县)。三月,起义军在昆阳大战中一举击败王莽新朝主力军。接着,起义军乘胜直捣长安。更始元年十月,绿林军攻克长安,斩杀王莽,新朝灭亡。同月,刘玄定都洛阳。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刘玄迁都长安,完全恢复刘氏汉家天下。刘玄入都长安之后,以为天下已定,可高枕无忧了,生活上很快就腐败起来。刘玄在长安不理朝政,沉湎女色,终日与众多妇人在后宫中奢宴淫乐。他常喝得烂醉如泥,不能上朝,便让侍中冒充自己坐在帷帐内与文武大臣议事。将士大臣听出非刘玄声音,对刘玄更加不满。刘玄又残杀贤良,不纳忠言直谏,还滥授官爵,所用非人。结果,胜利后的绿林军很快便上下离心,四方怨叛。刘玄在长安又纵容绿林军烧杀抢劫,很快便大失民心。当刘玄更始政权危机四伏之际,另一支起自山东的农民起义大军——赤眉军又潮水般地向西涌来,并很快摧毁了更始政权。赤眉军本是山东的贫苦农民,他们于绿林军在新市起义的第二年(公元18年)在莒县起义。起义军以樊崇为首领,于公元22年在成昌(今山东东平东)大败前来镇压的新朝大军。不久,赤眉军转战河南,队伍日益壮大至几十万人。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当新朝被绿林军灭亡、更始政权初都洛阳时,樊崇曾率部投奔刘玄,归服更始政权,并被封侯授爵。但不久之后,赤眉便与绿林更始政权分裂,继续在河南一带与新朝残余*作斗争。公元24年冬天,当长安的更始政权日趋腐败之际,赤眉军大举向西进军长安,欲与更始政权一争高下。为了与更始朝廷正式分庭抗礼,赤眉军在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另立汉皇族后裔刘盆子为帝,并改年号为“建世元年”,刘盆子即汉昌宗建世帝,史称建世帝,庙号汉昌宗,史称这一政权为赤眉汉。而在此前,又有平陵人方望等在长安寻访到被新始祖王莽所废的孺子刘婴,准备拥立他复位,但随即刘婴就被刘玄大将李松击杀。
去世
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出降,被封为长沙王。其后不久,刘玄即被赤眉军杀害。东汉光武帝刘秀念刘玄亦是刘姓嫡孙,又兼为伯兄(族兄),思为同祖一源,甚为叹惋悯爱之,故令厚葬。随即,大将军邓禹遵刘秀圣意,将刘玄葬于霸陵(今陕西西安附近)。
4、更始兴衰
更始帝刘玄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王莽新朝政权被推翻后,更始军进一步扫平了关东地区的王莽残余*,更始帝刘玄由宛(今湖北南阳)迁都至洛阳,封刘赐为丞相。
次年二月,迁都长安。战乱后的长安城,除未央宫毁于战火外,其余宫室一无所毁。刘玄入长安后,居长乐宫,宫女数千,备列后庭,自钟鼓、帷帐、舆辇、器服、太仓、武库、官府、市里,不改于旧。
刘玄到长安后,大封刘氏宗室:封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同时,封功臣王匡等十四人为王。因为朱鲔坚持认为,高祖有约,非刘氏不王,所以,改封其为左大司马,命刘赐为前大司马,使与李轶、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同时还任命赵萌为右大司马,李松为丞相,共同秉政。
为稳定政治局势,更始政权宣布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同时,派使者晓谕各州郡官吏,先降者复爵位,并派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渡河北,镇慰州郡,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
形形色色的地方武装及王莽的地*权,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一时间,郡县皆举城降,天下悉归汉(此指“玄汉”)。在这种顺利形势的后面,却隐伏着种种不易克服的矛盾。各地武装表面上接受了更始政权的封号和官职,实际上却仍然独立发号施令。
行政中期
刘玄被表面上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纳赵萌之女为夫人,宠幸无比,将朝政委于右大司马赵萌,自己日夜与妇人在后宫宴饮。群臣欲言事,也大多因为他醉酒不能入见。不得已时,令侍中坐在帷帐之内冒充刘玄接见群臣。其宠幸的韩夫人更喜饮酒,在与刘玄对饮时,见常侍奏事,便大怒道:皇帝刚刚和我一起喝酒,偏偏在这个时候来奏事。诸将口出怨言: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
刘玄终日宴饮,不理政事,朝政便全由赵萌专断,作威作福。有人向刘玄汇报赵萌等胡作非为时,刘玄不仅不听,反而拔剑击之,吓得人人不敢直言。在刘玄的姑息之下,赵萌越来越凶蛮,甚至将与自己有怨的侍中拉出去斩首,连更始皇帝为之求情都不听从。
皇帝沉湎于酒色之中,权臣把持朝政,打击异己。这样一个政权,根本无*集权可言,更不可能提出任何改善农民处境、结束战乱的措施和政策。
