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刘建康院士:碧“水”丹心江湖情

科普小知识2021-10-21 04:58:09
...

注重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书籍,不仅仅是权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

-刘健康

秦昭桂胡洁

刘建康院士:碧“水”丹心江湖情

刘健康(1917-)

中国著名鱼类学家、淡水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吴江市松岭镇。他于193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科学学院生物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47年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鳗鱼性别变化规律的发现为低等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证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先后总结了我国池塘养殖和大水面渔业利用的经验,并以系统生态学的理念在武汉东湖开展了淡水生态研究,为我国湖泊研究和淡水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晚年,他十分关注淡水生态和人类环境保护。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发表了100多部作品,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

特许经营中的“拆解工匠”

江苏省吴江县有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松岭镇。这是一片真正的鱼米之乡。在镇东门外有一条杭千街。这些街区建在河边的路上。河两岸的拱桥连接在一起。街道上挤满了行人。桥下的船歌不断。这确实是一个富裕而和平的地方。刘健康于1917年9月1日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刘嘉湘(初中毕业后改名为现在的名字)。三天后,婴儿刘健康随母亲陶·刘舒搬到上海,父亲刘振起在一家外企做文职,母亲一心一意经营家务,相对富裕。

1922年春天,刘健康第一次背着书包走进上海蔚县小学。当时,中国人民正在抵制日货,**在山东问题上“卖国奉承”。今年年初,上海第二日本棉纺厂和其他地方的工人也举行*谴责这一事件。“那时候有一系列‘国耻’,都是列强欺凌中国人的记录,所以‘救亡图存’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刘健康回忆道。

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刘健康和他的同学周并肩走着。这时,两个高大的外国孩子从后面走了过来。他们趾高气扬,看上去不像其他人。周觉得他们的发音很奇怪,就随便模仿了几下。没想到,隔着几个耳光就拉了周一把,嘴里全是谩骂。这一幕深深地印在刘健康年轻的心里。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无能,但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欺负。当“赛先生”的思想在校园里广泛传播的时候,刘健康决定为国家的繁荣而学习,“以科学救国”成为他童年的抱负。中学历史教师白先生对1928年“5·30”*的悲愤诉说,引发了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考。

刘健康在租界长大,在教会学校待了很长时间。他非常精通英语,这对他后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家中的独生子,他的父亲对他的学业成绩和道德修养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全家人都住在租界里,从小就接触英语,在小学的时候,汉语一点也不突出。因为这个原因,我父亲邀请了一位语文老师,这是其他姐妹都没有的特殊待遇。

刘健康喜欢谈论动物,喜欢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他喜欢那个在课堂上用身体来解释字母的英语老师,以此来“抓狂”。他喜欢在生物课上观看各种标本,并亲自参与收集。直到现在,他仍然唱着小学老师们教唱的儿歌《蛙歌》。他说这样的儿歌生动有趣,生动地描绘了青蛙的神奇变化,也唱出了它对社会的贡献。后来,当他工作的时候,刘健康买了一本关于青蛙的书,并在晚年参加了保护青蛙的青年活动。

我在上海上小学的时候,虽然学校很少安排课外活动,但刘健康回家后会喜欢上各种各样的玩具,尤其是他爸爸刚买的新玩具。他对新玩具的内部结构充满好奇,所以他经常在两天内把它们拆开。例如,一只青蛙在上弦的时候会跳上跳下,他特别想知道它的内部结构,所以他用螺丝刀把它拆开,最后把它复原。

因为他喜欢一看到玩具就撕掉,所以他的家人也给他起了个绰号“开膛手”。

渐渐地,刘健康的拆迁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初中时,他沉迷于拆卸收音机,花了很多时间摆弄磁铁和线圈。终于有一天,他打包的小盒子会发出声音。当他生病从初中辍学的时候,他花了很多时间探索无线电的原理和结构,后来他把自己安装到了一台矿石机、一台单管无线电和两三管无线电中。

决定生活方向的“生物展”

