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多条“中华鲟”被毒死?专家辟谣
据报道,4月6日凌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威远镇山下村一名养鱼户涉嫌他人投毒,6个鱼塘养殖的1万多条中华鲟连夜死亡。巧合的是,去年4月15日下午,在同一地点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中毒事件,超过2万条体重超过5万公斤的中华鲟被杀。经调查,养鱼户养殖的中华鲟被怀疑被他人毒死。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华鲟的关注。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养鱼户可以*养殖中华鲟?野生中华鲟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
“不可能是中华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允许私人*繁殖。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在阅读了新闻报道后,对《科技日报》记者做出了积极回应。根据他的推测,被农民捕杀的“中华鲟”应该属于杂交鲟鱼,这是鲷鱼和鲟鱼杂交产生的一种鱼。主要分布在里海、黑海、波罗的海、白海等海域,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被农民广泛种植。
"对农民来说,养殖中华鲟是不值得的."刘焕章进一步解释说,“中华鲟的生长周期很慢。达到性成熟并进入繁殖期大约需要10年。另外,市场上没有育苗,抗病能力弱,投资和时间成本太高。”
这是否意味着所有中华鲟都是野生的?“为了保护鱼类,后代也通过人工繁殖得以延续。目前,长江渔业研究所等机构正在中国进行中华鲟人工繁殖。但是,由于繁殖规模小,许多技术难题没有突破,人工繁殖的情况并不乐观。”刘焕章说。
中华鲟一直被列为极度濒危动物。
“20世纪80年代,在珠江流域还能看到中华鲟,但现在没有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新辉说,1996年2月,中华鲟在珠江流域被发现。在珠江流域乌轩二塘河段的造礁过程中,一条重约250公斤的中华鲟被杀死,标本现保存在广西水产研究所。1997年7月,西江梧州渔民误捕了一条重约230公斤的中华鲟并将其放生。2002年5月,西江梧州渔民误捕了一条重约5公斤的中华鲟,最终被放生。
2014年4月,李新辉所在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利用EY60型鱼类检测仪对珠江流域梧州市长竹坝下游疑似中华鲟的回波信号进行了检测。从那以后我就没找到它。
如何挽救中华鲟的现状?"我们应该扩大人工繁殖的规模,突破繁殖的技术难关."根据刘焕章的说法,中华鲟成熟较晚,每年秋天都会繁殖。繁殖过程对环境要求极高。现在人工繁殖有许多技术上的困难。
中华鲟的野生繁殖数量不仅在减少,甚至根本不会在野外繁殖,这是不争的事实。严重的后果是这个物种可能会“灭绝”。
“为什么中华鲟现在不在野外繁殖?原因还不清楚。”他建议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对中华鲟在野生环境,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栖息地和生长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如果研究深入,技术完善,中华鲟的保护将有突破性的效果。”
几年前,1000多条中华鲟也从珠江肇庆段试放,以探索中华鲟种群的恢复。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所涉及的财务和其他因素,目前没有专门的力量来监测和恢复数据。李新辉强调,要切实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技术队伍的培训,利用项目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应该加强对长江流域捕鱼的控制."刘焕章说,保护中华鲟的最终目标是使它能够在野外生存、繁殖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