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周礼勇教授:寻找第九大行星极具科学价值

科普小知识2021-11-03 06:31:18
...

■马卓敏,本报见习记者

在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之前,九大行星的想法早已被广泛接受。几天前,美国科学家宣布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太阳系边缘可能有“隐藏的”遥远而巨大的第九颗行星。

对此,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立勇告诉《中国科学日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地区相继发现了许多天体,其中一些比冥王星大,而冥王星只是柯伊伯带众多天体中的一个。

显然,天文学家们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如果冥王星是一颗“行星”,那么这些新发现的以及未来将继续被发现的、与冥王星大小相当或更大的物体应该算作“行星”,因此将冥王星列为第九大行星是非常不科学的。

“因此,在2006年IAU大会上,成员国集体通过了一项决议,为‘地球’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根据周立勇的说法,这次会议增加了一个新的天体类别,即“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和后来发现的一些更大的柯伊伯带天体,包括波塞冬和怀孕星,也属于“矮行星”类别,所以冥王星的“降级”是不可避免的。

周立勇解释说,关于第九颗行星的问题,应该清楚的是,外国媒体在其报道中没有提到“发现”一词,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人们已经观察到柯伊伯带的一些成员被称为‘*柯伊伯带物体’,它们有很长的椭圆轨道。”

由于这个原因,研究人员判断这些轨道的近日点方向有向特定方向聚集的趋势,然后他们怀疑这种轨道的形成是由于“隐藏”在柯伊伯带深处的地球质量的天体的扰动。

"有些人还以此为论据推测第九颗行星就在那里."周立勇说,目前,证据令人兴奋,但要真正确定第九颗行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有大量的柯伊伯带天体尚未被发现。随着进一步的观察,更大的物体将被直接观察到。”

然而,如果获得更多的“间接证据”,如“*柯伊伯带物体”的轨道分布,周立勇认为这可能会为质量大小的行星的存在带来更多的结论性证据。

周立勇认为,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为什么人类应该努力在柯伊伯带找到更多的天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如果在远离太阳的‘柯伊伯带’发现有行星质量的天体,将对行星形成过程和太阳系的演化构成更大的挑战。”但是周立勇认为,即使发现有行星质量的天体,因为它们离地球很远,它们的存在对地球应该没有什么直接影响。

然而,它们的引力效应可能会扰乱柯伊伯带的物体,导致它们改变轨道,进入太阳系内部。因此,它们可能对彗星的流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对地球环境构成间接威胁。“但遥远行星的轨道非常长,这种效应只会在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出现。”周立勇说。

《中国科学杂志》(第四版综合,201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