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开幕
2014年11月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汇林文化基金和英文国际期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CCC)》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第五届年会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国际研讨会在首都大厦开幕。座谈会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成员郭云德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庚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席齐,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秦博一,**对外联络部党群外事协调局局长、中国非*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游建华参加了研讨会。国内外60多位学者应邀参加了国际研讨会
杨庚在讲话中指出,“没有灵魂就不能生存,没有文字就不能生存”。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它的核心内容已经转化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基本文化基因。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透彻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和土壤,全面掌握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和现状。
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黄会林教授对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主席倡导实现中国梦、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理念和行动,展示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扎根中华文化的动力。“一带一路”是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成功实施国际传播的经典路径。这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格局的独特贡献。它也是早期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融合的桥梁,一个极点。黄会林教授根据目前的情况重新考虑了她的“世界文化屋顶”理论。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和学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和学科。除了出色的报告外,四个圆桌论坛还将围绕“自我理解和其他阅读: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和“自我塑造和其他塑造:文化交流的互动过程”这两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研讨会还将设立一个多人对话会议,让专家和学者不断集思广益,激发想法和智慧。
与会者将从历史与未来、世界与中国、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理论与实践、文化的宏观结构与微观应用、文化与艺术的形式以及国际交流等不同角度审视话语体系和文化形象,并从历史、哲学、政治和文学等跨学科视角全面解读研讨会主题。这次研讨会不仅是思想的碰撞,也是智慧的融合。它有望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荐阅读