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谋害了大都督周瑜?绝非诸葛亮!
有句名言,历史是由人写的。这是真的,但在关键时刻,往往是少数人改写了历史。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些英雄逆转了历史的进程。
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它为世界的三分之二奠定了基础。周瑜在决定这场战争的结果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戏剧和小说的影响下,周瑜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甚至生诸葛亮的气。事实上,周瑜是历史上一位宽宏大量的英雄。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东汉末年洛阳人周毅。他的曾祖父和曾祖父都是“邱”,是三个公职人员之一。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周瑜,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精通音乐。据说在宴会上,一些球员走调了。当时已经半醉的周瑜立即听到了。回顾球员,他有一个固有的说法“错误的音乐,周郎顾”。
然而,周瑜的志向不在词曲,而在缔造世界和平,所以他在21岁时转向了孙策。两人并肩作战,关系密切。后来,他们娶了龚乔的女儿,成为孙策的主要依靠力量。
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当时江东局势动荡,人心浮动。周瑜随外军返回吴军,带头支持孙权的领导,为确立孙权的权威和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权也非常敬重周瑜,能够进屋拜访孙权的母亲,表明周瑜被视为自己人。
周瑜在关键时刻是一个果断的人。例如,官渡之战后,曹操利用涨潮要求孙权接受质子。当时,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争议。只有周瑜坚持反对,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使孙权免于被他人控制。同样,在赤壁之战前夕,当孙权还没有决定是否参战时,周瑜的最终决定坚定了孙权抗击曹的决心。
然而,在赤壁之战两年后,这样一个本应继续光芒四射、前途光明的人却在巴丘病死了。他当时36岁。令人遗憾。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周瑜的死亡。是真的因为疾病还是有其他隐藏的原因?
至于周瑜的死,官方说法是“箭破人亡”,即他死于伤口感染。当然,这一理论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疑问。
首先,周瑜在建安十二年(208年)受伤,箭在曹仁之围受伤。已经两年多了。即使旧伤未愈,他在行军途中突然死亡也有点突然。
因此,人们一直推测周瑜死于政治斗争,并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击。当时,周瑜是一个崇拜大都督的权臣,也是孙吴集团的重要人物。谁敢向他伸出黑手?只有一个人,孙权!
这对长城来说似乎有点自毁,但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这种情况并不排除。
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对周瑜呢?这应该从内部和外部来看。首先,从内心来说,周瑜毕竟是和孙策一起出生的。随着孙权*的稳定,培养自己的心腹队伍迫在眉睫。像周瑜这样的前官员不得不退出核心圈子。如果周瑜是一个老官员,也许孙权可以等几年等他逐渐淡出。可惜周瑜正值壮年,孙权等不及。
有人可能会说,孙权不一定羡慕周瑜。否则,他为什么要在周瑜死后任命周瑜推荐的鲁肃为大都督呢?事实上,这完全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鲁肃和周瑜是完全不同的人。
鲁肃是一个懂得如何在官场上生存的人,他能做到两面。然而,周瑜表现出了很强的攻击性,这只是人们的一大禁忌。
从外部来看,赤壁战争后,世界处于分离状态。至于将来如何走吴之路,具体说来,当时有两种纷争,即三分天下和三分天下。周瑜持后一种观点。具体来说,刘备首先被消灭,然后赢得了利润。这样,半个国家就能被占领,中原就能和曹魏争夺天下。
但是,孙权有三点主张,即统一刘备,削弱曹魏,争取三国政治结构的主动权。
当时,周瑜身居高位,孙权不得不迁就他。周瑜西征蜀国,中途夭折,中途放弃。从那以后,讨伐益州的行动就被搁置了,没有人提起过。
与周瑜的个人生活相比,他的政治抱负才是真正的生命线。因此,可以说是孙权结束了周瑜的生命。至于周瑜的死,那就相对无足轻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