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万人大阅兵震惊世界 西亚各国争相示好
对现代国家来说,阅兵不仅是展示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方式,也是扩大国家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苏联和美国都举行过世界闻名的阅兵。在*的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阅兵都激起了巨大的情感。在明朝的历史上,永乐皇帝朱迪也有过震惊世界的“盛大阅兵”。
谈到明朝的阅兵,我们不得不说,明朝初期的“国际形势”得到了解释。
明朝推翻了元朝,但成吉思汗仍然建立了三个“四大汗国”。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调集40万大军,分三路向北进军,彻底把逃离漠北的北元朝廷变成了“游牧民族”。然而,从那时起,大量曾在元朝任职的蒙古和回族官员被流放到中亚和西亚国家。这些“外国僧侣”一直在拼命敦促他们国家的君主对明朝采取敌视态度。
1370年,西查加太汗国的强大大臣坦麦能发动政变推翻了西查加太汗国,建立了著名的“坦麦能帝国”。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后,帖木儿立即开始准备远征中国。他派遣间谍到北京,并在接待埃及特使时公开羞辱了被拘留八年的中国特使吉果。接着,他在撒马尔罕召开了“蒙古人大会”,举起了“反明复辟”的旗帜。然而,鞑靼和瓦尔扎齐的使者从蒙古总部来到南京报道这个消息。
永乐四年,帖木儿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自称是百万大军,实际兵力为20万。这时,明朝已经在河西和哈密全面展开。然而,没过多久,帖木儿在去东方的路上因病去世,一场大战也随之消失。
从那以后,帖木儿帝国的王子们一直在争夺地位,并陷入了内战。所谓的东征中国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明代,朱迪登基后,一方面派郑和下西洋以提高国家威望,另一方面又派陈诚出使西域。帖木儿帝国的继承者沙迦鲁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派遣使节到明朝恢复朱元璋时代的“宗主国”关系。但是中亚国家的“反华*”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郑和在永乐十八年前五年去了西大洋,但由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控制了红海盆地并禁止东方船队进入,他又回到了印度洋。此后,中亚和西亚国家正式承认明朝继元朝之后的“天朝”地位。然而,各国也对明朝的真正实力产生了怀疑。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彰显大明的强大实力,巩固大明与中亚和西亚国家的“朝贡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阅兵是最好的机会。
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明朝派遣陈诚出使中亚。随后,中亚和西亚国家都组织了访问团,与中国代表团进行了回访。永乐十八年七月,由20个中亚和西亚国家组成的600人代表团抵达嘉峪关。朱迪派出了6000名精锐骑兵护送任务沿着嘉峪关途经明朝的九边军事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