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复旦大学设立碳排放与环境大数据研究所

科普小知识2021-11-15 07:48:05
...

11月11日,大数据碳排放与环境研究所揭牌仪式暨“大数据时代的气候与环境治理”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院长倪、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强等60多个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对口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揭牌仪式和学术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所所长、碳排放与环境大数据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人禾主持会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倪院士、院士和谢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和“中国海气CO2通量卫星遥感”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气候变化”的主旨报告。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遏制导致全球变暖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持续积累。复旦大学碳排放与环境大数据研究所响应国家气候与环境治理的重大政策和科研需求,整合复旦大学在数据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遥感科学等领域的优势,得到*、行业、科研等跨境权威机构的支持。致力于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开展各种数据特征挖掘和模型模拟研究。该研究所将致力于开放、透明、准确、可靠、完整、可验证、动态和高效,并建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国多进程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数据库,为*治理和公众需求服务。该研究所是一个开放的科研平台,基于连续、可分解和可追踪的数据库,汇集各方资源,集成时空数据挖掘和应用、关键问题调查和报告、高端人才培训和输送。

中国气象局原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担任研究所学术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担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鲍新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前常务副校长何建坤和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何永健担任成员。

据悉,研究所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子企业、子基层单位和子设施的能量流和碳排放时空数据库,为中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的研究和编制提供支持,为碳排放天地一体化数据输出创造条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平台,覆盖上海、长三角和全国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区的能源消耗、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放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气候变化和海洋大气动力过程数据平台的建立主要包括气候和海洋动力环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本观测和模拟数据,为制定国家气候和环境治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