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第一艘航天远洋测量船:实现中国航天测量网历史性跨越

科普小知识2021-10-29 00:56:29
...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第一艘空间海洋探测船实现中国空间探测网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解放军记者黄超

在神舟七号载人发射任务中,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成员王源一号相继出海。这也是服役30年的“王源”1号最后一次实战任务。

“王源一号”作为第一艘航天远洋测量船,为中国航天TT&C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任中国卫星海事监控部门主任的简世龙表示。

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美国远洋测量船“阿诺德将军”和“范登堡将军”以及前苏联的“科罗廖夫”和“加加林”建造并投入使用。

当时,航天测量船的建造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孙小雯说。

1967年7月18日,建设远洋综合考察船队的实施计划“718工程”成立,并很快得到*和*军委的批准。

1975年,在江苏省江阴市,太空海洋勘测船队的基地在一片滩涂上开始了近三年的艰苦建设。与此同时,中国第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也开始在江南造船厂建造。

1977年8月31日,“王源”1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正式下水,并于次年正式服役。该船总长191米,宽22.6米,高37.2米,平均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1076吨。

“王源一号”的任务是负责远程火箭全飞行试验的再入测量,潜艇发射导弹从水面到着陆点的全试验,以及人造卫星和航天器的跟踪、观测、遥测和遥控,并作为长江下游的一个活动观测站。

建始龙表示,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王源”一号船配备了包括船舶、导航定位、测控、通信、气象、救助和救生在内的六大系统。

孙小雯介绍说,“王源”一号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独立建造空间探测船的国家,结束了中国不能进行陆地以外空间探测的历史,实现了中国空间探测网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跨越。

在过去的30年里,“王源”号已经进行了44次海洋探险,安全航行了2600多天和440000海里。它成功地完成了57项重大的国家科学研究和测试任务,如远程运载火箭、气象卫星和载人航天器。它享有“海洋科学城”的美誉。先后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和“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六等功、三等功”称号。

2010年10月,“王源”一号船正式退役并捐赠给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它与中国造船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和航天、航海、造船技术等科普教育展览的三位一体展示平台。

截至2017年5月,中国已经建造了三代共七艘宇宙飞船。其中,“王源”一号和二号已经退役。2016年7月12日,“王源”7号飞船加入“王源”舰队,成为“王源”家族的新成员和海洋航天测控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