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变化,可引发或改善抑郁症
科普小知识2021-12-02 01:21:40
...
抑郁症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一种心理疾病,但东南大学医学院姚教授的研究小组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导致抑郁症,而菌群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样症状。该结果发表在微生物学领域著名的学术期刊《肠道微生物学》的最新一期上。
抑郁症是一种由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情感障碍。其特点是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自杀率,在全球疾病总负担中居第二位。姚教授的研究组发现,敲除NLRP3(炎性小体)基因的小鼠与野生型同窝同窝同窝的小鼠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差异,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提示这种行为差异可能是由肠道菌群的变化引起的。随后,为了确定肠道微生物发挥的作用,研究组进行了NLRP3基因敲除小鼠肠道微生物种群的移植。随机发现,肠道微生物移植可避免NLRP3基因敲除引起的自发活动增加,还可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该研究小组进一步发现,移植的肠道菌群通过抑制脑中环状核糖核酸-环戊二烯激酶2(一种新型非编码核糖核酸)的表达和调节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的脑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可以显著改善小鼠的抑郁症状。
与其他类似研究相比,本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首先,发现炎症小体基因敲除后抑郁样行为与正常对照小鼠的差异与肠道菌群的差异有关。第二,炎症小体基因敲除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显著改善抑郁小鼠的行为。该结果揭示了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新机制,即移植NLRP3基因敲除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并通过环状RNA-HIPK2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以改善抑郁症状。本研究有助于阐明肠道菌群与环状RNA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新关系,为今后抑郁症的治疗和微生物群体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