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黄克智院士——“健康加勤奋,一生不虚度”

科普小知识2021-07-16 23:19:32
...

黄克智院士——“健康加勤奋,一生不虚度”

黄克之早年照片

黄克智院士——“健康加勤奋,一生不虚度”

黄克志正在给研究生上课

人物传记

黄克志:1927年7月生于江西南昌,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弹塑性力学、薄壳理论和塑性理论的研究和教育。他在压力容器、智能材料的本构关系、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可拉伸柔性电子元件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还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创始人之一,培养了一批固体力学研究人才。

"健康加上勤奋不会浪费你的生命."在发给记者的一本书里,黄克志院士工整地写下了这句话。

语言和实践都是如此。90多岁的黄克志(音译)一直坚持每天早上4: 30起床,长时间工作,“从不浪费时间”。在9点钟与记者见面之前,黄克志已经完成了打网球和阅读的“固定动作”。

黄克志从71岁开始练习网球已经20多年了。说到这项运动,他很热情。“事实上,我和我妻子不太擅长玩,但我们享受我们的兴趣和坚持。”

“把我的一生献给科学和祖国”

在7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黄克志一直很忙: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专著7部;开发一种综合分解方法来解决壳问题,将极其复杂的壳问题转化为几个更简单的问题;带领团队推动压力容器设计方法的改进,解决两个国际压力容器界公认的问题。坚持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研究页岩气高效开发,瞄准技术发展前沿...

谈到自己的学术生涯,黄克志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个英俊的28岁男子,背景是苏联时代的莫斯科大学。

1955年,教育部第一次派遣了一个大学教师代表团去苏联学习。刚刚被提升为讲师的黄克志,在清华大学名列第五。在苏联学习期间,黄克志日夜工作,三年没有和家人通电话。最后,他的努力得到了他的导师,著名机械师拉博银行特诺夫的认可。

在一次小组会议上,黄克志的导师表示钦佩:“我从未见过如此勤奋的学生”,并建议黄克志争取莫斯科大学的博士学位。

1958年底,正当黄克志准备他的博士论文和答辩时,一封电报打给他,要求他回国组建中国第一个工程力学系。“我认为这是这个国家最需要我的时候。”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黄克志放弃了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乘了六天六夜的火车回到清华大学。

回国后,他在67年里开设了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等8门课程,为中国第一个工程力学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书育人,不断实践和培养。在大学毕业后的72年里,黄克志在清华大学的讲台或办公室度过了71年。“我一生中做了一些值得骄傲的事情——我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和我的祖国!”黄克志先生说。

"我把这里的年轻人视为自己的孩子。"

改革开放后,国家急需固体力学领域的人才。为了“找回失去的十多年”,黄克志为自己的余生设定了一个“小目标”:为清华大学的固体力学专业建立一支年轻而强大的团队。

40年来,黄克志从未敢懈怠:他培养了数百名研究生、近70名博士生和5名院士……”清华是我的根,力学系是我的家。我把这里的年轻人视为自己的孩子。团队的力量和年轻人的成长是我一生的期望。”本着这一思想,黄克志注重从学生中发现年轻人,培养他们,动员出国留学的年轻人回国为祖国服务。

谈到黄克志,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固体力学的“鼻祖”。黄院士在学生心目中被称为"严谨",他要一字一句地去演绎和检验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部分,"任何模糊的概念和不精确的演绎都不会进入他的眼睛。"他的一个学生说。

清华大学的薛明德教授回忆起与黄克志一起学习和工作的生活,眼中流露出感激之情。黄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向年轻人推荐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机会,这样我们就能在学术界展示我们的才能

“每次我开始一门新的课程,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读过和推断出的文件、笔记和演讲交给其他年轻老师。”在与青年学者的合作方面,黄克志总是尽力为他们的研究创造条件。

当记者问及他最自豪的成就时,黄克志笑着说:“当年的“小目标”基本实现了。目前,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集老、中、青为一体、团结向上的力学团队。在我们的集体中倡导:科学道德、严谨的学风和团结、合作、竞争的健康氛围。”

"固体力学的每一个领域都足以支撑一生."

“每隔5-10年,我将转向一个新的领域:研究60年代的壳理论、塑性理论和蠕变理论;20世纪70年代的压力容器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研究了智能材料的相变力学。90年代研究微纳尺度力学……”

黄克之选择的研究方向与当时国家的需要密切相关。“这个研究课题对国家、对国家、对自己都有贡献,这是完全统一的。”黄克志说:“只要我们受国家需求的引导,机械师可以做很多事情。”

2012年,85岁的黄克志在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时了解到,中国的油气开采行业与世界领先技术仍有差距。他立即将他的研究投入到石油和页岩气领域...

进入一个新领域,有许多困难。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黄克志坚持下来了……回忆起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的经历,黄克志说:“有一段时间,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过了一段时间,我慢慢找到了办法。”

在学习了70多年的固体力学之后,黄克志从不感到孤独,“总觉得时间不够,害怕跟不上发展”。黄克志说:“固体力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够用一辈子。”

如今,92岁的黄克智和他的儿子黄永刚已经合作了30多年,共同发表了200多篇SCI科学论文和两部专著。《高级固体力学》第一卷出版于10年前,第二卷目前正在完成。谈到这位92岁的老人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的能力,他说,“成就来自勤奋,这是我一生遵循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