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最大幸福是实现科研梦想

科普小知识2022-04-26 07:28:57
...

“科学研究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最大的幸福是能够做事并实现科研梦想。”这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王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经常说的话。

作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得意弟子,王在欧洲工作了11年,在美国工作了5年。2001年12月,他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重返工作岗位。2004年,他被选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的国家候选人。2013年1月,他被评为中国“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回国后,王开始梦想成为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强国:他领导了中国两个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北京谱仪三号实验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新中微子振荡的发现,特别是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的发现,被认为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物理成就”,并将中国的粒子物理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重大改造项目中,王担任了北京谱仪三分院大粒子探测器的主任。他全面负责并领导设备的设计、开发、调试和操作。他还与来自11个国家的50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近300名科学家组成了北京谱仪三国际合作小组。他坚持自主创新,在大型超导磁体、电阻板探测器、晶体热量计、铍束管等的研发上取得了技术突破。,使北京谱仪ⅲ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谱仪三号实验在轻强子谱和charmonium物理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粒子和现象。2013年3月,实验小组宣布在四夸克态下发现了一个新粒子Zc(3900),这很可能是一个奇怪的强子,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传统的夸克模型之外寻找这个强子,并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向世界难题挑战的中微子物理领域,王于2003年首次提出在大亚湾附近的山上建造中微子探测器的实验方案,使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设计精度达到同类实验中最高。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实验的设计和演示,并成立了一个大型国际合作小组,由来自*、香港、*和美国、俄罗斯、捷克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研究单位和3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他还担任国际合作小组的发言人和实验项目的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实验的科学研究、原型开发、工程设计和实际施工。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于2007年10月开始;2010年12月,核电站附近的2000多次爆炸安全完成,全长3000米的地下隧道和五个地下实验大厅竣工。探测器的建造和安装于2011年12月完成,远点和近点探测器同时投入运行。

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王决定用8个中微子探测器中的6个提前检索数据。利用在55天内观察到的中微子情况,大亚湾实验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中微子振荡。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振荡概率为9.2%,误差为1.7%,无振荡概率仅为万分之一。

大亚湾实验结果公布后,国际粒子物理界立即作出强烈回应,认为该结果“为未来中微子研究打开了大门”,并为中微子物理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李政道说,“这是粒子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基本和重要的参数”。

被《科学》杂志选为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也将使科学家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有一个新的理解。这将为下一代中微子实验探索和研究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不对称性,即解开“反物质消失之谜”开辟道路,奠定科学基础。

王因在粒子物理实验方面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第六届周基金基础科学奖和2013年何李基金科技进步奖。尽管2014年还没有到来,美国物理学会已经宣布他将获得2014年帕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

王是一位以实现科研梦想为最大幸福、以科研为生活方式的年轻科学家,曾任国家核探测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主任、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他一直在挑战更高的科学目标。

2008年,他提出用反应堆中微子来测量中微子质量序列,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中微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江门中微子实验。现在,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都表示了合作意向。

为了满足实验需要,提高探测器性能,王设计了一种新型光电倍增管,该管已获中美发明专利授权。他还发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光电倍增管开发合作小组,以实现这种新型光电倍增管的产业化,并为江门中微子实验奠定基础。

未来中国的中微子研究将如何发展?王组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中微子工厂,并提出建造一个用于环形电子-正电子碰撞的“希格斯工厂”(可发展成一个大型质子-质子对撞机)。他希望中国的中微子研究将“真正实现国际领先,成为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