从1928年7月小学毕业到1937年10月随东吴大学西迁,刘健康在苏州度过了他的主要学习和生活。

高中毕业后,他会在周末骑自行车去他的出生地——松岭镇的继母家。不仅有茶馆的窃窃私语和“深闺爱梅、种竹”的浪漫故事,还有广为流传的祖训“种竹养鱼,利大于弊”。

1934年,18岁的刘健康进入苏州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东吴大学培养学生个性、强调示范和效率的教育理念一直为刘健康所珍视。在刘健康的记忆中,徐、、、陆、等生物系的老师不仅从事科学研究,而且教书育人,使他深受启发。

1935年,刘健康已经是大二学生了。生物系决定在上海举办一个纯粹受欢迎的淡水生物学展览。刘承赵教授负责这项活动。刘健康很荣幸被选为老师的助手。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人们似乎对鱼最感兴趣。他总是班上最好的演讲者,但他对鱼的问题知之甚少,这让他很尴尬。当他得知系里没有教授研究鱼时,一个想法悄悄地在他的脑海里萌生了。在回苏州的路上,刘健康忍不住向老师表达了他的兴趣:“我想学鱼。”

刘承赵没有忘记这段漫长的旅程和与门徒的对话。第二年,著名鱼类学家、时任南京*大学教授的来到苏州大学讲学,刘健康不仅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候,最终还在刘的陪同下留下来吃饭。

刘健康第一次感到紧张,当他和一位著名教授走得这么近的时候。这时,向介绍道:“吴先生,这是我的好徒弟。他就是我不久前提到的对鱼类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今天他被特别邀请和你谈话。”这成为他与导师的第一次相识。

那次,吴现文给了他一些推荐书目。其中,他推荐了诺曼的《鱼类自然史》的英文原版,并请他逐一阅读《桡足类》杂志上的鱼类学论文,以了解国外鱼类学研究的进展,并告诉他重要的鱼类学文献。巴什福德·迪安编了一套三本英文书《鱼类文献目录》,并请他查找,包括鱼类的分类、生长、年龄和结构。刘健康对他的鱼类研究文献知识印象深刻,而刘健康对吴教授充满了钦佩和钦佩。

吴现文向他强调了阅读经典著作、英语和写作论文的重要性。这就是在“*”中受到批判的“一本书主义”和“两篇文章主义”。然而,正是这种重要的启蒙精神和诚实的治学态度深刻地影响了刘健康的学术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吴大学的部分师生*经浙江湖州(吴兴县)迁至四川成都,并入华西大学。刘健康在战争期间读大四,1938年秋毕业。他大学毕业论文的题目是“鲤鱼的骨骼系统”,这让他真正接触到了鱼类研究。

大学毕业后,在刘承赵的推荐下,刘健康于1939年来到位于四川北碚的国家*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成为吴现文的研究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英科技合作博物馆馆长李约瑟博士介绍(李约瑟博士曾担任李约瑟在中国活动的翻译,翻译李约瑟的《战时中国科学》),他于1946年1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二年秋天,他先后向实验胚胎学家h·霍尔弗雷德和n·j·贝里申请博士学位。后来,他被美国伍兹霍尔实验细胞实验室主任r .钱布利斯聘为该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从事微体操作和组织培养实验。一年后,他被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史密斯学院的m·罗斯聘为动物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

钱百色和罗斯高度评价刘健康的才华,都力劝他留在美国,同时明确表示他的科研事业是在祖国。1949年2月,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刘健康终于乘船返回上海。行李里没有时髦的家用电器,只有一些重要的鱼类学文件和一台英文打字机。

从鱼类到淡水生态

刘健康的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静态鱼类学研究逐渐扩展到生态和生理实验,在低等脊椎动物的性别分化和性别转换方面取得了重要发现,形成了“鳗鱼是雌雄同体”等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结论。二是开展湖泊渔业增产示范试验。“鱼塘单位面积产量试验”在科学总结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方法的同时,揭示了“从生物生产力角度提高湖泊渔业产量的途径”。三是鱼类生态学和淡水生态学的研究,主要包括长江和东湖鱼类生态学的调查研究。

从鱼类到淡水生态,刘健康以其求真务实的执着信念、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敢于创新、不怕权威的科学精神,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实现了探索领域的不断拓展。

刘健康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学方面,但他没有坚持传统的鱼类分类学,而是更加注重鱼类生态学。

