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脉海洋,解码波流奥秘
科学研究人员在西太平洋进行海底测绘和海洋释放
青岛四月的春天温暖和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研究所)发出的黄海海浪隆隆作响。每当潮水包围海岸,就会掀起无数的波浪。
70年前,中国海洋科学的第一批“弄潮”从这里出发,窥探隐藏在汹涌海面暗流中的躁动不安的海洋的内心世界。
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海洋学研究所的几代物理海洋学家勇敢地树立了潮头。从近海水文气象学到全球海洋环流与空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它们揭开了波浪和海流的神秘面纱,促进了中国现代物理海洋学的不断发展。
在困难中创造
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研究所的前身)成立,成立了海洋物理研究组。1959年,它扩大为一个研究室,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学科建立之初,研究基础很薄弱。1954年,我国物理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毛·先生放弃了美国的有利条件,回到祖国,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与关炳贤、任吴韵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带领海洋物理团队的研究人员克服了设备落后、经费不足等困难,逐步启动和发展了我国的物理海洋学研究。
84岁的胡敦信院士还记得60多年前毛韩立先生指示他们测量海水温度的情景。首先,温度计安装在倒置的水取样器中,每隔5到20米放置在水下。温度检测后,用手动绞车取出温度计来读取温度。一个温度测量站必须放置10层以上的水温表。“两个人测量完温度后应该会看书。如果前后读数之差大于0.02℃,你必须重读它。当测量船很小,晕船非常严重时,有时一个人不得不在读温度计时呕吐几次……”胡敦信回忆道。
物理海洋学室的老一代科学家用这些“小米加步枪”的主要研究设备,为我国物理海洋学的发展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末,毛领导了中国对沿海鲭鱼渔场的第一次海洋调查,这是对渤海和北黄海西部的第一次大规模综合海洋调查。在小麦岛上联合建立中国第一个海浪观测站。翻译出版了《海洋科学》、《动力海洋学》等中国第一批现代海洋专业教材。他于1957年与日本海洋学家吉田和夫合作发表的上升流理论模型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从1958年到1960年,IFREMER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的里程碑。毛担任这个调查专家组的组长。他领导物理海洋学研究室等单位对中国近海水域的温度、盐度和密度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他揭示了黄海冷水团的成因和变化规律,中国海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外部海流系统的相互关系等。,奠定了中国物理海洋学的科学基础。
继承中的创新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中国科学发展的春天。海洋研究所的物理海洋学研究已逐步走上多元化发展的快车道。
在此期间,物理海洋学研究室成立了水文学、洋流、气象学、波浪、潮流和海洋物理学五个研究小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可谓“百花齐放”。
毛、等人首次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黄海、东海区域海洋学的一些重要现象和基本特征。关炳贤在冬季发现南海北部面向东北的南海暖流。胡敦信在太平洋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等三股潜流,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洋流,改变了传统对西太平洋环流动态结构的认识。袁一力首先推导出了波面主要部分的演化方程,实现了国外没有得到的预期结果。方提出了潮汐准调和分析理论...这些成就和发现极大地促进了物理海洋学的发展。
与此同时,海洋研究所的物理海洋学研究迅速与国际标准接轨。例如,他参与了中美对长江口的联合调查研究,并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共同开展了南黄海环流和沉积动力学的调查研究。此后,中国海洋通量研究委员会成立,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大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开启了中国海洋通量研究的序幕,符合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背景下,海洋研究所的物理海洋学再次迎来发展机遇。2000年,原物理海洋学研究实验室与海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实验室合并,2006年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和波动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环流、波动和遥感三大研究方向。
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说,这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研究近海还是海洋,海洋动力学都不能作为一个系统来分离。整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物理海洋学各个方向的交叉整合,使其更易于一手使用。
在此期间,IFREMER的物理海洋学家进一步关注西太平洋的环流和气候系统。世界上有许多“最大的”,如最大的暖池、最强的热带对流、最大的水汽含量等。,这是我国从近海进入海洋的“唯一途径”。在胡敦信的领导下,经过6年的一系列国内外研讨会,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和领导的第一个大规模海洋领域国际合作项目——西北太平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于2010年诞生,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德国等8个国家的19个研究机构参与其中。
2013年,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了中国科学院在海洋领域的首个战略试点项目“热带西太平洋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影响”,将中国在西太平洋环流和气候领域的观测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新的时代里努力前进
眼界开阔的人会和别人约会。积累多的人发展少。自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海洋环流和波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工作,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例如,我们建立了西太平洋主流系统的海底标志观测阵列,证实了棉兰老潜流等潜流的存在,在北太平洋潜流中发现了新的潜流,系统地揭示了从环流季节到年代际周期的多尺度变化和机制,揭示了西太平洋暖池的分裂现象及其对厄尔尼诺(ENSO)的影响, 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相互作用的“海洋通道”机制,提出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命名的第一个ENSO预测模型,并在国际上发表……” 实验室主任尹举了一个例子。
特别是,2017年,该实验室在西太平洋成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实时传输科学观测网络。2019年,实验室进一步实现了基于北斗卫星的深海6000米水下目标数据的实时传输,突破了双向通信技术,实现了观测频率可调,显著提高了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并在许多重要领域得到应用。
此外,科学研究人员首次从多学科观测结果中发现了黑潮入侵东海大陆架沿海地区的证据,提出了海洋入侵大陆架的地形β螺旋动力学理论,阐明了连接西太平洋和东海大陆架地区的黑潮支对中国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些成就奠定了中国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和气候观测研究领域的国际学科优势和领先地位。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了“印度-太平洋结合部海洋物质能量中心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的B型试点项目,将中国的物理海洋学推向新的国际前沿。
在实践中继承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等人就开展了海洋调查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海洋调查骨干人才。1961年,他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物理海洋学研究生,倡导“以旧带新,教与学相结合,以才为师”。他培养了一批以胡敦信、袁立业为代表的物理海洋学家,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的后续发展播下了人才的“种子”。
胡敦信还记得1961年在莱阳路25号二楼研究生办公楼学习的情景。“毛先生对研究生要求极其严格。他强调说,做科学就像一个年轻的和尚冥想和背诵佛经。他必须首先能够坐起来。”将近60年后,胡敦信仍然记得他老师的教诲。由于这位“严格的老师”,胡敦信和他的其他弟子在学院里的俄语和英语成绩最好。
在他后来的学习和科研生涯中,胡敦信把坐下来学习和做科研比作科学的“正腹”,并把它传给了他的弟子如王凡。“只有不断培养年轻人发扬刻苦学习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研究才能有持久的毅力。”胡敦信说道。
王凡说,继往开来,物理海洋学的发展首先要继承老一代人的科学精神,包括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不断探索的精神,追踪和引领国际前沿的勇气,以开放的心态团结合作,推动学科发展的合作精神。
在未来,人才仍然是海洋研究所发展海洋物理的重中之重。目前,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国内物理海洋领域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他们具有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能力,并将在国际舞台上闪耀新的光芒。”尹对的未来充满信心。
上一篇:探脉海洋 解码波流奥秘
下一篇:介绍阳痿的初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