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少林易筋经源于天台山道教?

科普小知识2021-11-06 04:13:10
...

《易筋经》是明代天启四年(1642年)天台紫凝道士宗衡所撰。天台位于浙江东部的台州。台州是武术之乡。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日军人,他在泰州四年(1559-1562)写了一本军事书籍《吉焦·舒心》,总结了明代流行的各种拳法。

台州的天台山是一个道教洞穴,是一块福地。历代都有许多高层次的道观。葛宣、司马成镇、李白、徐、冯、叶沧之、张武蒙等都曾在天台山受训。

天台山也是道教祠堂——桐柏宫的所在地。

道教南派是由宋子扬的真人张伯端创立的。其实践方法强调“人生第一,性后,人生两次”。它强调动态和静态技能的同时练习。

易筋经的基本功和南门的一样。

天台山也是天台宗的所在地。天台宗的第三祖惠斯曾经研究过道教神仙方术。他在《誓言》中说,“培养内丹就是培养外丹”。

因此,天台宗的训练方法中有道家功夫,如一手丹田的六字诀,其中“六字诀气法”作为“七十二少林基本技法”之首引入少林。

向桐柏宫的南面望去,我们可以看到屋顶上的紫凝山,紫凝山,它有山、岩石、洞穴、云、魔法和美丽。据说这里是紫凝道士学习武术和写书的地方。

正是在天台宗深厚的道教佛教和武术文化的熏陶下,道教南门修炼与中国武术融为一体。在《易筋经》中,《易筋经》提出了“内强外弱,内强外强”和“内强外强”的统一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武术本体。

《易经》序言中说,《易经》是少林法传下来的。武学历史学家唐浩对《易经》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为刘玉所作,他以佛法之名卖给了骗子。”他断定《易经》是道士或僧侣的伪书。

另一方面,根据清代学者凌廷堪的《学校观众席集》、周仲甫的《唐铮读书秘书》、康吴歌的《实用中国武术大全》、周明和周尼蒙的《易经Xi随经》(修订本)及《中国体育大百科全书》卷的考证,认为《易经》是明初四年(1624年)由道士紫凝在天台以达摩之名所撰。

目前,《易筋经》最早的版本是道光年间张世所著的《少林易筋经》。其中有紫凝道士写的《易经·景宜后记》。据说这本书是流传到“少皇家族”的,上面列出了“禅宗家族”、“宗门”、“金丹”、“纯洁”和“泥水”等词,这些词显然是明朝人写的。

然而,“一金”这个名称显然来源于道教文献,而不是佛教创造的词汇。

宋代所著的《纪昀、颜修姚震原》一书中,已有“一遂”和“一进”之说。

《汉武帝传》记载“易经”本属道家思想。因此,可以认为《易筋经》是紫凝天台道士达摩所作。

经过多年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易筋经健身气功研究组也驳回了易筋经源于佛法的说法。

此外,从权力和原则的角度,以少林寺最近出版的《易经》为例。

内容虽经僧人改编,但仍有大量道教名词和术语。

其中的成就方法多为道家,引用了《景源·申远辩》、《元旦说》等篇章。

不仅有魏伯阳、张伯端等内丹氏家族的名字和功法,甚至有“长生不老”之说。

大部分的动态练习来自于道教指导的养生术,而静态练习炼气、气化神,还有那些仍然是空的练习都是南丹派的道教练习。三教同源的思想也是由南方道教创始人张伯端提出的。

可见,《易筋经》功法传入少林寺后,僧人对《易筋经》有所改进和发展,但仍以道家功法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