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治理晚明700天效果如何
从天启五年七月六君子被吊死到天启七年八月天启时代结束,这两年零一个月是严党首魏忠贤的绝对统治时期。虽然明朝在过去的两年里仍然被称为天启,但它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郑伟”时代。
换句话说,这个古代太监统治了中国700多天。
“郑伟”的效果是什么?
各界人士对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治有不同的看法。
据说,魏忠贤是一个跑得好、能干的天下大臣,堪比曹操。
也有报道说魏忠贤是文盲,这在大明的国家政治中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那么,魏忠贤是如何治国的呢?
让我们根据历史数据和事实说话。
从魏忠贤的个人品质来看,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从社会底层来看,未受教育、自私、贪婪、野蛮、无赖等特征都充分体现在他身上。但是为什么这么多文人愿意和他一起去呢?
首先,这与魏忠贤的敌人的失误有关,那就是我以前多次提到的林东党的用人标准。林东党员强调“君子入官”,搞极端理想主义,为正义而生,灭人欲,以身作则,高品质完美,调得太高,老百姓做不到,也太苦了。
然而,魏忠贤却恰恰相反。非常现实——金钱是父亲,牛奶是母亲,享受时光,不承担崇高的使命,屈从于身体的自然欲望,不遵守过高的道德原则。
直到我们不想要任何原则,不想要任何正直,为了利益做任何事情。
虽然魏忠贤的学说已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但对大多数世俗的人来说,魏的学说比的学说更容易接近。因此,庸俗的人追随魏党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魏忠贤不是一个草包,而是一个有一定办事能力和认识人的人。在治国方面,与林东相比,魏确实体现了一些现实的策略,如任命辽东战争将领。《明史》记载天启初年,一代将领袁崇焕被推荐镇守辽东,这一点得到了魏忠贤党的证实。魏忠贤控制的法院破例聘请了袁崇焕。
当然,由于素质和眼光的限制,即使魏忠贤会用一段时间的人才,他毕竟不能任人唯贤。总的基调仍然是任命自己的人。以袁崇焕的使用为例,我们只知道他是由魏忠贤破例任命的,但我们可能不知道魏忠贤对袁崇焕的使用也是形势所迫。他最初想用的辽东教练不是袁崇焕。
魏忠贤在攻打林东时,害怕林东的将领会倾向于越境,于是在天启五年(1625年)10月,他解除了“清边军”中的主角孙承宗和辽东巡视员的职务,让儿子高第管理辽东。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高第是一个真正的平庸之人,他几乎没有勇气。据说当他得知他被委以重任时,他大哭起来。到达前线后,他首先命令关外的士兵和平民放弃要塞,撤至山海关。在他看来,几个孤立的堡垒如何能被保卫?最好撤退。当时,锦州、游屯、大凌河、松山、兴山和屯山都放弃了,在这座空城里留下了10多万石粮食和饲料。海关外的士兵和平民被强行驱入海关,一路上造成大量伤亡和大声哭喊。幸运的是,当时宁远的前士兵对此事有所准备。袁崇焕坚决拒绝撤退,拯救了孤立的宁远城。也正是这座孤立的城市后来抵抗了努尔哈赤的猛烈进攻。
所以,为了保住客魏天下,魏忠贤只好袁崇焕。
林东党员被天启皇帝拒绝后,袁崇焕仍带兵作战,并在天启六年内取得了宁远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袁崇焕在宁城打败了后金(后来的清军)68000人和20000名守军。这是明朝在建州与女真人作战以来,明朝军队第一次打败后金军队。在这场战斗中,明军杀死了17000人,努尔哈赤夺取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被击败,顽强的八旗军队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已故国王可汗·努尔哈赤在宁远遭受了44年军事行动中最严重的失败,并很快向西进发。据说他被袁崇焕的“红炮”打成重伤。他死于疾病、抑郁和仇恨。袁崇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名,成为明朝的“长城”。几个月后,他被提升为辽东巡抚、兵部尚书兼兵部右组织。他全面负责辽东的防务。
从袁崇焕的使用来看,魏忠贤似乎对人很有眼光,而且只有能力。然而,当我们深入调查事件的背景时,我们发现还有另一个原因。
被法院判决后,袁崇焕不负众望,赢得了连战的胜利。第二年六月,天启七年,宁晋再次取得胜利,再次击败八旗,保住了宁远和锦州,保持了中国的威严和自信。宁晋的胜利在北京引起了更大的反响。朝廷上下都为辽东局势的变化而欢欣鼓舞,对有功人员,朝廷也毫不吝惜地给予奖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