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走过一百年
20世纪初,中国人欢迎两位陌生人:德谟克西先生和科学先生。1915年1月,由美国第一代爱国青年组成的中国科学学会在上海创办了《科学》杂志。在就职演说中,它大声疾呼:“科学是一个国家繁荣与“公民权利”并列的两条“平行线”之一。“给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这个电话比陈独秀的《新青年》杂志早8个月。
一个世纪后,《科学》杂志出版至今。它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学术期刊,也是中国现代科学史上最长的综合性科学期刊。
第一期科学(网络地图)
科学主要指现代科学。当它在西方诞生时,中国人对它一无所知,忽视它或看不起它,很少清醒地面对它。甚至在1911年,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还是相当肤浅和混乱的。他们无法区分科学和技术,科学和魔法,更不用说科学的本质和功能了。
辛亥革命后,随着中国进步青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大量传入中国。1914年6月10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的10多名中国学生,包括任鸿隽、杨杏佛、胡明富、赵元任、周仁、冰之、张元山、郭探贤和金邦正,聚集在一起。为了摆脱“知识贫瘠国家”的形象,他们向中国人民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讨论建立中国科学学会,并决定筹集资金。首先,他们创办了《科学》杂志,旨在向世界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
1915年1月1日,第一期《科学》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海外学生编辑,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中国正式印刷发行。它的出版成为新文化运动爆发前第一朵悄然绽放的报春花,开启了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里程碑。
创办《科学》杂志是为了解释科学的本质,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事业以及科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各种功能,从而促进中国科学概念从模糊走向清晰。可以说,正是《科学》杂志一再呼吁人们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科学概念,“学科”的概念不应该被允许肢解和肢解这个以探索为核心的完整的科学概念《科学》杂志的编辑主任段涛说。
1914年,中国科学学会的成员们拍了一张照片。
前排:左2周人,左3任洪娟,左5赵元任,左6杨杏佛;
中排:左2冰之,左3胡明富,左4金邦正;
后排:先向左双向探索(网络图)
中国科学学会和科学杂志为现代中国的科学事业“保留”了第一代科学家。中国科学学会的宗旨是“联系同志,研究学术,共同寻求中国科学的发展”。根据这一目标,除了出版书籍和期刊以促进科学研究和科学系统化之外,中国科学学会还建立了一个生物研究所,直接开展科学研究,并建立了一个科学图书馆,为科学研究和其他科学事业服务。可以看出,一旦这一目标转化为行动,这就是中国科学制度化的开始。
段涛说:“在这些活动中,那些原本打算以科学为职业的人实际上变成了以科学为职业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不同领域的第一代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可以从中国科学学会第一个决策机构——任鸿隽、、胡明富、、周仁——的五名董事会成员(后更名为董事会)中清楚地看到。
中国科学学会创始人、会长任鸿隽一生从事科学宣传和科学教育工作。他可以被称为“科学家”。胡明富是中国第一位数学博士,曾在中国科学学会担任会计。冰之主任可以被称为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动物学的大师。他长期创办和主持中国科学学会生物研究所,并主持成立生物科学研究所。导演周仁泽是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和陶瓷的先驱之一。
中国科学学会创始人任红娟(网络地图)
中国科学学会的绝大多数是在科学工作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成就的人才。此外,蔡元培、马、张一友、周美全、格利普等十余位成员也应邀出席。两名荣誉成员是南通的张健和美国的爱迪生。从中国科学学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会员人数已经增加到1000人。土木工程师茅以升、地理学家朱克真、数学家姜立夫、地质学家丁文江等一大批成员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科学家华少年时喜欢读《科学》杂志。1930年,金坛中学的华·在《科学》第2期第15卷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苏家驹代数第五个方程不能解的原因》。这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后来华闯进清华,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读者阅读的书籍和杂志的横向字体布局设计和西方标点符号最早是由《科学》杂志引进的,这是中国出版文化史上的一次创新。《科学》在第一期中解释道:“这本杂志是用左边的印刷方法印刷的,它还可以用西方句子阅读点B来插入和书写算术、物理和化学方程式。”段涛说:“科学杂志版面历史创新的内在动力来自传播现代科学的需要。在当时出版的众多期刊中,恐怕找不到第二种了,因为它目的明确,创新彻底。”
为了统一科学术语,中国科学学会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术语讨论制度,以规范西方科学术语的翻译。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科学术语来自那一年《科学》杂志的首次使用。例如,熟悉的词“电视”来自《科学》杂志。
在过去的100年里,科学已经关闭了两次。1985年,在何、等科学家的倡议下,由周、为主编,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第二次恢复出版。“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方式的传播和普及存在不足和盲点。复刊后,《科学》愿继续以阐述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为己任,做好培养读者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工作。”段涛说。
(原《科学》杂志的名称已有100年历史,保留了中国第一代科学家)
下一篇:多米尼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