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减少了“4个北京”,谁在榨干咸海?
咸海,名海,却不是海,而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咸水湖。它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面积是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的15倍。可今天的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缩减了90%以上(6万多平方公里)。
它曾经是中亚第一大咸水湖
咸海,英文名称为“Aral Sea”,在突厥语中的意思为“岛之海”,曾经在1公顷海域内分布着1500个小岛屿,因此而得名。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湖水清澈、水质优良。咸海东海岸的北部是锡尔河三角洲,南海岸为阿姆河三角洲,西海岸为乌斯秋尔特高原,北岸地势高低不平,岸线曲折。
咸海地区属极端大陆性气候,且被克孜勒库姆沙漠包围,降水稀少,主要由来自天山山脉与帕米尔高原的锡尔河与阿姆河补给。
咸海在巅峰时期面积曾达到6.7万平方公里,沼泽和湿地遍布,盐分适中、鱼虾成群,水生态系统十分丰富。湖中生活过的鱼类有38种,周边生活着100多万只高鼻羚羊。当地渔业年捕捞量曾经达到4万吨,占前苏联总捕鱼量的1/6。
图1 曾经的咸海碧浪清波,鱼鸟成群
面积消失6万平方公里,咸海发生了什么?
美国宇航局拍摄了一组照片,记录了咸海从2000年至今的变化。历年图片的变化可以看出,咸海在不断萎缩,甚至到后来,从卫星图中完全消失。
咸海消失的水都去了哪?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为了大力发展棉花种植,把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河水引入到咸海流域中下游的棉花种植区,并修建起大规模的运河和水渠(如卡拉库姆运河和阿姆布哈尔引水渠),流域灌溉面积从1960年的450万公顷迅速扩大到1980年的近700万公顷,棉花年产量高达99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20%。
图2 棉花种植大国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田
棉花产量提高的同时,咸海却因为少了补给快速萎缩。
农业灌溉消耗了绝大部分水资源,最终导致汇入咸海的水量急剧减少,咸海迅速大面积干涸。由于灌溉引水设施的落后与输水路途的遥远,超过30%以上的水资源被白白蒸发或渗漏掉。
图3 咸海裸地中的旧船残骸
流域的耕地面积与城镇建设面积迅速扩张,人口大量增长,导致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而流入咸海的水也越来越少,1960-2004年间,咸海水域面积以1087.00 km2/a的速率快速萎缩。
图4 咸海的演变趋势
1986年,咸海萎缩枝解成南北两部分,形成了北咸海和南咸海。而到2007年,南咸海又萎缩分解成了东、西两个部分,形成了东咸海和西咸海。
不仅如此,咸海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在严重恶化。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加,夏天更炎热更干旱,而冬天更寒冷。咸海湖盆大面积裸露,风吹沙起,含有盐分的沙尘被吹向农田和城镇,导致土地盐碱化,居民患上严重的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生命健康遭受威胁,这里的婴儿死亡率甚至成为世界最高的地区之一。
湖水含盐量激增,湖中鱼虾大量死亡,鸟类由于缺乏食物也死亡惨重,生物物种锐减,咸海濒临成为死亡之海。
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吗?
所幸的是,人类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流域内的耕地面积从2005年以来有所减少,灌溉用水量减少,流域内的水资源消耗量以7.69×108 m3/年的速率减少,使得流入咸海的径流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咸海的退缩速率。
自2005年以来,咸海退缩速率开始呈明显减缓的态势。
另一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导致高山区的冰川积雪加速消融,冰雪融水径流量增加,从而补给了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源流。同时,山区降水有所增多,导致上游出山口的径流呈增加趋势,也就是上游来水量增多了,进一步补给了咸海。
未来咸海会完全消失吗?
咸海最终会消失吗?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我们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人类继续过度消耗咸海,它或许真的会消失殆尽,成为“21世纪最大的环境灾难”。
但可观的是,中亚国家已经在采取行动挽救咸海,努力减轻咸海危机对生态系统和周围上百万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成立了“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IFSA)”,并在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下制定了咸海治理专项计划,使得北咸海的水量自2000年起有所增加。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在近10年加大了对咸海问题的关注,助力咸海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但对咸海的治理,牵涉到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下游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多个国家的利益,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这也使得一些措施无法彻底执行,所以至今并没能完全遏制咸海的衰减趋势。
咸海危机是人类无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的恶果。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敬畏自然,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它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若肆意妄为地开发滥用,必将导致生态破坏,换来的是两败俱伤。
挽救咸海并非一日之功,需全体人类共同合作,不懈努力!
上一篇:TNT在北京还是重庆
下一篇:为何暗物质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