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是怎样的?古人有时间观念吗?
现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发展越来越美好,科技时代已经到来,现在的社会现在的时代都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时间观念也是非常强的,人们都过着快节奏的生活,那么,现在也是有人在崇尚着慢生活,因为慢生活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是怎样的?古人有时间观念吗?
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记时,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细小到秒的万分之一,大到宇宙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超大计时方法。
但是人们往往疑惑的是,中国古代普通的计时制度是怎样的呢?普遍都只能认识到时辰、刻,以下就是模糊的概念,甚至怀疑都没有精准的小时间计述制度,还为此感到自卑。
人类认识时间是逐渐的,意识到有时间的存在,起码要先知道有类似的时间周期,所谓时间周期,就是自然现象中可以肉眼观测到的时间规律,比如一昼夜,每天都会天明,也会夜晚,从不间断。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才会产生最直接的时间概念,亦即一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势必会被量化、可计算化,那么一天的时间是否可以量化?每天的时间是否是恒定的?那必须产生可分化一天的量化数据单位来进行测算。
而无数个一日组合起来,又发现了季节、年等自然周期时间,于是乎,基本完整的计时制度产生了。全人类大都如此。年、月、日。历法从此产生。
一般而言,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月有大概三十日。而玛雅人的历法一年分为十八月(乌纳),一月(乌纳)分为二十金(日)。较为特殊。
而中国的始祖伏羲,创立的历法为十月太阳历,亦即,一年十月,一月三十六日。女娲时期观测到十月太阳历与天文不符,遂在岁末加五天,合三百六十五天,进一步将历法改为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岁末加五天。久而久之,也就是传说中的「女娲补天」。
这么解释「女娲补天」,可能有些朋友们要反驳了,别急,以后有机会我会写文详细说此事。本文着重写时间制度。
《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寅敬致日,平秩南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寅在易日,平秩朔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
这段话讲尧帝之时,政治安定之后,尧帝派人测量天文,制定历法,颁布天下。
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一开始就与天文脱离不了关系,时间制度的设计并非有意的人为设定,比如非要一年五百天,那就不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周期性了,但是除了年月日的时间非人为设定外,量化还不得不靠人为设计,特别是小时间单位。而要想像尧帝那样颁布天下使用人人皆懂的历法,必须先有一个人人皆懂历法的文化现象,亦即,人人皆知天文。事实上也是如此。
顾炎武的《日知录》里讲「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这并非顾炎武乱说的,三代(夏商周)以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生存的环境比如山、水等作为坐标给予观测天文,然后推算历法。
尧帝时期著名的《击缶歌》也可以佐证普通百姓对于时间观测而生活中运用自如的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击缶歌》
纪年月日:
干支纪年法。
所谓干支纪年法,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组合成为六十组数据用来纪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干支纪年,《世本》中记载始于黄帝,夏代、商代帝王名多采用干支。诸如孔甲、帝辛、太戊、武丁。
太岁纪年法。
太岁,亦即木星。古天文学家将周天分为十二次,亦即「星纪、或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在周天上运行有顺行和逆行,周期大概为十二年一周期,所以将木星每运行一个次时,用来表示一年纪年,在殷商时期已经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非常普及了。
但是,实际上木星运行并非十二年,而是11.8622年,所以每一个周期十二次用完会超过一点点,累积86年之后会多出一个星次,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超辰或超次」。
太岁运行到十二星次,有专门的名字,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尔雅·释天》曰:「太岁在子曰困敦,太岁在丑曰赤奋若,太岁在寅曰摄提格......」什么意思呢,木星运行到星纪星次时,叫做困敦,运行到娵訾星次是,叫做赤奋若,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太岁纪年法可以与干支纪元法有个基本的对照关系,久而久之,十二星次太岁名被视为地支的别称。屈原在《楚辞》中写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用的就是岁星纪年法,岁星在寅曰摄提格,孟陬为寅月,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也是他自豪的一点。
