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科普小知识2021-09-24 06:59:23
...

*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必须得到很好的保护、挖掘、发展和继承。”在这场抗击新皇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们坚持科学防控,在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中,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我们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功效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肩负着消除疾病和拯救世界以造福普通百姓的重任。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遗产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击疫病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许多古代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辨证》、《温肾精经》、《神农本草经》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疾病防治理论和技术体系。中医对流行病有许多先进的概念和预防方法。秦汉时期,中医认识到流行病的病因不同于一般疾病,并对流行病的传染性质、传染方式和潜伏期进行了探讨。在疾病预防和控制领域,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地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战国时期,有与卫生有关的官职和专职消毒防疫人员。在汉代,消毒被用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中医还创制了内外治则,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在治疗日本脑炎、麻风病、肺结核、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中医药疗法在缓解发热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中医药在其历史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而且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明清时期发明的“天花疫苗”是医学疫苗和免疫接种的先驱。它已经传播到西方,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最终在世界上消灭天花做出了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也受到了中医经典的启发,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中医药在抗击新皇冠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新发肺炎患者的治疗中,中医药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发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万余例使用了中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万多人使用中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表明,中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这一突出成果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在诊断和治疗中,群众迫切需要中医。孤立的病人需要中医的早期干预。90%的轻度疾病患者愿意使用中药进行干预,80%的重度疾病患者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证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改善疾病的初始症状。对于那些密切接触者,预防是通过中医的“预防性治疗”来进行的。中药可用于调节机体状态、提高免疫力、抗病毒和阻止疾病发展,从而降低发病率或实现无发病率。对于有发热症状且不能排除新发冠状肺炎的患者,中成药具有明显的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人群的发病率。

减少从轻微疾病到严重疾病的转变。对于患有轻微和常见疾病的患者,它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转变为严重和危急的疾病。中药汤剂与成药剂型相辅相成。中药治疗的机理、方法和配方能迅速改善已确诊的轻度疾病患者的症状,在退热、咳嗽、咽痛、乏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和速效。

中西医结合缩短病程,提高治疗质量。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皇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中,患者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人,一方面可以减缓和防止从重症到危重的转变,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它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改善重症患者的症状,还可以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

帮助病人恢复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患者恢复期应用中医特色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避免后遗症。一些益气健脾、益气养阴、化痰通络的药物,以及针灸、八段锦、穴位贴敷、隔物灸、热敏灸、拔罐等非药物中药特色疗法。,对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加快康复有明显效果。

在继承与创新中促进中医药发展

中西医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差异很大,疾病的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中医的研究方法包含系统论,注重整体,多以定性观察为主,一般采用综合方法进行辨证治疗。西医的研究方法体现了还原论,主要着眼于局部,多以定量实验为手段,一般采用分析方法进行辨病治疗。可以说,中医和西医是人类医学的两个分支。目前,连接中西医的桥梁越来越多,并且正在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现代医学的技术方法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现代机理的研究。中医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联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广。目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平稳,中医药服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外国*、地区和组织与中国签订了中医药特别合作协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数百所中医院校。在“一带一路”的参与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一批海外中医药中心。国际合作项目的数量日益增加。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推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挖掘中医药宝库的精华,做好继承和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中医药走向世界还有许多瓶颈和障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尊重中医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和总结中医药学术思想,从更高、更深层次探讨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整体整合的原始优势。我们不仅要抓住传统理论和经典,还要坚持创新。在尊重中医古籍记载和遵循中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机理,发挥中医在个体生命周期健康维护中的优势,开发适合中医特点的现代研究和评价体系。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搭建多学科研究平台,开展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重点研究,研究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加快中药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研究,筛选出更有效的广谱药物。

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将促进中西医学的相互促进和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从而在重大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加强和改进中西医结合教育,在培养“中医,中医之魂”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一定数量的高层次、跨学科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提高医务人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能力,规范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作用。

坚定文化信心,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保护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加强中医药的应用,牢固树立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文化信心。规范和促进中医药防治疾病知识的传播。综合运用新媒体平台和多媒体形式,以简单、生动、通俗的方式开展科普工作。我们将营造一个珍惜中医药文化、倡导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医药应用的社会氛围。加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促进形成符合中医药“预防疾病”理念的健康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开放共享,积极推动中医药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中国中医药防治新皇冠肺炎的计划,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抗击疫情。加强中医药与世界医学的交流与交流,突出中医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增强对话和解读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加强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合作。中医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还要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我们将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相关规则的制定,不断拓展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道路,使中医药更有利于人类健康,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长兼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