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奖60年:特殊获奖者的不完全梳理
■我们的记者张文静
1月9日,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会议召开,并颁发了包括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内的五项国家科学研究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获42项科研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中微子振荡模式项目获唯一一等奖。
这个奖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很少有人知道,自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颁发以来,整整60年过去了。
见证新中国科技的发展
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奖”的结果公布,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授予国家科学奖。当年共有34个奖项,其中华、、吴文俊、钱学森获得一等奖。尽管该奖项是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和评审的,但它实际上是面向全国科技界的,后来被确认为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次颁奖后,奖项暂停,直到1982年第二次颁奖。由于第三届会议于1987年举行,该奖项将每两年评选一次,1999年以后每年颁发一次。
6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见证了新中国科学的发展和变化。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由独立人士颁发。自那时以来,大部分一等奖都是集体成果,包括1982年获奖项目“合成牛胰岛素”和“周年油田发现中的地球科学”。其中,研究团队最大的获奖项目之一是2009年获得一等奖的《中国植物志汇编与研究》。45年后,该项目由四代科学家完成。146个单位、312名作者和164名制图师参加了研究。这支获奖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队也有一支超过270人的庞大队伍。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整个科研方式的变化。"从小科学到大科学,从精英科学到大众科学."王说:“现在大型科研项目越来越多,人员和经费也越来越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也表示赞同:“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科学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研究需要越来越多的合作,加强项目合作和扩大研究团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让同行评议发挥积极作用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以回归“推荐制度”为主线,拓宽推荐渠道,强化推荐主体责任。本次评审明确要求推荐人必须如实出具推荐意见、项目介绍和客观评价内容。虽然在此阶段完成者可以提供其他内容,但推荐者还必须审查并承诺对真实性负责。原则上,推荐人和专家必须亲自参加答辩。
"推荐系统正成为科学界的共识."李说:“这样可以避免自我报道奖项的弊端,在入口处形成一个公平的状态。”
在王看来,同行评审可以在保证奖项质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为例。当时,华先生的《多元复变函数与代数数论》一书有16篇。有些人认为他能赢得“三个二等奖”,但他不能赢得一等奖。在后来的讨论过程中,大家都认为华的工作主要是在多元复变函数领域,是世界领先的工作。最后,他确认他的成果“典型域中的多元复变函数理论”应列为一等奖王说:“华也是一位有个性的科学家。在提交研究的推荐表上,华的指定评估人是他的学生和陆启坑。他们都在20出头。但在华先生看来,他们最了解他的成就。最后,他们的评估得到了其他高级专家的认可。几十年后,复变函数论被等人认为是华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20世纪中国数学家超越或赶超西方的三大任务之一。60年前审查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表明同行评审可以在当年的颁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同行评议如何真正发挥积极作用?李认为,建立公平透明的授奖过程,重建科学界内部的信任关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奖项回归科学本体,尤为重要。
“报纸奖项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奖项已经成为一个江湖,那是非常可怕的。伟大的科学带来了多重价值的游戏和利益冲突。特别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形成正在破坏科学界内部的信任关系。如果这种信任关系被解除,颁奖的成本将会非常高,这将对整个科学文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被破坏的环境将更有利于利益集团的运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通过有效的程序和规则来防止利益集团运作和干扰奖励,从而在良好信任关系的基础上重塑文化环境。”
把奖项放在阳光下
当然,在评奖过程中,评审专家也会有一些争论。根据王的介绍,早期评奖过程的记录,特别是第一届评奖的关键材料,至今保存下来的是罕见的。“它包括颁奖过程、之前的讨论和评估专家的评估等。这让我们看到了当时颁奖的整个过程。”王对说道。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认为,确保评估机制的公平、权威和透明是树立国家自然科学奖良好社会形象的关键。“例如,诺贝尔奖当然不够透明,而且它在授奖前后也会引起争议,但是它的评审过程和评审数据都是密封和存档的,并且会在一段时间后解密。中国自然科学奖在这方面也应得到加强,这对研究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史非常重要。”刘冰说。
在这方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和其他奖励组织也在努力。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初步评审完成后,评奖办公室召开公告会。评奖办公室主任邹说,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与往年相比有两个"第一"。首先,与初步评价结果一起,首次公布了参加初步评价会议的54个一般项目专业评价小组的所有专家名单。第二,这是第一次推出试点项目,以验证经济效益的真实性。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随着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估工作向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的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否将专家名单公之于众以及如何使其最具科学性的问题已经研究了三年。待评估的专家名单将在未来公布,并将作为一个系统长期实施。”邹相亲说:
要获得社会关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自1957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已经颁发了26次,一等奖已经空缺了12次。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在过去的五年里,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朝着公平和严格的方向发展。自然、发明和进步三个奖项的平均数量为307个,与前五年的平均数量355个相比,减少了48个。尤其是在2015年和2016年,三大大奖的总数被控制在300个以下。”
在王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是保证获奖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授予过程中,这些标准已经达成共识,即获奖者的人数“应普遍严格,特别是一等奖应或多或少”,科学奖的评定应以学术创造力为主,不应与资格和学术地位等其他条件混为一谈。
