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用建筑展现中国文明
81岁的何镜堂主持了200多个重大项目,包括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南京大*遇难日本人纪念馆的扩建以及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青岛上海合作峰会的主会场)。这些重大标志性工程见证了中国百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记录了国家和民族的时代记忆和精神。
用建筑展示中华文明
1983年,何镜堂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回到了他的母校华南理工大学。此时,何敬堂已经45岁了,但他只是这个行业的新人。
回到母校的第三天,时任建筑设计学院院长的陈凯庆告诉何敬堂,深圳科技馆将再次举办设计竞赛,只剩下三周时间,并问他是否愿意参加竞标。“让我们参加吧!”何荆堂果断地回答。
时间紧迫。在接下来的20天里,何镜堂夫妇日夜奋战,反复商议。最后一天,这对夫妇终于设计出了模型。第二天早上,他们带着他们的图纸和模型到达深圳,并将工程移交给筹委会。当晚,何敬堂夫妇得到了选举成功的消息。
这座被深圳人称为“八角楼”的科学博物馆一直保留到今天。其独特的外形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受到业界的好评。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申办和设计,将何镜堂的事业推向了顶峰,充分体现了何镜堂与时俱进的精神。
2007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开始向全球华人征集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何镜堂立即组织了一个团队参加比赛。他们对中国馆的定位是: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何镜堂团队的心血。中国馆的规模很大,四周的光线随时都在变化。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什么样的红色能保证令人愉悦的效果?
何敬堂特别邀请中国美术学院顾问团一起研究色彩。通过不断的比较和不断的尝试来调整计划。花了10个月才最终穿上一件合适的“红色外套”。
何镜堂曾经说过:“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我有责任以自信和友好的方式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通过中国馆,他做到了。
建筑师应该与社会共同进步
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何镜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新理念——“二观三性”。创新绝不是从建筑的本质上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性、新颖性和独特性,而是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兼顾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这一理念将建筑设计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了何镜堂在建筑界的突出地位。
他认为建筑师应该用他们的作品来反映社会需求并与时俱进。建筑师的生命与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同在。“我非常幸运,我的每一件作品都符合国家发展进程和时代重大事件的节奏。建筑师不能固步自封,只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他们才能成功。”
钱学森图书馆和何镜堂创造性地使用不同纹理组合的GRC材料,通过光线折射,使立面“生长”成“两颗炸弹一颗星”英雄头像的大浮雕。在汶川地震震中纪念馆,贺敬堂用钢筋网填充碎石砌墙,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重建家园的强大凝聚力。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何敬堂将光的强度结合起来,在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亮度和亮度的红色,形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国红”...在他看来,没有100点建筑,设计是不断的,创新是不断的。
培养数百名建筑设计人才
自1992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院长以来,何敬堂已经工作了26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培养了80多名博士、博士后和数十名硕士,其中18人获得了国家青年建筑师奖。
平时,何敬堂的办公室就像一个“专家诊所”,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排队等着老师给他们的设计“把脉”。“当老师看到一栋好建筑时,他的眼睛闪闪发光,当他讨论这个计划时,他的精神就来了。”说到导师何敬堂,学生们总是提到他对建筑的“痴迷”。
何敬堂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随时随地使用双手和大脑的能力。在课堂上,他要求学生做笔记。在聚会上,他要求学生们调查房间的结构,然后徒手画出来。不用尺子,用手、脚和胳膊测量。
从深圳科技馆的设计开始,何敬堂就一直在总结和反思。后来,他在教学中提倡“三到位”,即完成一项工程实践,获得一个设计奖和发表一篇学术论文。通过这种根深蒂固、不断深化的教育方式,何镜堂培养出了一批具有敏锐创意的年轻设计师。
2011年,在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后,何敬堂捐赠了全部200万元,并成立了何敬堂教育基金,引导各方共捐赠1150万元,奖励各高校优秀青年师生,鼓励青年开展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
他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了“何镜堂工作室”的创作平台和设计品牌。他主持的“建筑研究生三位一体联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实践”获得国家教学一等奖,也使中国建筑设计院成为业内公认的建筑人才摇篮。
下一篇:金星凌日时间是什么时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