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诤臣魏征:自己不想做忠臣
在中国历史上,当然没有多少皇帝有资格被称为“千古第一帝”。即使能找到一些,大多数都是有争议的。如果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有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少的争议,那么我担心它一定是唐太宗李世民。
然而,即使李世民值得这个荣誉,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完美的。
不管李世民多么有天赋和聪明,他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人类的弱点。
换句话说,李世民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政治家之一,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弱点,而是因为他有办法克服自己的弱点。
这个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可教。
像“可训练的”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个人都爱面子,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不想整天被人说三道四,更别说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了,而且通常不听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然而,李世民愿意倾听。
他们不仅愿意倾听,而且也渴望并愿意倾听。
这并不是说李世民生来就是受虐狂,而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听和信都会让你变得聪明,而片面的信仰会让你变得黑暗”;“如果一个人想给自己拍照,他必须有一面清晰的镜子。如果上帝想知道这件事,他必须是一个忠诚的大臣”。智者见智,善有善报,而黑暗大师则保护弱者,保持愚蠢...
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来看,李世民一直有一种很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认为,如果所有的皇帝都像隋炀帝那样“吹毛求疵,拒不谏”,那么结果将是“人臣之口”,最终他们将不可避免地“积恶逐利,灭亡斯里兰卡”。因此,早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就多次向大臣们强调:“过去不远了,公众必须对他们认为对他人有害的事情极其谨慎。”(贞观政治家,第2卷)在李世民的大力倡导和鼓励下,贞观官员的建议和忠告成了当时的风尚,每个人都敢于直言。其中,魏徵无疑是对李世民影响最大、对贞观善治贡献最大、享有“历史第一顾问”美誉的人。
魏徵曾经说过一句奇怪的话。
他说他不想成为一名忠诚的部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