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记首师大教授任东团队:科研生涯从基金起步

科普小知识2021-12-30 07:55:06
...

■简媜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曾两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他的团队在许多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如《生物学快报》、《国家科学院院刊》和《古生物学和系统学杂志》。

我得到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一个青年基金项目,当时只有7万元,但这是我自己的科学研究和第一师范大学古昆虫学系的开始任栋告诉《中国科学》的记者,“科学基金会是我个人成长和我们学科发展的摇篮。目前,我的研究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各种科学基金项目。”

因为我更喜欢化石,任栋大学的第一个愿望是向地质系报告。当我还是研究生时,我直接向古生物学报告。自从1989年从研究生院毕业后,任栋就一直沉迷于古生物学研究。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知识使他“对化石更加敏感,并且比普通人更有能力发现它们。”

1994年,任栋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西侏罗纪-白垩纪化石组合序列与生态演化”,使他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系统研究。不久,任栋利用飞虫化石创造性地证实了中国东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被子植物的存在,将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至少提前了2000万年,为解决植物学中被子植物起源时间和地点的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研究结果发表在1998年4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后来,任栋继续他在中国北方中生代授粉者的研究工作。他收集了大量传粉者化石,先后发表了40多篇论文。他报道了来自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8科近20种新的传粉昆虫化石,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结果将为一些重要传粉昆虫类群的起源和早期进化以及一些关键特征性状极性的确定提供直接证据,从而对探索传粉昆虫进化的原因和模式,以及当今世界传粉昆虫的生物地理格局和区系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探索虫媒植物和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起源以及昆虫与植物的进化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1年,任栋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开始研究中生代昆虫的分类、进化及其与植物的相互作用。2009年,任栋在昆虫和植物共同进化的研究上再次取得突破。1.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在传粉昆虫和虫生裸子植物之间发现了一种新的传粉模式。相关论文发表在当年11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英国北救护车大学的著名昆虫学家奥勒顿教授和库特哈德教授在同一时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特邀评论中写道:任栋和其他人的工作挑战了白垩纪晚期传粉昆虫和开花植物之间共同进化的传统经典模式,揭示了植物和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更复杂的生态现象。任栋等人用充分的事实证明,中生代有细长口器的有翼昆虫可以以灭绝的裸子植物为食,并在传粉中发挥作用。

“这是迄今为止授粉昆虫和虫媒植物共同进化的最早例子。来自任栋和其他人的证据改变了我们对传粉昆虫早期生态进化的看法。”奥尔顿教授说。

2010年8月,任栋对世界上最古老的叶状拟态昆虫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项研究将昆虫叶状体拟态的历史向前推了1.2亿年,也证明了中生代昆虫与裸子植物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共同进化关系。

2011年5月,该团队在《古生物学与系统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易县组隐孢子虫最古老的物种及其系统重要性”的研究论文。本文记述了中国义县组隐孢子虫亚科最古老的物种,这也是中国首次发现这一亚科,对研究昆虫纲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2月,任栋的团队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最新成果“侏罗纪的提提哥尼翅膀通过摩擦用低频口哨吸引雌性昆虫”。这项研究成功地恢复了1.65亿年前直翅目昆虫发出的悦耳声音,方法是将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一种珍贵的提提哥尼化石的左右翅膀的间距与现在提提哥尼的牙齿间距进行比较。这是最早的关于古代生物歌唱的物理特征的报道和重建,让人们通过时间和空间聆听侏罗纪森林夜空中悠扬的歌声。这是早期昆虫声学、行为和生态学的突破。

“关于昆虫起源和进化的研究属于纯粹的基础科学研究,不能由其他手段资助。因此,我们的起步和这些成就的实现都依赖于各种科学基金的支持。”任栋说。

中国科学日报(2012-12-12第三版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