早在1939年,在吴现文先生的指导下,他就发表了《中国鲤科鱼类“头圈”鳃动脉的排列》、《斗鱼渗透压的调节》和《氯化物分泌细胞》等文章,显示了他的研究能力。在与导师“口腔和咽喉的表皮是鳗鱼的主要呼吸器官”的联合研究中,他也引起了对鳗鱼习性研究的兴趣。

此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鳗鱼雌雄同体的人,并于1944年出版了《鳗鱼的原始雌雄同体》,引起了国际动物界的极大关注。1947年,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一篇特别评论,称该研究发现“为低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新的有趣证据,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在他的海外博士研究中,有两篇博士论文,一篇是关于水螅生殖巢的形成和生殖细胞的起源;第二个是“种质,韦斯曼和九头蛇”,挑战德国生物学家和世界生物权威韦斯曼的“种质连续性理论”。

刘健康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到家乡,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他的研究开始侧重于鱼类生态调查和鱼类繁殖研究,以增加鱼类生产和繁殖。1955年,他组织了20多人去湖北梁紫湖遗址调查鱼类资源和生态。在过去的两年里,他收集了湖中近30种经济鱼类的生态数据。出版的《单位面积鱼塘产量测试》被水产业界公认为中国传统养鱼经验的科学总结。首次提出了草鱼和鲱鱼的饲料系数。这项成就中的数据被英国学者C F .希金在他的书《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鱼文化》中特别引用。

1957年,刘健康开始主持长江鱼类生态调查,在重庆木洞、湖北宜昌和上海崇明岛设立工作站。经过两年多的收集、观察和记录,他带领团队总结了一套系统的鱼类生态学数据,填补了中国淡水鱼生态学的空白。它参与或领导的五里湖、梁紫湖和长江上、中、下游鱼类生态调查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系统、最完整的淡水生态研究集体工作。获得的数据是证明葛洲坝和拟建的三峡大坝在1980年代对鱼类的生态影响的重要依据。20世纪50年代初,他和他的助手们还调查了长江宜昌段家鱼产卵场的分布,并成功地进行了草鱼和鲢鱼的人工授精和孵化:将未成熟的鲱鱼注射脑垂体以提前诱导排卵。这为今后中国“四大鱼类”的人工繁殖奠定了基础。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刘健康仍然坚持“科研机构的事业是灵魂”,受到了劳动的批判和改造。1971年,他的科研工作恢复后,他第一次去武汉钢铁公司解决预防和控制淡水贝菜堵塞冷却管的问题。两年后,他接手了“东湖渔业增产稳产高产试验”,提出了调整放养目标、增加鱼种规格、改进捕鱼设施、控制凶猛鱼类和改革捕鱼技术等五项措施。

改革开放后,刘健康的国际学术视野也逐渐开阔。他更加关注淡水生态。按照他的话说,鱼类生态也是人类生态。只有良好的淡水生态才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1979年10月,刘健康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全国委员会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第六届“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会议,并访问了荷兰、西德、英国和法国的有关机构和研究机构。此后,他发表了一篇关于淡水生物学发展方向的文章,提出了“人类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受到教科文组织的关注。这一主题被列入“人与生物圈”科学研究项目。这种广泛的经验和讨论已经成为他将注意力转向淡水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机会。

从那以后,刘健康参加了更多与淡水生态学相关的国际和国内学术活动。从东湖生态学的案例研究到湖泊环境的研究,从揭开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到水污染防治,从鱼类资源保护到生态环境工程,他开始关注淡水生态的改善,出版了《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围隔实验与湖泊实践》,将鱼类学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结合起来。水产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立了以水域生态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研究所建立“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站网络”奠定了基础。

(作者秦兆贵,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洁是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的研究生

刘建康院士:碧“水”丹心江湖情

(1)刘健康在调试元素分析仪

刘建康院士:碧“水”丹心江湖情

(2)刘健康院士的学术格言

刘建康院士:碧“水”丹心江湖情

③年轻的刘健康

刘建康院士:碧“水”丹心江湖情

(4)刘健康和日本学者三浦·泰章、大岛和利川贤一在鱼塘中测试了鱼探测器的灵敏度。

刘建康院士:碧“水”丹心江湖情

(5)刘健康和他的导师吴现文(右)以及他的小女儿吴新兴(中)

