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日渐成型

科普小知识2022-01-11 07:11:44
...

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日渐成型

资料来源:成千上万的甘肃临泽居民来到干旱的沙漠地区,共同压沙障,种植梭梭。4.5万亩治沙造林绿化、生态屏障建设和家园绿化“合唱”开始。国王会接受的。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6日电中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正在逐步形成

新华社记者邢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经历了从局部生态破坏到管理、恢复和保护的曲折历程。现在,中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正在逐步形成。

内蒙古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公里,南北跨度为1700公里。它横跨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三个主要地区。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2.3%。这个地区有许多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包括草地、沙地、湖泊和森林。

**总书记、国家主席*2014年1月在内蒙古视察时强调,内蒙古生态形势不仅关系到该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努力把内蒙古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8.4亿亩基本草原的“红线”得到最严格的保护

据自治区农牧部门草原监督管理局统计,2005年至2009年,全区划入牧区基础草原8.4亿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4%。这8.4亿亩基本草原,就像全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内蒙古草原的“红线”,必须得到最严格的保护。具体措施包括严格征用和占用基本草原的审批程序,确保数量不减少、用途不变、质量不下降。

“十二五”期间(2012015年),内蒙古投入300亿元用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政策覆盖10.13亿亩天然草地,其中禁牧面积5.48亿亩,草畜平衡面积4.65亿亩。146万户和534万农牧民受益。这不仅减轻了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而且不断改善草地生态,显著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据自治区林业厅统计,近年来,全区草原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植被明显恢复一半,草原面积增加1400万亩。全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也实现了“双增长”,从“十一五”末的3.6亿亩和13.6亿立方米增加到3.8亿亩和14.84亿立方米。

荒漠化,荒漠化面积实现“双减”

沙漠化的土地被称为“地球癌症”。在内蒙古,沙化土地占总面积的52.2%,其中沙化土地占35.05%。“沙漠控制”这两个简单的词让内蒙古的许多人默默奉献了一生。

现年62岁的马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一名老兵。自2006年以来,他已投资40多万元用于治沙,种植樟树1768亩。榆树160亩,黄柳、柠条、杨树1012亩。他说:“我很自豪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和绿地。”

据气象部门统计,在沙漠化较为严重的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初期,即1987年至1999年,西北和华北地区年沙尘暴次数为5.85次。随着那里荒漠化的逐步控制,2011年至2015年间,这一数字下降到3.5倍。

目前,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状况继续呈现良好趋势。呼伦贝尔沙地在减少荒漠化面积和降低荒漠化程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变化。浑善达克沙地和腾格里沙地南缘分别建立了封边林防护体系和生物固沙带。

湖泊、湿地和森林的生态得到了显著改善。

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湖。2002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呼伦湖水面面积持续缩小,蓄水量严重下降。呼伦湖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和自治区的关注。随后,自治区*投资20亿元启动了呼伦湖综合治理工程。到2016年10月,湖水位将达到543.24米,水域和湿地面积将扩大,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将显著改善。

在湿地保护方面,内蒙古还建立了83个以湿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133万公顷,初步建立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在森林保护方面,2015年4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结束了63年的天然林商业采伐,开始从木材生产向生态恢复和建设转变。转型发展中的林区经济蓬勃发展,森林生态迅速恢复,森林面积和活立木存量实现“双增长”,成为极具潜力的绿色宝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