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解“天文光谱航母”中国LAMOST巡天进展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张素)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1日公布了郭守敬望远镜天文光谱测量三年来的进展。记者挑选了关键人物,对中国自主研发的“天文光谱载体”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梳理。
2669万,569万-截至2015年6月,LAMOST已经观测了2669个天空区域,发布了超过569万条光谱数据,包括314万个恒星光谱参数目录。光谱测量相当于一般测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天体的温度、密度、年龄和化学成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军在早前的一次采访中说道。
2015年3月,DR1首次试点旅游和正式旅游的数据集向世界发布。第二年的数据集DR2和第三年的数据集α分别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7月发布给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伙伴。与国际知名的光谱调查项目相比,LAMOST在获得的光谱总数上遥遥领先。
70%,4.4%—由于科学研究人员的努力,望远镜观测的成功率已从前期巡逻时的48.4%提高到70%以上。仪器故障率逐渐下降,从第一次巡视时的12.5%下降到第三年的2%,为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57%和5.12%—望远镜的光纤效率逐年提高。当观测条件较好时,望远镜的总透射率从蓝端的1.06%逐渐增加到第三年的2.57%,从红端的2.57%增加到5.12%。专家表示,这是由于光谱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光纤定位优化等的有针对性的发展。第一个光谱仪蓝区全介质镜的成功研制进一步提高了光传输效率。
90%,92%—科学与天空调查部的工作人员表示,面对数百万的海量数据,他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LAMOST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流程。其中,基于LAMOST数据的恒星分类模板库使恒星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约500万颗恒星可以直接使用软件的分类结果。星系模块将星系光谱的正确识别率提高到92%。
58,78-累积的光谱数据吸引了360多个用户。目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58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利用LAMOST数据进行研究,发表了78篇SCI论文。天文学研究的结果也包括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特刊中。
LAMOST帮助科学家发现了新的贫金属恒星、离地球最近的超高速恒星、银河系中圆盘恒星的数据子结构等。它还精确测量了太阳的固有速度、红巨星的表面重力等。“这项研究将把人们对银河系的了解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也将激励人们对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严军说,随着LAMOST光谱调查的继续,更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成果将随之而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