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任继周院士:农业须靠伦理学走出工业化歧途

科普小知识2022-04-10 01:40:50
...

“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土壤污染...中国的农业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原因不是科学技术落后,缺乏资金或劳动力,而是缺乏正确的农业伦理。”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洲在兰州大学举办的一系列“农业伦理”讲座上指出,如果科学技术用错了地方,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任继洲认为,工业革命后,现代农业“科技”把农业引入歧途。科学、技术和工业占据了农业的内涵,而伦理却被遗忘了。

现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工业化、工业化和集群化生产粮食、家禽和牲畜,并使用大量化学制剂和农业机械来降低劳动强度和农产品成本。它的外部效应是大大降低农产品价格,增加每年的收成,减少生产同样数量农产品所需的劳动力,并缩短从田地和农场到餐桌的时间。

“有人说任何动物或植物的培育和繁殖都可以产业化。但我认为人类不能创造自然系统,正如真理不能创造一样。”任继洲说道。

1962年,人类关注环境问题的第一本书《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该书揭示了农业现代化对环境的致命危害,引起了人们对农业伦理的关注。

“从事育种的人不关心农业,管理农业的人不关心收获,缺乏系统的伦理关怀。中国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到了灭绝的边缘。这些现象迫切需要伦理解释和答案。”任继洲说:“我从事草地科学工作60多年,目睹了中国农业一步一步走上农业产业化的歧途。”

任继洲说,他从草地科学到农业伦理学的飞跃是非常困难和必要的。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伦理是必须跨越的门槛。否则,科学技术就不能发挥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十年前,任继洲开始考虑农业伦理学的学科建设。从学术上讲,农业伦理学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一个新的学术方向,它不仅是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而且能够促进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任继洲说,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机构开设这门课程。事实上,化肥、农药和农膜的无节制使用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转基因等高科技技术的风险令人担忧。这些都需要伦理回应,这是农业伦理的现实意义。从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和农民、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都需要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待、分析和论证。

至于农业伦理的假设,任继洲认为,我们应该先把历史看清楚,否则我们的眼光会短浅,我们会容易武断,我们会容易误入歧途。另一方面,要回答对与错的问题,农业伦理学就是要回答人类行为是否道德、对与错、不应该的问题。

“农业伦理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草原科学到农业伦理,我在90岁时才迈出了第一步。这门学科的未来仍然掌握在年轻人手中。”任继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