因此,在更始政权入关后不久,便出现了关中离心,四方怨叛的局面。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年底,河北邯郸出现了一个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的王郎,他被故赵缪王之子刘林及赵之大豪李育、张参等人拥立为皇帝,称“汉帝”(有的史书中称王郎为汉继帝),定都邯郸。又有故广阳王之子刘接,起兵蓟中,响应王郎。一时间,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从风而靡。被刘玄封为梁王的刘永,也自称皇帝(有的史书中称为“(刘)梁武帝”),闻更始政乱,遂据国起兵,攻下济阴、山阳等二十八城,与董宪、张步等连兵,遂专据东方。
行政末期
由于更始政权对拥有三十万人之多的赤眉军处置失当,最后直接导致了政权的覆灭。
在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迁都洛阳时,曾遣使前去招降赤眉军。樊崇亲率二十余名赤眉军首领随使者前来归附。刘玄仅将樊崇及所率二十多名将领封为没有实际国邑的列侯,根本没有对三十万赤眉军作任何安置。樊崇等大失所望,留守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的赤眉军将士更加不满,遂稍有离叛。不久,樊崇等回到濮阳,即率大军向西南入颍川,兵分两路,一路由樊崇、逢安率领,攻占长社(今河南长葛东),直指宛城。另一路由徐宣、谢禄、杨音率领,攻占阳翟(今河南禹城),西至梁(今河南临汝西南),杀更始的河南太守。
赤眉军虽然连连获胜,但士兵疲劳厌战,日夜愁泣,总想折回东方老家。樊崇等既不满刘玄对赤眉军的安排,又恐回师东归后,队伍会解体,便决定西攻长安。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冬,樊崇、逄安一路越过武关,徐宣等一路越过陆浑关(今河南宜阳东南)。刘玄派比阳王王匡、襄邑王成丹与抗威将军刘均分别据守河东(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弘农(陕西灵宝东北)。
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两路赤眉军分别冲破阻拦,会师于弘农。
六月,赤眉军进至郑县(陕西华县)。樊崇等拥立军中一个西汉宗室、十五岁的放牛少年刘盆子为皇帝,年号为建世,史称建世帝。共推曾当过县吏的徐宣为丞相,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樊崇因不知书数而为御史大夫,自杨音以下皆为列卿。史称这一政权建世政权或赤眉汉。
军事上的连续失败,加剧了更始政权内部诸将的离心离德。申屠建、张卬、廖湛等私议,打算放弃长安东归南阳,即使战败也可入湖中活动。当这一建议遭到刘玄的坚决反对后,他们便与胡殷、隗嚣等密议在立秋日劫持刘玄,准备强制其执行他们的这一计划。
刘玄得知这一密谋后,称病不出,并召见申屠建等五人,准备将其处死。张卬等怀疑有诈,伺机逃出,唯申屠建被杀死。张卬、廖湛等起兵劫掠长安东、西市,连夜攻入皇宫。刘玄迎战失利,于次日清晨带着百余人逃入驻守在新丰的赵萌营中。他怀疑王匡、陈牧、成丹等与张卬同谋,便召见三人,并杀死了先行入见的陈牧、成丹。王匡得知后带兵入长安,联合张卬,与刘玄、赵萌及李松的军队在长安城内展开长达一个多月的混战,不胜,出城投降赤眉军。
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逃走。十月,走投无路的更始帝投降赤眉军,被封为畏威侯,旋改封为长沙王。不久,张卬、谢禄等派人将其杀死,建立仅三年的更始政权至此宣告灭亡。
5、失败原因
原因之一:
立懦弱的刘玄为帝
虽然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严重,刘家*岌岌可危,但还没有完全失去民心,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整顿吏治重新稳定社会。王莽篡汉后,废除汉家制度,托古改制,朝令夕改,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民心思汉,人人盼望“刘氏复兴”。
当绿林军壮大起来后,必须确立一个领初人物才能解决“兵多而无所统一”的问题,而“立刘氏以从人望”也是大家的共识。当时绿林军中西汉宗室可供选择的人选有刘縯、刘玄等人。刘縯才能出众,胸怀大志,本是最合适不过了,但绿林军诸将“乐放纵,惮縯威明,贪玄懦弱”,竟然拥立刘玄为帝。
刘玄胆小懦弱,本是凡人一个,根本不是领袖之才。当他被众将拥立为帝,南面而立,接受群臣的祝贺时,战战兢兢,“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
绿林军攻克长安,申屠建、李松等迎接刘玄入城。刘玄居长乐宫,在前殿接见众将领,也是一副羞羞答答的样子,“俯首刮席,不敢视”。有些将领来得晚一点,他不知说什么好,随口就说:“虏掠得几何?”左右侍官无不惊愕相视。
在长安期间,刘玄无心管理朝政,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丈人赵萌处理,自己在后宫日夜宴饮,“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时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内与语。”他的宠姬韩夫人尤其嗜酒,她在侍饮时见常侍前来奏事,便站起来把书案推倒,骂道:“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邪!”