同时也发明了十个对照干支的岁星名,叫「岁阳」。亦即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尔雅·释天》:「岁星在甲曰阏逢、岁星在乙曰旃蒙、岁星在丙曰柔兆......」
当然还有另外的版本:
天干
甲:焉逢 乙:端蒙 丙:游兆 丁:强梧 戊:徒维
己:祝犁 庚:商横 辛:昭阳 壬:横艾 癸:尚章
地支
子:困敦 丑:赤奋若 寅:摄提格 卯:单阏 辰:执徐 巳:大荒落
午:敦牂 未: 协洽 申:涒滩 酉:作噩 戌:阉茂 亥:大渊献
由于岁阳和十天干对应,岁阴与十二地支对应,基本可以视作干支纪年了。比如后来宋朝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采用编年史格式,其编年就是采用的岁星纪年法。比如今年,丙申年,岁星在丙曰柔兆,岁星在申曰涒灘,所以丙申年又可以替换为柔兆涒灘之年。
前面我说到,岁星的运行并非符合十二年,而是11.8622年,86年之后会超辰一次,那么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真正的干支纪年开始实施是王莽之后的事,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此后通行。
至于月和日,则基本采用干支。其中岁星纪年法中的纪月与现行夏历纪月同步,只是名字不同。而干支纪月则不是同步的,只与节气同步。
纪大时间:
对于大时间,根据古六种历法的规则,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则十九年为年以上最小的一个单位,称之为章。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六十蔀为元。一元则为4560年。
宋朝时期的邵雍,提出元会运世论,把大时间制度规范化。
一元为十二会,一会为三十运,一运为十二世,一世为三十年,一年为十二月,一月为三十日,一日为十二辰。
以十二和三十为间隔进制关系。我画个表,可以清楚看到其中关系。
根据邵雍的时间制度,今年(西元2016年)为以元经会2302世第3年。 根据邵雍的理论,从天体生成至虚空粉碎共计129600元,一元为129600年,计167,9616,0000年,约是一个大冰河时期。现是第八期比卦,约64776元。
纪小时间:
对于小时间,亦即一日以下的时间制度,古来并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专门的制定,而是根据自然特征来定时。在《礼记》中,将一天分为朝时,日中,夕时。这怎么看都非常像现在的上午、中午、下午三分法。看着极不严谨。再细分下,鸡初鸣,昏明,大昕,晏朝,昏,日出,日侧,见日,逮日。有着浓浓的自然特性和实用特性。
汉朝时,根据《淮南子》记载,将白天分为十五段。「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哺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至于夜晚怎么划分的,《淮南子》没有记载,如果和白天一样划分出十五段,那一天三十段,那么一段约为现在的48分钟。
而后将十二时辰与俗名固定起来,子时:夜半。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寅时:平旦。卯时,日出。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昳。申时:哺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
汉朝之前已有漏刻制度,所谓漏刻,「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于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日未出前二刻半而明,既没后二刻半乃昏。减夜五刻,以益昼漏,谓之昏旦。漏刻皆随气增损。冬夏二至之间,昼夜长短,凡差二十刻。每差一刻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一箭。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昏旦有星中。每箭各有其数,皆所以分时代守,更其作役。」《隋书·天文志》
也就是说,采用一个可以漏水的器皿,一天漏多少水用来记时,每个时期不同。并划分出不同的漏刻制度。古代多为100刻制度,亦即一天分为100刻。但是由于季节的变化,昼夜时间会有所变化,比如夏至日昼长夜短,冬至日昼短夜长。为了方便生活,历代对每一年不同季节月份的漏刻也有不同的制度。
《鸿范传》:「冬夏二至之间,一百八十余日,昼夜差二十刻。」二至之后,九日而增损一刻焉。至哀帝时,又改用昼夜一百二十刻,寻亦寝废。至王莽窃位,又遵行之。光武之初,亦以百刻九日加减法,编于《甲令》,为《常符漏品》。至和帝永元十四年,霍融上言:「官历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漏刻,随日南北为长短。」乃诏用夏历漏刻。依日行黄道去极,每差二度四分,为增减一刻。凡用四十八箭,终于魏、晋,相传不改。
宋何承天以月蚀所在,当日之衡,考验日宿,知移旧六度。冬至之日,其影极长,测量晷度,知冬至移旧四日。前代诸漏,春分昼长,秋分昼短,差过半刻。皆由气日不正,所以而然。遂议造漏法。春秋二分,昏旦昼夜漏各五十五刻。齐及梁初,因循不改。至天监六年,武帝以昼夜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余分。乃以昼夜为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至大同十年,又改用一百八刻。依《尚书考灵曜》昼夜三十六顷之数,因而三之。冬至昼漏四十八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七十刻,夜漏三十八刻。春秋二分,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八刻。昏旦之数各三刻。先令祖恆为《漏经》,皆依浑天黄道日行去极远近,为用箭日率。陈文帝天嘉中,亦命舍人硃史造漏,依古百刻为法。周、齐因循魏漏。晋、宋、梁大同,并以百刻分于昼夜。