“为了确定相关成果的国际水平,当时的专家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文献调查。”王说:“比如化学方面,兰州大学朱自清教授等人的贝母生物碱的研究,最初估计是一等奖。后来,人们认为其化学结构的合成尚未开始,只能获得二等奖。后来,人们进一步认为,世界上有许多结构工人,他们的工作不是在结构上完成的。最后,它被推荐为三等奖。这种情况仍然很多。因此,60年后,在经过淘洗之后,当时获得一等奖的三项工作仍然是20世纪中国现代科学家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那一年的评估工作也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是严格和受尊重的。”
在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过程中,评审专家达成了共识。为了保持该奖项作为最高国家科学奖的权威性,该奖项的成果代表了我国的科学水平。一方面,我们必须以国际水平为标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科学奖励对科学研究的促进和促进作用。
“涂有友没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但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自然科学奖有问题。然而,还应该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奖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奖项。如果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没有奖项,并且经常获得世界级的奖项,就会降低奖项的含金量。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刘冰说。
国家自然科学奖代表了我国最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但与诺贝尔奖相比,公众对这一奖项的关注还不够。刘冰认为,这与该奖项的重要性不相称。“从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角度来看,要树立该奖项在传播力度和效果方面的公众社会形象,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环
特殊获奖者的“不完全排序”
双料冠军
本次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即1989年“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与研究”和2013年“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的发现与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评选历史上,仍有一些科学家获得过两次奖项。例如,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因“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五年后,他因对“蛋白质功能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研究再次获得一等奖。另一方面,植物学家王文才在1987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了“中国高等植物目录编制”和“中国植物区系编制与研究”两个重大项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拒绝者
1957年,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了34个奖项,其中一个最初被授予三等奖。然而,它被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古生物学家、原获奖者司兴健否决了。
在那次会议上,司兴建报告了一项成果,“陕北中生代伸展植物群”。在该书中,他首次指出了中国中生代植物群的演替规律,提出了中国中生代陆相地层的划分方案。这是他多年来总结古代植物研究成果,为石油地质学服务的心血。这项成就被授予三等奖。石兴建在宣布之前得知获奖结果时非常失望。他立即表示,他将“退出或停止工作”尽管受到朱克真等中科院领导的劝说,史星建最终还是希望收回自己的名字,他认为三等奖对他来说不是鼓励,而是打击,不需要再考虑了。1964年7月,史星健因病去世,一生未获得国家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恢复后,他的同事和学生报告了他参与的两项成果,并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唯一的外国人
1982年,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等编著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因此,自该奖项设立以来,约瑟夫·李约瑟成为唯一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外国人。
1954年,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该书发展到七卷二十余卷,涵盖了中国的数学、物理、生物、医学、农业、工程、军事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重新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约瑟难题”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诸多讨论,至今没有停止过。
199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开始设立*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5年,对中国科学技术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获得奖励。
中学物理教师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一直是来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然而,在1987年,一名看似普通的中学教师也是一等奖的获得者。他是卢佳夕,包头市第九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
陆嘉熙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他在1961年完成了他的论文“柯克曼四重级数”,然后专攻“斯坦纳级数”,创造了引入素因子的独特递归构造方法。从1983年到1984年,他在国际期刊《组合理论杂志(系列A)》上发表了六篇论文《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集合》,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组合设计领域学者的国际难题。
1983年10月,陆嘉熙去武汉参加第四次全国数学大会,人们对他的研究成果感到惊讶。会后,卢佳夕从武汉回到了家。然而,他无法从疲劳中恢复,再也没有醒来。他只有48岁。
最有争议的项目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团队,“网络计算模型与基础理论研究”。获奖的原因是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透明计算的新概念,突破了冯·诺依曼结构的局限,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操作系统,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和系统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对推动中国计算机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个项目获奖的消息引起了强烈的争议。相关领域的一些研究人员质疑获奖者脱离科研前沿超过10年,成果重复“云计算”而没有创新,以及引用论文缺乏国际影响力。他们指出,这项研究工作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评选标准相去甚远,引发了对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标准和过程的讨论。
(艾琳·索茨)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7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