选择谁当领袖是起义军成败的关键所在,绿林军在这个问题上决策错误,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
原因之二:
刘縯、刘秀领导的舂陵军本来是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因舂陵军与王莽军队数战不利,才主动与绿林军的新市兵、下江兵、平林兵“合纵”,以便共同对敌。
昆阳之战后,刘縯、刘秀兄弟威名大振,引起新市、平林诸将的猜忌,他们暗中劝更始帝把刘氏兄弟除掉。当时刘秀已觉察到诸将对他们的敌意,对刘縯说:“事欲不善。”但刘縯一点警惕性都没有,笑着说:“常如是耳。”更始帝召集众将领开会,借口要看刘縯的宝剑,当刘縯把剑递给更始帝时,绣衣御史申屠建随即献上玉玦,示意刘玄下令杀死刘縯,但刘玄胆小,不敢发令。刘縯的舅父见气氛凝重,对刘縯说:“建得无有范增之意乎?”刘縯依然不吭声。
刘縯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他听说诸将立刘玄为帝,很不服气,怒道:“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刘縯字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更始帝封刘稷为抗威将军,刘稷拒不接受。于是刘玄与诸将陈兵数千人,以抗命之罪收捕刘稷,要把他杀掉,刘縯出面阻止。李轶、朱鲔等劝刘玄趁机把刘縯也杀了,以除后患,于是刘玄下令“即日杀之”。
刘秀听说兄长被杀,因力量不足,不敢与刘玄公开对抗,他忍辱负重,主动向刘玄等人谢罪,“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刘秀这样的表现反而令刘玄很惭愧,他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但绿林军诸将仍对刘秀存有戒心,不让刘秀参与进攻洛阳和长安的作战。更始帝从宛城(今河南南阳)迁都洛阳时,派刘秀以大司马的名义北渡黄河镇抚各州郡,刘秀北上后,就逐步脱离了绿林军的控制,发展自己的*。
由于绿林军杀死刘縯,逼走刘秀,使起义军失去了一支有生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实力。
原因之三:
刘玄连环画形象
用人唯亲赏罚失当
刘玄称帝时,以族父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把掌有实权的职务都授予自己的亲信,“由是豪杰失望,多不服”。
迁都长安后,刘玄仍然用人唯亲,先封诸宗室为王,唯独不封刘秀,后来刘秀消灭王朗后才封刘秀为萧王。又封王匡、王凤、朱鲔、王常、申屠建、陈牧、张卬、廖湛、胡殷、李通、李轶、成丹等为王,朱鲔辞让不受,便以朱鲔为左大司马。
刘玄忙于享受,委政丈人赵萌,赵萌大权在握,生杀自恣。曾有官员说赵萌专权放纵,刘玄大怒,拔剑斩之,从此以后无人敢再提意见。赵萌收受贿赂,滥授官爵。当时长安城中有人编了一段顺口溜:“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军师将军李淑上书进谏,劝更始帝珍惜名器,不要把官爵授予无功者。更始帝大怒,把他关进牢中。
对在外面带兵作战的众将领,刘玄无力管束,诸将在外面为所欲为,霸占地盘,各置牧守,使各州郡不知所从。起义军内部离心离德,各打各的算盘。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对刘玄政权完全失望,逐渐把拯救汉室的希望寄托在刘秀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