隋初,用周朝尹公正、马显所造《漏经》。至开皇十四年,鄜州司马袁充上晷影漏刻。充以短影平仪,均布十二辰,立表,随日影所指辰刻,以验漏水之节。十二辰刻,互有多少,时正前后,刻亦不同。其二至二分用箭辰刻之法,今列之云。
梁武帝时期,十二辰和百刻制度同时使用,但是100不能被12整除,所以刻与时辰之间出现难以计算的尴尬。所以才有120刻、96刻、108刻之争。
最终采用了一个时辰八刻,一天九十六刻制度。一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
夜间专门的计时方法
古代夜间是不许像现在这样花红酒绿的,为了不消耗体力保证第二天良好的工作,以及抑制夜间消费,古代的各大王朝都采取「宵禁」制度,所谓宵禁,就是大概到了戌时末亥时初,就必须回家睡觉,不准在外面闲逛,设有夜间巡逻人员,如果被他们抓住有夜生活,会被重罚的。
夜间可以出来的除了巡逻人员,还有打更的。亦即,将夜间分为五个时辰,称之为五更。
一更(jing):戌时,现晚七点到九点。二更:亥时,现晚九点到十一点。三更:子时,现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四更:丑时,现凌晨一点到三点。五更:寅时,现凌晨三点到五点。五点之后天就亮了,撤销宵禁。
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一刻大概十五分钟,故古时多说某时某刻,诸如一个罪犯背叛死刑,推出去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11:45,是阳气最重的时刻,意思是让罪犯死了连鬼都不能做。
点,更之下的专用时间。
点,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在更之下,有个名叫点的专用时间,一更分为五点,差不多现在的24分钟。三更两点,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深夜11:48。
那么,刻以下呢?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而分以一个时辰120分和96分、108分的不同算法,一般为了方便计算以120分为一个时辰,与现在的分一样。根据古代度量衡单位通用习惯,分、秒、忽、微、纤、沙。等,时间小数目常以百进制为计算,也就是说,一分钟等于一百秒,一秒等于一百忽,一忽等于一百微,一微等于一百纤,一纤等于一百沙。
由于分有不同的进制,所以很难精准的对照今日分秒,大抵以120分好计算一些,但秒以下与今日的秒制度不同,故现在的时间制度难以精准的对照古代的时间制度。一般说到某时某刻即可。
古代的时区
时区,是现在才有的概念,当西方人环球之后,1884年,把英国伦敦作为零度经线划分出来,零度经线以东叫东经,零度经线以西叫西经。零度经线在中国称之为本初子午线。
其实中国古代把经线叫子午线,一般以长安为本初子午线。古时虽然也发现子午线不同的地方其日出日落有先后,但是并没以*名义颁布规定时区。所以当地人就以自己所在地的太阳时为时辰推算。(推算八字的用的就是当地太阳时)
民国时期,中国分为长白时间、中原时间、陇蜀时间、新藏时间、昆仑时间共五个时区。
以中原时间为颁布在国际上的标准时间。中原时间就是现在的东八区北京时间。
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子午线。
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子午线。
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子午线。
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子午线。
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子午线。
*后改全国为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使得跨越五个时区的中国使用同一个标准的时间,这在全世界时区制度上,还没有跨越这么大的时区制度。
星期制度
现在我们使用的休假制度就是采用的星期制度,七天一个周期,每到周五大家就坐不住啦,放假的喜悦冲淡了上班或上学的心情。
然而在中国古代,并没有采用星期制度作为休假制度,而是采用的旬休制度。所谓旬休,每月分为上旬、中旬、下旬,大概十天一旬,每一旬的最后一天休息,差不多做九休一。
星期制度是古巴比伦的七曜历,通常认为是唐朝时期由摩尼教传入中国。并造成一定影响。七曜历认为金木水火土日月一个周期,一日一曜,称之为某曜日。
这种称谓方法由中国传入日本,至今在日语里面依然使用。其对照关系如下:
月曜日:星期一
火曜日:星期二
水曜日:星期三
木曜日:星期四
金曜日:星期五
土曜日:星期六
日曜日:星期日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七曜星期历来自巴比伦,由摩尼教传入,但是七曜的文化或者说称谓并非来自巴比伦,而是中国自有。
周天来源很早,易经中就有「七日一来复」的说法了,七曜在黄帝内经就有出现「九星悬朗,七曜周旋」。
不过也有人说我国现存最早的历书,苗族的《七曜历日》才是最早用七曜历的,早于易经,也早于巴比伦。
七曜,也称之为七政,七纬,七耀。指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五大行星。
《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在鸦片战争后,西方人大量的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他们遵照本国习俗过星期天,在1872年6月,上海《申报》发表社论称:「西洋各国的星期日休息制度于人生有益,中国应该效仿」。但是当时国人还是只对礼拜日停留在认识阶段。
在1907年,最终确定以星期休息制度代替旬休制度,但中国不称礼拜,而称星期。(防止用夷变夏文化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