刘健康学术过程的成功

秦昭桂

从上海的租界到苏州的松岭,从苏州大学到成都的北碚,从留学到毅然回国,从无锡的五里湖到湖北的梁紫湖,从宜昌鲤鱼产卵场到长江鱼类资源调查,从淮河流域水库到东湖蓝藻水华的治理,刘建康对鱼类学和淡水生态学上瘾,并在生活中取得了不懈的进步。一件接一件,一张接一张的照片,一段又一段的回忆,充满了他对职业的执着和热情,记录了他在刘承赵、吴现文、贝瑞尔等著名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也见证了他从鱼类学研究到淡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术旅程不断拓展,以及他在权威与创新中不断拓宽的研究视野。

纵观刘健康的学术成长过程,我们发现以下因素至关重要

首先是获得“乐趣”。刘健康从小就对科学探索很感兴趣,这种兴趣与他的研究方向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科研工作总是在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状态下进行。

他从小就喜欢动物课,喜欢灵活的东西。小时候,他对玩具的内部结构非常好奇,所以也被称为“拆除工匠”。上学后,他又热衷于收音机,能够组装自己的收音机,并试图破解事物背后的原理。这种探索偏好的性质和天赋为他走上科学道路铺平了道路。

刘健康出生在鱼米之乡,对鱼和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深谙“千倍利润养鱼竹”的祖训。一旦有机会接触鱼类学领域,他会坚定地以此为方向,从本科毕业论文开始,他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江湖”生活。

第二是获得“法律”。刘健康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受到著名教师的指导。他可以获得比同龄人更多的学术“真经”。

他在东吴大学的时候,遇到了刘承赵教授,他心胸开阔,热爱人才。因此,他有机会参与上海水生生物展的筹备工作。也正是这次经历激发了他对鱼类研究的兴趣,然后决定从事学术生活规划。仍然是刘承赵教授的介绍,让他第一次有机会听到著名鱼类学专家吴现文的讲座,并听取吴士的建议。然后,他开始为他的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并为他的本科论文选择研究鱼类的题目。

在四川北碚时,他向吴现文学习,从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许多解剖学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这是他在课堂上从未听说过的。吴士继承了师祖冰之先生留法期间的研究态度和科研方法,实现了新一轮的传承。六年和吴现文先生的教学时间一样长。他导师的*学术风格和对他的充分信任使他敢于大胆创新,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了世界。如此高的起点使他能够更早地树立学术信心。

在这里,他还遇到了世界一流的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所以他读了他的书,翻译了他的书,并得到了他对海外著名专家的赞赏和推荐。之后,他来到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遇到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贝里尔教授,并在暑假期间来到了位于海边的伍兹霍尔实验室,那里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结果,他能够听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报告。在这里,他的视野变得像面对大海一样宽广。

第三种是博取“道”。刘健康的学术研究之所以取得学术界公认的成就,在于他坚定而明确的价值取向,即服务社会、求实创新。

刘健康年轻时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一家外国人经营的外国公司工作,但他年轻时对金钱不感兴趣。在采访中,他多次告诉我们,“从事学习的人不想致富。我的态度是,金钱忽略了我,我不管理金钱。”

刘健康致力于科学研究,也忘记了担心科学研究。他受到“反右”和“*”的双重打击,但当他谈及这一经历时,他比许多人更漠不关心。在那种“喧闹”中,他也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沉浸在自己的实验和研究中。他完全相信这个国家最终会重视科学研究。面对政治审查和红卫兵的羞辱,他说他的作品是“科学工作者”和“现在我们不能说话,但有一天我们会说话。”因此,即使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他也没有表现出沮丧,而是以内心权利的名义参加了专业写作。

他总是对年轻的学者说,“我们必须亲眼看到它。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能跑,但是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不能跑。因此,当我们年轻时,我们应该多观察实践,深入实地了解情况。”科研目标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在刘健康自己编辑的两本文集的扉页上,有一个醒目的标志:“重视科学实验,注重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书籍,不仅仅是权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这是他几十年来致力于科学实践的学术研究方式。方法是可以继承的,方法在于启迪。他希望年轻人能明白,这就是他一生所领悟的“道”。

在这《陶》中,充满了他的爱国热情和科学研究的真谛。

中国科学新闻(第三版20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