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访曹雪涛院士:期待医学家和工程师深度融合

科普小知识2022-04-11 20:52:57
...

医学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职业,在融合和交叉的道路上越来越近。12月5日至6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会议召开。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北京,充分展示这一领域的新成就和新进展。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当选为新任主席。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跨学科学科。它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医学和工程技术的紧密结合。”曹雪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目前,互联网+和工业4.0的先进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我相信生物医学工程可以在国家层面上做得更多,帮助健康中国2020战略得以成功实施。”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例如,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正在医学成像领域出现。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和多参数监护仪正在小型化和智能化。手术室的常规设备已经发展成为高频电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和各种急救设备。

对此,曹雪涛表示,首先,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与企业紧密结合。其次,它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每当新技术出现时,生物医学工程将始终处于应用的领先地位。第三,它的国际化也非常明显。它将永远出现在技术进出口和对外贸易中。最后,*也支持其发展,因为生物医学工程企业属于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学科范围广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拥有11000多名会员,包括专家会员和企业会员。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之一,将来肯定会进一步扩大规模。”他说。

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认识到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他们在相关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起步较低。介绍、消化和后续研究不仅仅是创造性研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基础研究很多,应用研究很少。

对此,曹雪涛指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与国外的最大差距在于落后和缺乏独立的核心技术。

“事实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人员的理论理解几乎与外国同步。然而,由于缺乏独立的核心技术,许多想法难以实现,也无法实现。特别是,主要医疗器械的研发需要专利技术的支持。没有核心专利技术,行业的竞争力和制高点的占有率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曹雪涛说:“与此同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高校的应用能力也不够。真正将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与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相结合的全链创新的整合能力相对较弱。最后,还有一个真正独立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国际领先的一流人才更少。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未来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一段时间,需要生物医学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应该充满信心,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科学技术日报,北京,12月6日)(原题:期待医学专业人士与工程师的深度融合——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新任理事曹雪涛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