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多项民俗活动与山东有缘
清明节期间,桃花和柳树都是绿色的,一切都恢复了。人们喜欢春游、放风筝、戴柳树和荡秋千。这些民间娱乐活动有些起源于山东,有些是山东祖先发明的。
墨子和鲁班是风筝的祖先
“草长莺飞二月,吹堤柳醉春烟;孩子们早早放学回来,正忙着在东风中放风筝。”清代诗人高定的《乡村住宅》描绘了一群孩子在明媚的春天放风筝。
风筝,在古代被称为“风筝”,是由木头制成的,由墨子发明的。墨子是滕国(今山东滕州)人,古代思想家和科学家。《外汇储备说左上》记载:“墨子是一只木制风筝,三年形成,一日成名,一日失传。”墨子的学生、鲁国工匠鲁班,在墨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据莫文说,鲁班把竹子切成块,然后把它弄平。他用火烤它,使它看起来像一只喜鹊,被称为“木喜鹊”,在空中飞了三天。这些是风筝最早的“版本”,可以说是风筝的来源。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人们开始用纸制作风筝,这被称为“风筝”。到了唐代,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民间用纸糊风筝的现象非常普遍,放风筝在清明节也很流行。那时,一些人在风筝上安装了弦和笛子,当飞行时,风会发出声音。其他人在风筝上安装灯笼或小彩灯。晚上,风筝就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奇的灯”。
放风筝在宋代成为一种广泛的户外活动。《武林旧事》写道:“小郎在桥上与风筝争抢,互相勾引,互相拉扯,互相掐断。没有底线的人是失败者。”到了明清时期,风筝在尺寸、样式、打结技术、装饰和飞行技巧等方面都比上一代有了很大的进步。那时候,文人墨客亲自扎风筝、画风筝。除了放风筝之外,他们还会给亲戚朋友送礼,认为这是一项非常优雅的活动。
根据古人的说法,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摆脱厄运的方式。因此,当放风筝时,许多人会在风筝上写下他们的症状。当风筝飞得很高时,他们会切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这意味着所有的疾病和厄运都已经远离他们了。这种习俗在民间也被称为“打破鹞”。
山东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独具地方特色。杨家埠位于潍坊市以东30英里,是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这里“家家都能染墨,家家都能浅绿”。潍坊风筝吸收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和绘画的技巧。它们在装订、粘贴、绘画和摆放方面都很出色,是普通玩具中的工艺品。潍坊被称为“风筝之都”。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齐桓公将秋千引入中原
“街道上满是柳树和绿丝烟雾,描绘出一个晴朗的二月天。好消息是窗帘和树会移动,女孩们会在秋千上跳来跳去。”唐代诗人魏庄的《林州冷食》描写了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最初被称为“钱球”。传说它是春秋时期居住在燕山地区的游牧山戎人创造的。起初它只是一根绳子,用双手抓住绳子摆动。公元前664年,起兵救阎,攻打山戎,把带回京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完善成一种游戏,后来传入中原,成为民间的清明节游戏。为了避免与“长寿”一词发生冲突,汉武帝将“长寿”一词改为“摇摆”。
秋千在南北朝时期很流行。《荆楚纪年》记载:“春天,一根长绳子挂在一个高高的木头上,一个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学者和一个女人坐在上面推它。这叫做荡秋千。”唐宋时期,荡秋千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游戏,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济南女词人李清照曾在《垫江唇》中写道:“一挥而就,起而不乱。露水浓,花薄,汗薄,衣服轻。”
在元、明、清三代,由于清明节广为流传,清明节实际上被称为“摇摆节”。这表明荡秋千的习俗很受欢迎。明朝的刘若愚在他的《饮酒有志,饮食有度,尊称》一书中记载:3月4日,宫中大臣们尽快换上罗的衣服。清明节也是摇摆节。带杨志去昆宁宫后面的昆明宫,在每个宫里安装一个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主要是女人,尤其是闺房里的女人。因此,有一种说法是“女子清明节”。后来,荡秋千成了男人和女人的游戏。荡秋千是一种放松和有益的民间活动。民间传说荡秋千可以抵御各种疾病,驱除病毒。你挥得越高,你的生活就会越好。
在山东省胶东也有两种特殊的秋千:一种是旋转秋千,在这种秋千中,一根木桩栽在地上,一个转盘放在木桩上,四对麻绳系在转盘周围,木板放在一边,玩家坐在木板上,用踏板产生动力使它们旋转,从而使机器自动接地。第二个是纺车秋千,它的名字是因为它的形状像纺车,两端各坐着一个人,旁边有一个人帮忙移动,像风车一样旋转。
桓公在三月放春,观察大自然。
《管子·孝文》说:“欢公放春,三月观野。”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的这篇文章描述了齐桓公三月的乡村之旅。可以看出,春游齐桓公就是这样。
在清明节期间,春天回到了大地。在唐朝,清明节出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杜甫写了一首诗:“走在河上,回头看横幅”。孟浩然有一首圣歌“春草终年生长,二月和三月踏青”。在宋代,踩清明节的习俗更为流行。在《东京梦》中,孟老人写道:“寒食第三日,清明节已过...这四块田地就像一座城市。通常,杯子和盘子被列在芳香的树下或花园中,以此来说服对方付钱。京城的歌妓们走遍了所有的花园和亭台楼阁,黄昏时回来。”
鲁南有句谚语,“清明节踏上绿草地,脚就不会痛”。清明节是女人最快乐的一天。穿着他们最好的服装,他们在绿色的田野里相遇,尽情享受。有一句民间歌谣说:“一步踩绿色,两步踩红色,三步踩小脚不疼”;“父亲和母亲都不允许跑出去。他们在清明节那天起得很早,蓝眼睛看起来很饱满。”
第一个记录“刘胡”
贾思勰,北魏宜都(今山东青州)人,曾任高阳县(今山东临淄)太守等职。他走访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调查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回到家乡后,他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技知识,并撰写了一本综合性的农书《齐姚敏书》,其中记载:“取柳枝居户,鬼不入户”可以看出,在魏晋时期有砍伐柳树的习俗。
在临沂、枣庄等地,有一句民间谚语:“清明节不种树,死了就变成狗。清明节不会被打断,但当你死了,你会变成一只鹰。”清明节是为了纪念“教人种田”的农业创始人神农。在清明节,人们把柳条放在门上,柳条放在头上,以防止鬼魂入侵。
在古代,有一句谚语说“榆树可以帮助缓解饥荒,柳树可以治疗疾病”。人们认为柳树可以辟邪,驱鬼,所以他们称维生素为“鬼木”。在安丘和其他地方,男孩在清明节拂晓回到地里,把柳枝和松枝折回来。家里的成年人一边鞭打房子里的树枝,一边警告蝎子:“今天是清明节,只爬墙,不蜇人。”然后,把树枝贴在大门框上,这样可以驱散毒素、邪恶和瘟疫。在山东南部,女孩在辫子上编柳条,而男孩把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或者在狗脖子上做个陷阱,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避邪。
上一篇:品尝各地清明节特色美食
下一篇:切记!清明节千万不可做的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