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鄱阳湖水位与流量的迟滞效应主要受流域流量影响
科普小知识2021-07-18 05:21:04
...
水文滞后是水文过程的非线性特征,表现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非唯一性。关系参数的确定与变量的变化方向有关。滞环现象及其特征常用于河流流量与水位的关系以及土壤水分的变化。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张琪团队在鄱阳湖水文滞后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水文献》杂志上。
鄱阳湖是一个典型的洪湖。张琦的团队在近期的水文过程研究中发现,鄱阳湖水位流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三阶段变化特征,即流量与水位同步快速上升期、流量快速下降与水位缓慢上升期、流量缓慢下降与水位快速下降期。以都昌站为例,多年平均一期历时171天,对应鄱阳湖二月至七月中旬的汛期。第二阶段约27天,对应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阶段持续167天,对应于长江流量从8月中旬到次年1月底的快速下降期。三阶段模型描述了鄱阳湖水位的年变化及其与流量关系的强滞后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湖泊水位与流量的关系与调查地点、入湖河流和长江流量有关。湖泊水位和流量的滞后效应主要受流域流量的影响,流域流量是长江流量的5倍。
就滞后效应的方向而言,鄱阳湖系统在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都存在滞后现象。研究结果丰富了泛湖水文理论,为解释鄱阳湖水情变化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