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保护用户隐私需多方联动

科普小知识2022-03-24 02:07:07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软件通过获取更多用户的个人信息来提供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然而,这个过程的行为有时会适得其反,导致用户在个人隐私方面面临更大的风险。

最近,JD.com金融有限公司已经介入。一些网民在微博上质疑京东的金融应用在后台运行时会自动将用户的照片和截图保存在其他应用上,涉嫌侵犯隐私。对此,JD.com金融回应称,这是一个新推出的客服截图功能,旨在方便用户快速将截图发送给在线客服人员。然而,在功能开发中存在技术问题,这表现在当APP切换到后台时功能自动停止。

针对用户普遍担心新添加的缓存图片是否会被上传,JD.com金融强调,这些图片只存在于本地用户的手机上。未经许可,坚决不上传用户的照片和截图。它还对这一功能进行了全面调查,没有发现任何未经授权的照片。

有理由相信,JD.com金融公司卷入此事是因为一个漏洞。然而,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在现阶段早已司空见惯,每次出现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1月20日,一名能找到几种主流聊天工具的应用侦探因侵犯公民隐私被南京警方查获。这是中国第一起非法侵入手机应用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APP侦探不仅被个人非法使用,而且成为80多家国内调查公司和收债公司实施非法行为的帮凶,帮助他们实时定位目标。一些参与黑与恶的国内帮派也在使用这种定位软件来定位目标的位置信息,从而实施非法拘留、故意伤害和其他非法犯罪行为。

事实上,个人信息安全在国外已经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保护体系。1月21日,法国国家信息和*委员会(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Freedom Committee)对谷歌处以5000万欧元罚款,理由是谷歌违反了欧盟的互联网隐私法规,创下了对一家美国科技巨头处以此类罚款的纪录。

然而,国内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的“百强个人信息收集和隐私政策评估报告”,百强隐私条款中有47条不符合标准。包括田甜Ptu、米谷视频、美图秀秀、中国工商银行、黄晓汽车等等,多达91个APP上市许可涉嫌“越界”,即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国内个人信息安全的不断提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措施。为此,国内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应积极实施个人信息安全,推动个人信息安全机制的不断完善。1月25日,*网络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市场监管总局4个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为了有效控制个人信息保护的混乱局面,四部门决定从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专项管理。

在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应该始终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应该试图违法。此次JD.com金融APP的经验值得其他互联网公司关注和反思,JD.com金融的后续表现也值得其他同行借鉴。JD.com金融表示,将邀请用户、外部专家和媒体(包括问题发现者)组成信息安全咨询小组,对JD.com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独立、长期的检查和监督,并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作为用户,我们应该提高网络的自我意识。在下载软件时,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在官方网站或常规软件商城下载,并仔细授权软件以获得个人通信和位置等隐私。

当然,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行业和个人用户需要共同努力维护网络安全,从而创造一个清晰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