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德国拟购买中国高铁 专家称中国高铁优势在于性价比高

科普小知识2021-10-09 03:54:57
...

寻求出海的中国高铁最近收到了许多重要消息。

其中一条消息是,德国铁路公司董事哈纳特向法兰克福汇报说,该公司将于今年秋天在北京设立一个采购办公室,以加强与中国南车和北车的合作。

作为一个高铁技术大国,德国高铁巨头西门子一直是德国铁路公司的传统供应商。2005年11月,西门子从中国赢得了一笔7亿欧元的高铁交易。10年后,德国铁路公司表示,未来3-5年,中国将在德国铁路机车和备件采购中发挥重要作用。

用“德国之声”的话说,这是“给西门子的一记耳光”。用哈纳加特的话来说,“中国高铁产品的质量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

从进口到出口,中国的高铁一直落后。

从进口到出口,中国的高速铁路多年来确实发生了变化。

“中国高铁自2008年开始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模式,现已掌握高铁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鸿昌表示,中国高铁有能力以低成本、高质量生产大量零部件,也有“走出去”的基本能力。

李鸿昌告诉《科学日报》,目前,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已经逐步掌握了高铁牵引、制动、网络、车体等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并能够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同时,中铁建设集团、中铁工程公司等企业掌握了高速铁路建设的技术、工艺、技术等。,推动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高铁还有规模优势。李鸿昌表示,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初步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可以为市场提供每年500辆电动车组的生产能力。其运营里程已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在不同技术条件、区域特点和气候条件下积累的高铁生产和运营经验,以及强大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就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而言,中国的高铁明显低于外国竞争对手。”李鸿昌说。据世界银行专家称,中国高铁的成本仅为国外的33%-50%。据业内估计,中国高铁每公里成本约为1.5亿元,加上土木工程和车辆成本,而在韩国和德国,这一数字分别约为2.5亿元和3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金蓓认为,中国高铁的优势可以概括为“成本效益”。他解释说,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条运营线,其机车和部件已经在实际运行中进行了测试,在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显示出明显的成本效益优势。这些正是中国高速铁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市场份额领先,技术仍有发展空间。

根据德国铁路行业权威战略咨询公司SCI Verkehr发布的《世界铁路技术设备市场》报告,中国南北机车目前在全球轨道交通设备市场占据前两位。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通用电气和日本川崎重工等传统高铁巨头位居第二。

这是否意味着在技术方面,中国的高速铁路也可以在几条街上超越其外国竞争对手?

李鸿昌告诉记者,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销量遥遥领先,主要是由于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对移动设备的巨大投资需求。2014年,中国高速铁路投资为8088亿元。它的海外订单也在增加。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2014年年报显示,这两家公司的海外订单去年也分别飙升了73%和69%。然而,这不能与技术问题相混淆。

从技术上讲,中国的高速铁路在车体设计和制造、牵引和制动、网络控制、通信信号等许多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李鸿昌表示,不可否认,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在许多方面形成了独立的知识产权。他告诉记者,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大卫认为,中国对其他国家的高铁出口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但中国的工业体系和技术水平仍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我们的技术和质量在许多方面仍无法与庞巴迪、阿尔斯通和西门子等传统巨头相比。”李鸿昌说。

这与金北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仍明显低于德国等制造业强国,这不会影响高铁的技术水平。“因为高速铁路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而是许多制造技术和零部件的集成。”

立足国际市场,我们必须打“组合拳”

从日本与中国在泰国高速铁路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可以看出,国际市场并不容易获得。

去年底,中泰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重启“高铁大米”合作项目。就在中泰铁路谈判“即将继续”之际,日本和泰国*最近就泰国首个连接曼谷和清迈的高速铁路项目达成了协议。该计划是在采用日本新干线的前提下发起一项盈利能力调查。

“这些发达国家利用它们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影响力,积极推荐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有些国家甚至通过诋毁中国的声誉来销售它们的高铁。”李鸿昌说。

他认为,日本、德国等高铁强国带来的激烈竞争是中国高铁出海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在技术、金融投资、市场、营销、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劣势。该公司在争取海外高铁项目时将受到限制。”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高铁作为“后起之秀”应该学会打“组合拳”。

例如,李鸿昌表示,中国高铁在法律、商业、文化、营销和营销领域相对缺乏人才,而技术人才相对丰富,在谈判过程中很容易在这些领域制造“真空地带”。在金融方面,日本等国家经常采取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贷款来出口高铁产品。中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二个问题与中国高铁行业的“基因”有关。李鸿昌认为,中国的铁路咨询设计、施工、移动设备、运营和生产企业尚未完全商业化,经济效益也未被放在首位,导致中国高速铁路企业开发市场的激励和动力不足。

毕竟,“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尽管企业需要*和相关社会主体的支持和帮助,但政治和其他目标不应取代企业的利润目标,否则中国高铁航行的效果将大大降低。”李鸿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