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所直属高校成立人才联盟 向片面挖人说不
5月25日,北京大学人才工作联盟成立。该联盟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12所大学发起,教育部直属的75所大学签署了加入该联盟的集体协议。联盟发布了《高校人才联盟公约》(全文见文章末尾)。该公约建议防止非法引进人才和片面依赖高薪和待遇来争夺人才。它鼓励人才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做出贡献,而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高校人才联盟大会怎么说
■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不要追求立竿见影、立竿见影、耸人听闻的效果或肤浅的成就,而要专注于打基础和长期受益。
■高校之间人才工作的顺畅沟通和协调机制。
■放眼世界,招募一流人才,明确人才引进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重点,突出“高技术、高质量、缺人才”的定位
■杜绝非法引进人才和片面依赖高薪和高待遇来争夺人才。
■实施多元化、科学的人才评价方法,取消简单使用“职称”和“人才职称”来确定薪酬和分配学术资源。
■建立薪酬自律机制,合理构建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体系。
■建立失信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形成“一地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模式。
■分析人才流动趋势,分享人才工作研究成果。
北大党委副书记安玉峰主持会议并介绍了联盟背景:联盟旨在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高效的人才工作体系,为人才的全面成长和高校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校建立人才联盟符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客观需要,符合落实培养德才的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符合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符合高校不断思考和磨砺前进道路的责任。
清华大学副校长、联盟发起高校代表王希勤认为,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整体优势,有利于形成高校人才工作的平台和自律机制,有利于增强人才流动、加强行业自律和*宏观调控的同步协调发展。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保平表示,高校人才联盟的建立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合作、资源流动的联盟,促进高校寻求共同规律,规范高等教育行业薪酬体系。
Xi交通大学副校长荣明哲认为,对于西方大学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内部技能,充分发挥联盟的作用,共同搭建一个生态平台,促进人才发展,形成巨大的人才集聚效应,承担起西方大学赶超中国的责任。
浙江大学副校长张红坚表示,作为一所东方大学,浙江大学将积极参与联盟建设,遵守联盟惯例,增强责任感和自律意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机制,与兄弟大学一起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服务。
会议现场发布了《大学人才工作联盟公约》。根据公约,联盟将积极发挥引导、协调和探索功能,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逐步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沟通协商机制,坚持人才流动的正确方向,合理优化人才的区域分布,努力打破不利于人才发展的各种制度和机制壁垒,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和创造力,努力营造高校和人才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赵在讲话中指出,当前高校建立人才联盟意义重大。高校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和环境治理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支持人才发展,在政策上引导人才合理流动。高校应落实人才发展的主体责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应该教书育人,信守承诺,信守承诺。联盟有助于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联盟发起的负责人事工作的高校领导、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教育部人事部门及相关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了解该联盟后,编辑将向您展示《高校人才联盟公约》的全文。
高校人才联盟公约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服务和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实人才是支撑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逐步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沟通协商机制,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高效的高校人才工作体系, 创造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和高校长远发展的良好局面,教育部直属高校发起建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并共同制定和自愿遵守以下公约:
文章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汇聚世界各地人才,用他们不断提升高校人才的整体竞争力。
文章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和机制改革的意见》,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持正确引导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效提高内部治理水平,落实放松人才约束的改革要求,关注人才成长,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不要追求表面的成就,而要着眼于打基础和长远的利益。
文章
高校人才工作的顺畅沟通与协调机制。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通过灵活引进、协同创新、联合研究等方式积极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建立合理的人才成果共享机制,探索人才流动前期培训投资补偿机制。我们将建立共享联盟人力资源的信息平台,实施人才互鉴制度。人才流动信息报告制度的实施。
第4条
放眼世界,招募一流人才。高校形成了一股合力,拓宽了吸引人才的视野,“不拘一格地减少人才”。他们积极面向海外,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增加人才数量。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规划,明确人才引进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重点,突出“高精度、高技能、低技能”的定位,实现准确引进。
第5条
坚持人才流动的正确方向。人才流动服从于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服务,服从于为修身养性的根本任务服务,服从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防止非法引进人才,防止片面依赖高薪和高待遇竞聘人才。鼓励人才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做出贡献,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第6条
实施多元化、科学化的人才评价方法。突出品德、能力和绩效导向,不要仅仅依据人才职称、论文、专利、项目和资金来评价人才;科学地对人才进行分类和评价,杜绝“用尺量到底”,实现“做什么,评价什么”;禁止简单地使用“学术头衔”和“人才头衔”来确定报酬和分配学术资源。
第7条
建立薪酬自律机制,合理构建高层次人才薪酬待遇体系。提倡同一地区的同类大学就薪酬范围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定期发布高校人才薪酬分析报告和人才薪酬增长指数,为高校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提供指导。
第8条
引导人才用道德立身、用道德学、用道德教,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加强人才诚信教育,强化人才契约意识。逐步建立人才诚信体系,共享诚信信息。建立对失信者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形成“一地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罚大格局。
第9条
分析人才流动趋势,分享人才工作研究成果。积极研究国内外人才流动的规律和趋势。它依靠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教师管理研究部门,定期发布关于高等院校人才发展的报告。为教育部门发布人才管理政策提供专业建议,为高校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提供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