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研究者传播者(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

科普小知识2021-11-30 22:33:44
...

人民日报(2018年5月4日,07)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宣言》发表170周年。始终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北京大学自120年前成立以来,一直与祖国和人民同甘共苦,与时俱进。它努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5月2日,*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著名的早期活动家正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的建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北京大学师生应继续弘扬五四精神,为民族、国家和人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对北京大学光荣传统的高度肯定,也是北京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希望。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李大钊于1918年1月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开始于此。

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比较论》,11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老百姓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地认识到十月革命将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他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从一个爱国*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了在中国引进、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在李大钊等人的推动下,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第5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刊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他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基本原理,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成为原创运动的理论”。1920年3月,在李大钊、邓仲夏、罗、等人的倡议下,北京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自1920年以来,李大钊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经济系、法律系和政治系开设和教授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历史、工人国际运动和*未来、*和社会运动等课程。他还为北京大学经济学会举办了“*未来”讲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举办了“马克思经济理论”讲座。这是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最早记录。

在李大钊等人的带领下,一批北京大学的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志和*同志都受李大钊的影响,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全国许多党的*和成员都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学生和校友。此外,北京大学的许多学者也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例如,许德珩是五四时期培养出来的革命家。20世纪30年代,他将自己的讲稿整理成一本名为《社会学演讲》的书,该书以讲授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框架,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其他院系也开设了“*理想及其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与*思想”等课程,培养一批革命者。马克思主义像星星之火一样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在爱国主义、进步、*和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大学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在黎明前冲破黑暗提供了最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已转变为*性质的综合性大学,继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传播。老一辈学者不仅开设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而且还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例如,马寅初的经济学与人口学研究、简伯赞的历史研究、丁峰的哲学与伦理学研究、姜隆基的教育学研究、陈岱孙的经济学研究、陈守一的法学研究、杨辉的文学研究和季羡林的东方主义研究,不仅引领了学科发展,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许多当代著名学者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例如,朱光潜晚年仍在研究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冯友兰在1982年回答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强调,中国革命胜利后,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张岱年七十多岁时,他热切希望加入中国*。“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先在与青年学生谈学术经历时,反复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中的指导作用,希望青年学生能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探索、比较和实践检验的必然选择,是理性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北京大学在原“马列主义教研室”和“马列主义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第一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深入实施了“马克思主义学科试点计划”,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指导。此外,北京大学精心准备,积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实践为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设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在校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项目,培养和造就一批首席专家或骨干成员,发挥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作用。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北京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编写马克思主义研究基础项目《马赞》,到召开马克思主义世界大会,从参与创办《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出版《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图书馆》,到开始编写《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学词典》,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中心。今年年初,北京大学成立了“*新时期中国特色*思想研究所”,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了世界级的研究创新平台。目前,北京大学正在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率先培育“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合作创新中心。学校还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开设了“党的十九大和*新时期中国特色*思想概论”等系列课程。它为年轻学生提供了与著名教师讨论中国特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交和军事建设等问题的机会。它不仅受到了中国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许多海外学生的回应。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历史的、现实的,而且是不断发展和引领未来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个政治的、战略的、全局性的问题。*同志指出,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科学真理。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和实践性,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和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发出更加灿烂的真理之光。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发出更加灿烂的真理之光,我们必须继承传统,坚持根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今年5月5日,北京大学将举行第二次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这将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盛会。北京大学将以此为契机,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努力培育和发展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特色,创造最有效、最具活力、最具感染力的教育教学模式。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术阵地,深入研究*中国特色*新时代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等重大问题,使学术研究再次达到“高原”和“高峰”。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原,建设有*话语体系,传播中国思想,贡献中国智慧。

一个民族只有在青年人兴旺发达的情况下才会繁荣昌盛。北京大学将围绕道德修养加强信仰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滋养和引导青年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学会和相信,学会和运用,学会和行动,把马克思主义内化在心里,把马克思主义外化在行动中,成为真正理解、相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一代人,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