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世纪物理学巨人、诺奖得主菲利普安德森逝世,享年96岁

科普小知识2022-02-24 00:50:42
...

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威廉·比亚莱克和其他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新闻。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菲利普·沃伦·安德森于当地时间3月29日去世,享年96岁。

安德森与内维尔·莫特爵士和约翰·范·弗莱克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对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该研究为电子设备的开关和存储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计算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威廉·比亚莱克说,安德森是“20世纪物理学的巨人”,96岁时仍经常来工作。

安德森在凝聚态物理的重要领域如局域性、抗磁性和高温超导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凝聚态物理是一种研究许多粒子集体行为的理论,但它也影响着粒子物理学的发展。1962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光如何获得质量的著名论文,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基石“标准模型”的建立,以及多年后希格斯机制的提出,帮助解决了质量的起源问题。

安德森于192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童年在伊利诺伊州的厄巴纳度过。他的父亲是伊利诺伊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他的祖父是数学教授。

1940年从当地高中毕业后,安德森进入哈佛大学,在约翰·范·富勒克手下学习。二战期间,他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工作。

从1949年到1984年,安德森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解决了凝聚态物理中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安德森局域化的概念。发现当晶体中的无序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子会从原来的扩展态变为局域态,即“无序导致局域化”。他还写了安德森模型(哈密顿量)来描述过渡金属系统中的电子。

此外,安德森还提出了BCS超导理论的计算方法。

后来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安德森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兼职任教。

安德森于1984年从贝尔实验室退休,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全职教授。

2013年,普林斯顿大学举办了庆祝安德森90岁生日的活动,约150名与安德森共事过的同事和学生参加了活动,其中包括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名菲尔兹奖获得者。

安德森有一句名言:“更多不同”。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所谓凝聚态物理的本质。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在活动中说,安德森的高研究成果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你对现代科学了解得越多,你就会越想知道一个人如何能取得如此多的成果。”

当时安德森说:“这么多老朋友来了,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